四季養生冬養腎

  《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季萬物俱藏,天寒地凍,生機減退,以寒冷為主,腎氣與冬季之氣相同,所以冬季就要以養腎為要。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冬季養腎的方法,快來看看吧!

  冬季養腎湯推薦

  1、二地紅棗燉水魚

  材料:生地黃15克,熟地黃15克,紅棗10枚***去核***,生薑1片***去皮***,水魚1只***1斤左右***,鹽少許。

  方法:將水魚放入滾水中,使其排盡尿液,然後劏洗乾淨,去除內臟,備用;生地黃、熟地黃、紅棗、生薑分別洗淨備用;將上述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清水,隔水燉3個小時左右,加鹽,即可飲湯吃肉。

  功用:有滋陰補腎、補益陰血的作用。

  2、仙靈椰子羊肉湯

  材料:仙靈脾30克,椰子1個,羊肉1斤,生薑3兩***去皮***,龍眼肉15克,紅棗10枚***去核***,鹽少許。

  方法:新鮮羊肉,斬件,放入滾水中滾5分鐘左右,撈起,用清水洗淨,備用;椰子去殼,取肉,保留椰子漿水,洗乾淨椰子肉,切塊,備用;仙靈脾、龍眼肉、紅棗、生薑分別洗淨備用;瓦煲內放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加入以上全部材料和椰子漿水,侯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約3小時,加鹽,即可飲湯吃肉。

  功用:有補益脾胃、補腎壯陽、補血強身的作用。

  冬季養生食療的方法

  養生飲食理念

  “少食鹹,多食苦”。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當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功能,抗禦過亢的腎水。同時冬季飲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屬陰,易使脾胃之陽受損。對於正常人來說,冬季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也就是食用滋陰、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像藕、木耳、胡麻等皆為有益的食品。

  對於養腎防寒來說,飲食調攝也很重要。冬天宜選食如羊肉、狗肉、雀肉等溫腎壯陽、產熱量高的食物,這對素體虛寒者尤其有益。還可進食一些具有補腎益腎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圓等。黑色食品能入腎強腎,亦宜擇食,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烏骨雞之類。冬日宜常進各類溫性熱粥,若將上述食品置入粥中煮食,既可祛寒,又可補養,還能療疾。

  養生食譜推薦

  歸參燉烏雞:

  用料:當歸20克,黨蔘30-50克,烏雞1只,生薑、蔥、鹽、料酒等調味品適量

  製作:先將烏雞宰殺乾淨,然後與當歸、黨蔘及適量調味品同放入燉盅內,隔水燉1-2小時即可

  適用範圍:滋補肝腎、補益脾胃、補益生津。適用於肝腎不足之遺精、帶下、白濁,血虛之月經不調、脾肺氣虛之消瘦及氣陰兩傷者。

  核桃仁粥:

  用料:核桃仁50克,大米60克

  製作:將大米和核桃仁洗淨,同放鍋內煮熟即成

  適用範圍:補腎,健腦,適用於失眠健忘、腎虛腰痛、泌尿系統結石、小便白濁者。健康人食用能增強記憶力。長期食用,能祛病延年。

  補腎鯉魚湯:

  用料:杜仲、枸杞各30克,乾薑10克,鯉魚***1尾***500克

  製作:前三味洗淨,裝入紗布袋,扎口。魚去鱗、鰓及內臟,洗淨,與藥同煮1小時,去藥袋。飯前食魚飲湯。

  適用範圍:溫陽利水,補腎,適用於腎虛水腫,腰膝痠痛,四肢欠溫,小便不利。

  銀耳雞湯:

  用料:銀耳10克,雞肉100克,鹽等調味品適量

  製作:先將銀耳用清水泡軟、補益氣血、滋養五臟、開胃生津、醒酒消食。適用於肺胃陰虛之咳嗽、咯血、乾咳、口乾渴、咽乾、便祕及吐瀉所致之陰液虧虛者,及氣血虧虛,五臟虛損之納少、四肢乏力、身體羸瘦、產後乳少、虛弱頭暈、小便頻數、耳鳴、精少精冷者。還可用於大、小腸有熱之痢疾、便血、痔瘡、咽喉疼痛、便祕,肺熱咳嗽、牙痛空輕度高血壓、動脈硬化者。另外,還可用於醉酒不適者。

  禁忌:風寒咳嗽者忌食。雞肉性溫熱,陽盛體質之人慎食。

  韭菜炒羊肝:

  用料:韭菜100克,羊肝120克

  製作:將韭菜去雜質洗淨,切1.6釐米長:羊肝切片,與韭菜一起用鐵鍋旺火炒熟。

  適用範圍:溫腎固精,適用於男子陽痿、遺精、盜汗,女子月經不調、精漏、帶下,夜盲、角膜軟化者。

  鐵皮石斛鮮條泡酒:

  浸酒——洗淨切碎拍破、單味或和其他物料一起浸入40度以上酒中,3個月後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養陰、生精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