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我國傳統生理養生理論認為,生理養生需追求四道,即動養之道;靜養之道;食養之道;居養之道。養生必須動靜結合、飲食平衡,由於一年四季的氣候特點不同,氣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因而,要想獲得最佳的養生效果,必須根據四季的氣候特點進行科學的飲食調節及體育鍛煉。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四季養生法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人體也有四季,寒熱溫涼,生長收藏,每個人都需要依據自己的體質找出“生、長、收、藏”的側重點否則生髮不足、收藏不夠都會加重體質的偏頗。
人生有四季,年輕時的寒涼會成為年老時的病痛,年輕時的外放會成為年老時的病邪.
一天之內有四季,晨午暮夜臟腑經絡都有對應的活躍時段,晝夜顛倒就如同夏冬不分健康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遵循四時變化生長收藏各有時。
身體的小毛病往往是臟腑病變的預警,如同異常氣候打破了生長與收藏的平衡,人體的自愈系統能夠利用陽氣的生長收藏,為身體的各種問題找到最佳的調理方案,喚起人體的自愈能力。
四季變化與陰陽平衡 古人將人與自然的一切枯榮、聚散、沉浮、升降、興衰、動靜、得失等變化都稱之為"訊息"。
中醫術語中,"訊息"也指人體的調養。
自然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春夏之際,陽氣生髮釋放,萬物萌芽生長,生命的能量活躍於外;
秋冬之時,萬物蕭索肅殺,生命的能量收藏於內,修養生息。
張仲景告訴我們,其實人體與自然一樣,隨著陽氣的變化,機體內也有兩個閥門來控制,一個是釋放閥門,一個是收藏閥門,釋放閉藏的就是陽氣,是生命的能量。人們應該依據不同的年齡、季節、異常變化來控制閥門,一旦釋放與收藏出了故障,疾病便會出現。
人體本身有一個健康預警系統,如果生長與收藏出了偏差,身體就會發出健康的警示,而平時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變化,有時也是我們體內一些病變的外在訊號。如果能敏銳地觀察、解讀這些訊號包含的健康"訊息",那麼就可以防治"未病"。
因此,春夏秋冬之中,生長與收藏的正確調節很重要,人們應該像自然一樣學會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
而四季不僅僅體現在一年之際,人體也有四季之分,肝對春,應養"生",心對夏,應養"長",肺對秋,應養"收",腎對冬,應養"藏",脾為季節交替,應保"化"。
人生也有春夏秋冬,生長壯老,幼時為春,生機勃發,青年為夏,成長成熟,中年為秋,收穫內斂,老年為冬,修藏生息。
每個月份也有春夏秋冬,依據月相變化分為朔弦望晦,女性面臨生理期的寒冬,男性也有月激素的變化。
二十四小時內也有小四季,晨午暮夜,臟腑經絡有著對應的活躍時段,晝夜顛倒就如同夏冬不分,一天的活動休憩應符合陽氣的釋放與收藏。
無論是一生、一年、一月還是一天,無論是五臟還是六腑,只有釋放與收藏協調平衡,才能保證生命的能量生生不息。
陰陽平衡與生奉於藏 四季有春夏秋冬,陽氣有生長收藏。陽氣對於人體具有主導作用,陰為陽之鏡,是陽氣收藏生息的一種表現。
"生"和"藏"是兩種不同時段的生命狀態,養"藏"和養"生"同樣重要。所以,黃帝才告訴我們:善養生者,必奉於藏。
中醫最核心的理論便是陰陽之道。
醫生時常對病人講,陰虛,陽虛,陰陽皆虛,究竟什麼是陰陽呢?
從形態來講,陽化氣,陰成形。
陽是無形的精魄,是生命的活力,陰是有形的器官,是人體的組織。從作用來講,陽是指自然或體內的溫煦、推動、興奮等作用,陰是指自然或體內的涼潤、寧靜、收斂等作用。
陰陽看似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但實質是合二為一的。
舉個形象的例子來看:"陽"中有"日",太陽其實是"陽"絕佳的代言人;
"陰"中有"月",同樣,月亮也是最能代表"陰"的東西。
現代科學告訴我們,月亮其實是不發光發熱的,它只是反射太陽的光芒。
因此,陰陽不過是生命能量的兩種不同體現,簡單理解,"陽"是太陽照射的時候,"陰"是太陽藏匿的時候。
"養生"一詞出自《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靈樞》中曾講到:"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避邪不至,長生久視。
有智慧的人,養生要符合四季的寒暑變化,喜怒節制,隨遇而安,要隨時隨地都能調節身體的陰陽,剛柔並濟,保持身體的健康平衡。
如此,病邪便可避開,人也可耳清目明地益壽延年。
所以,如果將廣義的養生有所細分,那麼就應該從"生、長、收、藏"四個方面來看。
養"生",就是像春季一樣,藉助大自然的生機,去激發人體的活力,讓生命的能量活躍於五髒六腑,讓陽氣盡快從冬天的藏伏狀態中生髮出來。
五臟之中,肝主生機,也是臟腑之中最需養"生"的。
養"長",就是要像夏日一樣,充分調動其生長的優勢,來促進機體的生長功能,長個頭、長肌肉、長骨骼、長氣血。
心是人體生長的總泵,所以,只有充分調動起心的氣血執行才能讓人體"瘋長拔節"。 有放就有收,收放自如,才能延續。
養"收"學習金秋時節收穫時的低調與收斂,從炎炎烈日的張揚轉入肅降收攏的態勢,讓人體的五臟六腑儘快進入收養狀態,讓陽氣慢慢收起來,由生長宣發轉向內收靜匿,人體的收的代言人就是肺。
養"藏"是要像冬天一樣,學會藏伏,學會為下一年積蓄能量,讓人體在一年的執行之後進入調整狀態,休養生息,以備冬眠之後的再次生髮釋放。
養藏,要藏陽、藏精、藏氣、藏身,五臟之中最需要藏的就是腎。
因此,在不同的季節,對不同的臟腑,保養的感覺與側重都應有所區別,因為心理的調養往往比生理的調養更為重要。
初秋防感冒的方法
保持空氣的流通
我們現在可以把早中晚三個時間段裡面都把門窗都開啟20分鐘左右,這樣可以讓室內的空氣跟室外的空氣保持一個對流的狀態,讓室內擁有清新的空氣。這樣能幫助我們抑制細菌的滋生。
晚上睡覺的時候要記得關窗
因為到了晚上的時候,室外的溫度明顯會低很多,所以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最好把窗戶給關掉,這樣才可以防止我們著涼。
規律的作息時間
在夏天的時候,我們的生活作息都是比較亂的,而現在已經到了秋季的時候我們就要保持以往那種規律的生活作息,延長我們的睡眠時間,並且多喝水。這樣是能幫助我們提高免疫力的。
適度的運動
天氣慢慢的變涼爽了,在平時閒暇的時候我們可以出去外面多運動運動來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記得早晚加衣
因為秋天的時候早晚溫差比較大,所以最好早晚的時候要記得多穿件外套,這樣能避免我們著涼。
均衡飲食
天氣慢慢轉涼的時候,我們的胃口也不會再像夏天的時候那麼少了。所以在平時的時候我們可以適量吃點滋陰潤肺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