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評價論文

  素質評價是強調開展以調節教育過程,保證教育目標更好地實現為目的的評價活動。素質評價運用得當,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素質教育中的評價形成》

  【摘要】文章以形成性評價在素質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思考為題,對形成性評價的概念、優點,目前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形成性評價的方法,形成性評價在教學中的運用等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素質教育 評價 形成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評價的理念、目的、內容、標準、方式和手段等無一不對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科學的評價活動是教育活動科學化的需要。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素質評價能提供教師教學的反饋訊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調整,最終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本文以素質評價在素質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思考為題,對如何構建活力課堂、促進學生髮展進行了探討。

  1 素質評價的概念、優點

  素質評價是強調開展以調節教育過程,保證教育目標更好地實現為目的的評價活動。素質評價運用得當,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素質評價是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有效方法,教師必須應對各種複雜情境,引導學生個性和情感的發展,從而幫助他們快速學習,將來成為較好的學習者。

  2 目前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素質評價的有效實踐

  1***雖然評分小心、謹慎,但通常並不能為如何提高教學工作提供指導;有些教師指出:應該進行素質評價,但在目前的教育情境中,其實施是不現實的。

  2***諸多評價方法在學校評價實踐中應用並不普遍。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1***慣性教學問題。教師較為強調作業的數量和上交情況,而往往忽略學習的質量。教師使用的測驗手段鼓勵了死記硬背和表面性學習,他們甚至認為測驗的目的在於加深學生的理解,許多教師並未認識到兩者之間的不一致,而且教師間溝通也不夠。***2***消極影響。過分強調評分和等級,不重視學習的診斷和給以有用建議;現行評價方法使學生認為其主要目的是競爭而不是個人提高,結果使成績較差學生認為自己缺少“學習能力”。***3***評價的管理角色,評價結果反饋似乎服務於社會和管理功能,犧牲了對學習的診斷。教師通常能夠預測學生外部考試的結果,但對學生的學習需要知之甚少。分數、等級用於記錄、備案,而不是用來分析學生的學習,瞭解其需要。

  2.2 缺少政策的有效支援

  素質評價沒有得到政策的有效支援。雖然教育部門強調由教師進行的素質評價很重要,擔在制定評價政策時,忽視發展素質評價,以“總結性評價”衡量教師的貢獻,對其所做的“素質評價”工作幾乎沒有注意。只能提供學生學業成績總結性的結果而不是有效的診斷,因此並不能為教師進行素質評價提供充足的資訊。

  3 素質評價的方法

  3.1 激發學生自尊

  許多學生滿足於“過得去”,要進行素質評價必須改變學生這種心態。為了提高學習而進行的評價,其反饋資訊的最終使用者是學生自己,如果教學關注獎勵、等級或班級排名,那麼學生就會尋找獲得好分數的方法,而不是提高其學習。只要沒有能力、競爭、與他人相比較這些攔路石,學生藉助這此資訊,就會取得進步和成功。從這個角度講,如果素質評價使用得當,可以成為強有力的武器。

  3.2 學生的自我評價

  許多成功的教育改革把學生的自評和互評作為提高素質評價的方法。二者的結合並非偶然,而是不可避免的。首先,需要指出,學生進行自評遇到的主要問題不是信度問題。學生在進行自評和互評時通常是誠實、可信的,他們甚至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任何人要進行學習,對其努力的反饋包括三個必不可少的方面:***1***對要達到的目標的認識。***2***目前狀況。***3***對消除前兩者差距的途徑認識。這與人們的學習過程是一致的。因此,素質評價要有成效,必須訓練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3.3 有效的師生互動

  教師希望採取互動學習是基於所有學生都有學習潛力這一信念。有效的素質評價不僅僅包括觀察和測驗,還需要對教學計劃的主要組成部門進行詳查。應把學生對教授知識的理解納入教學計劃中。給學生表達自己理解的機會有利於師生間的互動,從而使素質評價有助於學習,只有這樣,素質評價才能起作用。

  3.4 科學地評價學生測驗結果和作業

  課堂上的測驗、考試及作為家庭作業的其它練習也是提高反饋作用的重要方法。一個好的測驗能成為學習的機會。經常進行小測驗比長時間進行大測驗效果好,試題質量取決於是否與主要的教學目標相關。反饋如果能夠就每個學生的長處和不足給予專門指導,而不是隻給分數或等級,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以怎樣的形式把考試結果反饋給學生,使其明白自身的優缺點至關重要。

  4 素質評價在教學中的運用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不僅要重視結果,更要注重發展變化和過程,要把素質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

  4.1 素質評價的重要意義

  素質評價關注學習過程,通過改進學習過程來改善學習結果,是在一種開放的、寬鬆的、友好的、非正式的環境中進行。素質評價是直接指向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的評價,符合教學活動的要求。

  4.2 素質評價的評價方法

  1***日常學習記錄。包括作業記錄、課堂表現記錄、單元小測驗等。作業記錄除記錄家庭作業的成績***等級制***或評語***多用描述性評語***外,每學期還分階段收集幾份學生比較滿意的作業樣品。

  2***主題探究活動記錄。主題探究活動記錄主要是配合主題探究活動和其他活動進行的。

  3***問卷調查表。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徵求學生家長、學生本人的意見及建議,用於評價學生的興趣與態度。

  4***家校聯絡本。一些課外拓展的探究活動的觀察與調查,需要得到家長的支援與配合,家長作為校外的指導者與參評者,讓家長記錄孩子參與家庭活動的表現、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情況。

  5***學生自評與互評。學生自評與互評是在一節課、一個單元或某一教學環節結束後,讓學生對自己或其他同學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評價,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對他人的學習情況進行正確的估價。

  6***學生輔導員、科任教師評價。各科教師必須與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師、學生輔導員保持密切的、良好的協作關係,結合其他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活動展開教學。因此,來自學校學生輔導員、科任教師的評價必不可少。

  素質評價應依據課程目標及相應層次的教學目標,客觀地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思想品德的成長髮展過程,根據學生的發展差異及發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點進行鍼對性的指導。同時及時關注評價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反饋作用,根據評價的反饋資訊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以確保教學的實效,確保素質教育的順利進行,更好地構建活力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