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探討論文

  素質教育顧名思義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這也是為了解決當前我國教育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農村學生的素質教育》

  摘要:素質教育顧名思義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1]。目前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這也是為了解決當前我國教育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的。但是由於農村的很多學校單純地為了提高學校的效益,而過分看重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這就導致了很多與教育的初衷相悖的現象的產生。如今在大學生中,很多農村考進的學生,由於壓力太大和思想的禁錮,出現各種事故,這些都是農村素質教育的不足造成的。而城市的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都有著很優秀的表現,不僅表現在學習上,在其他的能力方面也是非常突出的。文章從實際出發,找出了很多農村素質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和城市教育所形成的差異,同時提出瞭解決的方案。

  關鍵詞:素質教育;綜合素質;升學率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的一個里程碑,這一政策的提出,顯示出我國的教育走上了一條全新的道路。素質教育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這也並不代表著就忽略了對學習成績的重視。我國目前農村的教育思維還是比較古板的,沒有新的教育思想進入,所以急需改革這些措施[2-3]。

  一、我國農村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村的素質教育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片面追求升學率、教師隊伍和資源匱乏、沒有正確思想的引導等弊端,這些都是急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1.片面追求升學率。眾所周知,我國的教育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是很高,尤其是我國農村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為指導的,而目前很多農村的學校,為了提高學校的聲望,得到更多的利益,而片面追求學校的升學率,這種現象在中學階段的學校中很突出。這些問題之所以存在,也是由於教育的不公平和對利益的追求而造成的。城市的學生在升學方面,不同地域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例如北京的學生考同樣一所學校,分數比有些地方的學生低一百分,尤其是學校對清華、北大等名校的追求,讓學生筋疲力盡,將學習完全看成了提高學校知名度的敲門磚。然而這樣會導致學生都成了讀死書的書呆子,沒有一點社會閱歷,走出校園就成了一無是處的人。這樣的人不算是人才,充其量是一個會學習的工具。這種現象造成的原因,一部分來自於學校,另外一部分就是來自於教育的不公平。

  2.教師資源匱乏。農村的學生在教育資源上,和城市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無論是從教師隊伍還是從其他的教學硬體來講,兩者的差異是非常大的。現如今很多農村家庭條件好的學生,都通過各種途徑,走進了城市教室。這種現象足以說明教育之間的差異。深有體會的是城市的初中生,他們每天只上八節課,然後晚上自己自由支配時間;而農村的學生,尤其是寄宿學校的學生,他們每天的學習時間平均為十二個小時。城市裡的學生沒有一個想去農村接受教育的,而農村很大一部分學生都希望能夠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這些都可以很好地說明,我國教育存在著地區差異和教育不公平現象。

  3.思想根基不正確。通過苦讀,然後一夜成名,從而衣錦還鄉的思想,現在依然在農村中被廣為接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農村的環境和經濟條件遠遠不如城市,很多農村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學生通過自己的苦讀,然後飛黃騰達。所以很多學生家長和老師,將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都留給了孩子去完成。這樣不僅給了孩子很大的學習壓力,更重要的是會讓學生學習的心態產生了不良的變化,他們認為學習完全是為了他人,或者是認為學習只是一塊敲門磚而已。在這種心態下,學生的學習成績必然得不到很好的提高。重要的是他們將來走向了社會,很可能不會給社會創造應有的價值,反而成為社會上的消極分子。例如近些年來,有些高校的學生因為學習和工作的壓力,最終選擇了極端的解決方法。連續幾年,每年都有跳樓的大學生,他們或因為考研不順利,或因為跟異性朋友發生矛盾。之所以發生這樣的悲劇,很有可能就是學生學習之初的不良思想造成的。

  二、解決方案

  上面所述為我國農村素質教育所存在的問題,我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了幾點解決方案及建議。

  1.加大農村教育投入。我國的大部分人口分佈在農村,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所以農村的教育就必然會成為我國重點發展的區域。加大農村教育的投入,不僅表現在師資力量上,還要在硬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環境。例如計算機知識的教授過程中,農村很多學生只是聽老師講,而自己並不能真正去接觸計算機,這樣就使學習效果差很多。語文教學中,老師如果還是採用黑板和粉筆教學,那麼課堂氣氛就非常難調動起來。在這些方面,多媒體是必須的。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的嚮往。他們就會由被動學習,改為主動去鑽研。

  2.樹立正確的學習風氣。樹立正確的學習風氣對於農村學生的素質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使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學習的真正目的,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要做到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風氣,首先應該提高老師和家長的素質。讓他們明白盲目地最求學生的高分,對將來孩子的發展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讓學生理解他們學習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得到更多的知識,從而為整個社會造福,而不是為了自己當官或者是發財。只有這樣,學校培養出的學生才能夠真正進入社會,併為社會的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

  總之,農村中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城市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的,但是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差異必定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縮小,進而消失。同時我們作為教育者,也應該明白我們身上的擔子和壓力,努力為現代化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蘇冰星,杜高琴.全面發展與素質教育[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3***.

  [2]馬君.試論素質教育與全面發展教育的關係[J].雞西大學學報,2002,***3***.

  [3]柳斌.關於素質教育問題的思考[J].人民教育,1998,***7***.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