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當代社會高校藝術類專業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工作論文

  我國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不僅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根本,亦是社會發展的基石。但是對於高校藝術專業大學生來說,針對性不強。由於高校藝術專業大學生是較獨特的群體,他們的思維方式,生源方式都有別於其他專業的學生,他們接受教育的過程是感性認識高於理性認識。對於藝術專業大學生來說,不僅要具備藝術素質,還要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這是高校進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議當代社會高校藝術類專業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工作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議當代社會高校藝術類專業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工作全文如下:

  【摘 要】做好高校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工作,是當代社會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工作要根據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特點出發。

  【關鍵詞】當代社會;藝術類專業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

  一、當代社會高校藝術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方式的應用

  我國高等教育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高校中的藝術教育也逐漸從精英化走向普及化、大眾化,藝術人才培養模式也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藝術人才的培養不但需要造就高水平的藝術專業人才,而且更需要的是藝術人才具有較高的思想境界。但由於專業的特殊性,使他們的心理與其他普通人文學科的大學生相比表現為更加敏感與偏激。其中個性張揚是藝術類大學生的普遍現象,針對高校中藝術類大學生的特殊特點,準確把握藝術類大學生的心態和行為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已成為我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它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延伸和具體化,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途徑和活動形式。在新的時期下,高校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特徵有了新變化,所以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工作的方式也有了新變化:

  1.利用媒體網路資訊進行教育的方式。隨著各種高科技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也含有了科技成分,媒體網路已經深入到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他們的藝術觀造成巨大沖擊。因為高校中藝術類大學生們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渴望瞭解掌握它,這種衝擊波既有積極一面,又不可避免地有消極影響。高校中藝術類大學生要成長為優秀的藝術人才,就必須有正確的藝術觀。因此我們必須充分發揮互媒體網路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藝術觀,使這些高校藝術類大學生能真正擔負起傳播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媒體網路對大學生們進行教育影響,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教育。

  2.組織展開座談討論的方式。藝術類大學生在學習上與普通大學生相比更加務實,講求實際。他們努力在大學裡、社會中完善和發展自己,同時他們的思想也更加實際,重視現實。他們更加重視人際關係,努力開拓交際範圍,重視社會實踐,渴望成才,所以希望自身能夠在專業上有所成就。生活上他們更傾向於追求開放、自由、自立、浪漫的生活。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思想顧慮,不畏人言、敢於離經叛道。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也確實特別想得開,衣著注重性感、生活無拘無束、樂於模仿影視中的浪漫情調等。通過組織展開座談討論的這種方式,針對藝術類大學生們的自我意識,以及嚮往而言,可以說是投其所好,使大學生們相互教育。但我們選擇這種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時要有明確討論的主題,抓住藝術類大學生們中帶有傾向性的問題,開展熱烈討論,切記不要離題,否則不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對他們影響更不好。

  3.運用演講、報告的方式。這是一種傳統方式,是中國革命年代時期使用最普遍的一種方式。在當代社會這種方式仍可實行,不過已具有了新時期的氣息。

  鼓勵動員報告。由於高校中藝術類大學生們情感豐富且不穩定,但他們有關心人民幸福、振興中華的願望,所以對他們進行動員報告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加強他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如新時期抗洪救災,無償獻血,這都需要動員報告,一個好的動員報告,能鼓舞起青年人土氣,振奮青年人的精神,激發他們的熱情。因而對藝術類大學生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動員報告是不可缺少的。

  登臺演講報告。藝術類的大學生們具有開拓性和積極上進的精神,他們重視個人價值實現,追求自主獨立的生活方式,思維活躍,渴望成功,善於表現,我們便可因勢力導,採取一些激勵式的教育手段,通過組織開展文化講座、影視評論、文藝匯演、體育活動、社會實踐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給藝術類大學生充分發揮和展示自己的空間,提高藝術專業學生的文化修養,讓藝術類大學生們登臺演講或作報告,一則可教育引導其他青年,二則也教育了他們本人。學校或其他單位經常組織這種真摯、動情的“演講比賽”活動,可以促使藝術類大學生們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讓他們明白自己作為一個“公眾人物”的示範作用,可以加強其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的提高。

  4.開展綜合評比競賽、獎勵懲罰的方式。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激發鼓勵青年上進和推動各項工作發展的積極有效的措施。開展綜合評比競賽方式針對藝術類大學生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表現的增強以及好勝心、好學心等基本特徵展開進行的。對大學生們採取綜合評比競賽的教育方式,能激發起他們的熱情,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如學校每年度在各班級評選優秀黨、優秀團員、優秀班幹部,就是這種典型方式的應用。同時,大學生們的經濟頭腦比較發達,他們往往注重經濟效益。藝術類高校大學生大多在中小學時代就接受藝術教育,具有良好的藝術天賦和創作能力。其中不少學生參加過藝術比賽,獲得名次,然而其往往陷入追求名利的實用主義。藝術專業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多,對社會現實認識較為深刻。許多學生在實習期間可以獲得較高的報酬,因此更容易受到社會負面因素的影響。所以精神獎勵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既達到教育目的,又防止了他們認為金錢至上的觀念的滋長。我們應適當採取一定的經濟手段,配合精神獎勵,來達到獎罰分明的目的。

  二、當代社會高校藝術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方法的應用

  在具體實際工作中,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方法的應用,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所採取的必要手段,是為實現教育目標、傳授教育內容,隨著形勢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必要的思想工作方法的具體應用。

  1.民主討論法。針對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實際,要採取民主的方法,討論的方法,這也是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特徵決定的。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學校的文藝骨幹,老師寵愛,同學羨慕,往往使他們自我感覺極好。可是他們進入大學後,以往的那種核心地位和優越感都不復存在,隨之而來的是心裡失衡、經濟焦慮、學習焦慮、對藝術的理解偏頗等等。我們要把自己放在與青年人平等的位置,以同志,朋友的態度平等交流思想、交流意見、共同磋商,以換得他們的信任和理解。

  2.說服教育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藝術類大學生作為我國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專業的特殊性,使他們的心理與其他普通人文學科的大學生相比表現為更加敏感與偏激,個性張揚是藝術類大學生的普遍寫照。在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中,要針對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有的放矢地說服教育。要聯絡他們的思想情況、關心的熱點,否則道理一大篇,實際不沾邊,“隔靴抓癢”,可能會引起反感。針對藝術類學生的特點,準確把握藝術類學生的心態和行為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3.情感感化法。工作中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動人,情感感化法。運用尊重,理解、關心、信任等態度以情感上影響青年人,感化青年人。我們所說的“情感”,主要指具有共同目標,共同理想的,朋友同志的情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做到情真理切,情理結合,才能打動人心,達到教育效果。再結合藝術類大學生們的文藝方面的特長,使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藝術才華,通過各種健康、愉快、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在大學學習之餘,得到情趣和精神上的享受。

  4.實踐鍛鍊法。藝術類大學生們個人品德的形成,受家庭,學校和社會多方面的影響。這就必須強化實踐鍛鍊環節。通過參觀、訪問、社會調查和義務勞動等社會活動對藝術類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之間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營造以學校為主體,以社會為依託,以家庭為基礎的德育環境。主動走進社會、走入社群,而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理論聯絡實際,做到知識和行為的統一。

  長期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工作看成是自己工作的“生命線”,視為各項工作的“中心環節”,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工作是經濟工作或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它是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過去它在黨的事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黨的傳家寶,現今我們仍要發揮它的巨大作用,決不能丟棄這個傳家寶,它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可靠保證,是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越是改革開放,越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把握當代大學生們的生理、心理、思想基本特徵的新變化、新趨勢、對之做恰如其分的評價,然後有針對性的選擇適當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去教育、引導他們,使他們真正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骨幹力量。而歸根到底,振興中華民族,創造美好未來,是要靠廣大青年們繼往開來、腳踏實地的艱苦努力。因此,把大學生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肩負著的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