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語言學相關探索論文

  心理語言學研究表明,外語教學的成敗並非絕對取決於具體的教學方祛,外語教學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牽涉到教師、學習者、教學法、教材、教具、學習方法和手段等諸多因素。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基於心理語言學基礎上的外語學習》

  [摘要]心理語言學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它通過對人類學習和使用語言的行為和心理進行研究,從而探索人類語言習得過程和語言與思維之間的關係。它不僅研究人類個體如何掌握和應用語言系統,還對語言學習過程中心理模式發生的改變進行描述。由於研究物件的特點,心理語言學與其他許多學科都有密切的關聯。此外心理語言學也對現代外語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啟示作用。從心理語言學角度出發能更深刻、全面、科學地理解“教”和“學”的辯證的關係。有利於科學地認識現代外語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不過由於心理語言學目前仍在處在不斷髮展和完善之中,很多理論還未能據為定論。本文所介紹的許多方法,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檢驗。

  [關鍵詞]心理語言學;語言習得機制;普遍語法規則;認知心理學

  一、心理語言學發展過程的三個階段

  ***一***行為主義心理學對心理語言學的影響

  心理語言學起源於行為主義心理學,20世紀初期許多像B.Skinner這樣的語言學家借用行為主義的觀點來解釋心理語言現象。他們認為言語行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為一樣,也是對刺激的反應。語言的學習是一種對環境的適應。人們通過刺激、反應、鞏固的方式來掌握一門語言。語言的學習被解釋為一種被動的接受,學習者通過一遍一遍機械的重複行為來使得一種知識或語言被強化和鞏固。語言被理解成一種習慣,反覆刺激成為習慣形成的必要條件。當時的行為主義者也被稱為機械論者。機械論者否認語言學習中的心理因素,強調學習僅僅是一種訓練。雖然後來C.E.Osgood提出學習遷移模型,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指出它廣泛的存在於知識、技能、態度、行為規範當中,但也只是膚淺的理解和解釋了心理環境和認識發展對於學習語言的影響。

  ***二***轉換生成語法對心理語言學研究的推動

  五十年代後期,以Chomsky的生成轉換語法盛行以後,對於心理語言學的研究漸漸轉向了認知領域。喬姆斯基認為人類語言具有共同的深層語法結構,即各種語種底層的普遍規則,例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區分等。Chomsky認為人類的語言是一個整體,人類先天具有掌握語言的能力即語言習得機制:兒童能在較短的時間之內較為準確的掌握母語。Chomsky站在自己的生成轉換語言理論基礎上進一步解釋了人類使用語言時的心理過程。

  ***三***認知心理學對心理語言學的影響

  到了20世紀80年代,心理語言學研究更多受到認知科學、認知心理學和人工智慧等學科的影響。心理語言學工作的主題越來越多地涉及到電腦科學、哲學、神經科學以及其他相鄰學科。語言理論、語法規則、語言分析再度受到重視。句法結構在言語處理中的作用重新引起人們的興趣,因為人工智慧首先需要對人的智慧有透徹的瞭解,並對語言作形式化的處理後,電腦科學家才能實現智慧型的人機對話。在言語聽辨研究方面,根據神經網路特點提出的新的連線主義模型,從神經元之間的資訊傳遞,結點之間的平行互動,擴充套件啟用作用等方面解釋連續性語音聽辨,心理詞彙和詞彙檢索等語言理解過程及其神經心理基礎,把心理語言學研究導向縱深發展。心理語言學對語言與思維之關係的探索,進一步深化了對語言本質的認識。

  二、兒童的語言習得機制和語法的普遍規律

  行為主義者對於解釋語言學習時只是強調外部世界的事件***即教***如何使得個體行為產生改變***即學***。這種觀點在60年代受到了激烈抨擊,其代表人物是美國的Noam chomsky。chomsky認為研究人類語言應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研究人類語言的能力,二是研究人類語言的應用。而人類的語言能力雖然受到某些規律支配但它卻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被稱為“語言習得機制”,它使得兒童能夠在相對貧乏的認知能力基礎上以較快的速度精確掌握一門語言。相對於成人健全的認知能力以及對學習的集中精力,兒童掌握母語時的準確和迅速讓人驚訝。喬姆斯基稱這種能力為先天能力,在遺傳學領域兒童在學習任何語言前就已經掌握了一切語法的普遍規律或者說是底層結構。換而言之語言能力是人類的一種固定屬性。

  但是喬姆斯基的語言習得機制***LAD***和普遍語法結構並不是每一個語言學家都認同的觀點。部分語言學家認為在處理兒童母語習得和成人第二外語學習的差異時,語言習得機制理論衰退的很快。多數心理語言學家認為普遍語法轉變成個體語法的認識發展規律是有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小孩說話的發展過程與其身體發育過程是一致的,大體上都是在一歲半到六歲之間,過了這個“臨界期”,再學話就有困難了。在此期間,小孩的語言習得主要靠模仿。但心理學研究表示,小孩所能模仿的只是那些他已經具備語法能力的句子。至於那些超過他能力的句子***如兩三個定語從句的主從符合句***,儘管他能聽懂但也模仿不出來。但是隨著認識的發展,當他漸漸掌握這種句法的特點時,通過模仿他便能夠熟練的掌握這種句式了。

  成人與兒童的區別或許在於,成人已經相當熟練的掌握了一種句法結構。當要求他再去學習和熟練掌握另一種句法結構時,便可能會產生認識上的衝突,可能會從心理和生理上本能的排斥思維去構建另一套語言體系。

  三、母語習得與外語學習的認知異同

  兒童與成人在認知事物和處理資訊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眾所周知成人的認知能力和資訊處理能力要強於兒童,但成人在學習第二語的表現卻比兒童母語學習要困難的多。這種認知差異形成了一個明顯的悖論,研究這個現象需要從不同方面人手。首先兒童母語習得可從多方面考察:a.普遍語法規則的作用。b.語言習得和認知過程的同步性。c.語言輸入及感情過濾等方面。

  Chomsky的弟子R.Jackendoff在堅持生成語言學的基本精神和操作方法的基礎上,獨立發展了一套以空間概念和認知為基礎的語法學派即“概念語義學”***conceptual semantics***。Jackendoff注重強調詞彙一語SL--概念一認知之間的關係。大腦處理可投射的語言資訊必須與上面各類資訊保持一致,同時也受它們的限制。Jaekendoff稱之為認識限制***conceptual semantics***。在普遍語法轉換成為個別語法的過程中jackendoff認為語義的概念必須反映四個方面的內容:a.反映人類組織概念的本源性特徵即概念結構必須與事物對映在大腦中的認知結構相同。b.概念結構必須是最本源的認知結構,不能在被細化。c.概念必須反映詞語的選擇限制。d.必須能分化句法結構歧義。

  兒童語言習得與基本認知能力共同發展,母語學習被看作對映人大腦的一種基本能力。隨著認識的完善兒童天生的習得機制***1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開始退化。可能在成人開始學習第二語言時,伴隨學習的認識功能已經淡化,學習外語成為一種單純的記憶和模仿過程從而加大了掌握外語的困難,延長了學習外語的時間。

  中介語的產生:

  美國語言學家selinker於1969年提出中介語假說***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論文《中介語》中提出的中介語假說,試圖探索第二語言習得者在習得過程中的語言系統和習得規律的假說。中介語假設的前提是在基於一種語言為基礎的認識上去學習第二語言。

  中介語假設提出第二語言學習的中間狀態,並歸納出導致中間狀態的五中過程:母語遷移***1anguage transfer***、對目的語言規則的過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訓練遷移***transfer due to effects of teaching***、學習策略***1earningstrategies***、交際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對比分析相關原因:由於語言屬於行為範疇,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是學習者培養一套新的行為習慣的過程。在形成習慣的過程中,原有習慣會產生遷移作用。如果是負遷移,則對學習產生干擾。這種干擾又分兩種:a.阻礙性干擾,指的是目的語言中需要學習的一語言是原來語言中所沒有的。b.遷移性干擾,是指母語的語法和規則對於目的語言學習時產生的誤導和錯誤。學習這者習慣用母語的語法規則去強行套用在其他語言上。

  另外中介語的產生過程也伴隨惰性和心理干擾因素:由於學習者對於目的語言沒能完全掌握,在需要表達某些超過他現有的語言知識或技能所能表達的內容時,就不得不有意識地使用一些語言或非語言手段進行交際。這些手段也叫學習者的交際策略。交際策略的採用也是學習者中介語系統形成的原因之一。像迴避***avoidance***和換說法***paraphrase***這兩種外語初學者經常採用的交際策略,它們對學習者中介語系統的形成是有較大的影響的。例如,英語初學者在想表達“Ilost my way”這一意思時,因想不起或不知道way這個單詞,他便會迴避該詞,而代之以Aroad,說出“Ilost my road”這一用詞不當的句子;又如學習者在不會“It's against the law to park here”這個表示式時,若需表達相同意思時,就會換說成不合語法的“This p1ace,cannot park”。

  四、現代外語教學的方式轉變

  ***一***B.L.Whorf的語言思維

  考慮到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在第二語言的教學方式就必須發生轉變。對第二語言的教學轉變按照whorf的認識發展論的規律,在兒童第一次語言習得過程中語義與意識就已經進行了一次同步協調。要建立成熟、精確的第二語言系統就需要構造語言與意識的第二次結合。按照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規則,普遍語法的核心原則和引數是相同的,但是誘發習得的環境因素和對於世界的迫切的認知需求已經相對穩定和退化。B.L.Whorf提出“語言和思維相互聯絡的假設”一個人所講的某種語言會影響他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說語言的共性也就是思維的共性。Jackendoff的概念語義學中強調人類的認知基礎是人類特有的空間概念,具體而言空間概念可以由視覺、聽覺、嗅覺和非語言因素***如手勢語***處理。語言學習應該符合認知過程的發展,J.Piaget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內因和外因互相作用的過程。他認為兒童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構建起了關於外部的知識,從而使得自身的認知結構得到了發展。認識通過語義概念構成最基本的概念元,概念元通過句法結構和語音系統表徵為人類的語言。

  ***二***語言習得機制的退化與交流的需要

  按照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理論,其核心引數和原則在人類範圍內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那麼誘導個別語言生成的因素自然成為語言環境、語言材料和交流的動機。現代國內外語教學普遍存在語言環境和交流動機的不足。語言交流的缺失,造成TJ.Piaget的“發生認識”的缺失。並不具備真正語言系統的特質即語言的交流、語言的創造能力、以及Whorl的文化語言的概念。現代語言教學強調一種“浸入”式語言教學,即營造出一種完全模擬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真實”環境中儘量的運用自身的認知能力去掌握一門語言。因此對於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就是對這種講這種語言民族的心理認識的再認識。認識始終伴隨著語言的學習,人類認識具有無窮性,因此人類的心理表徵***語言***也具有無窮性,這就是語言創造性的基礎。語言作為一個整體,要麼完全有要麼完全沒有。Sapir-Whor假設雖然偏激,但對於現代外語教學也具有啟示意義。

  ***三***語言系統的開放性

  Chomsky認為語言的最大一個特點就是“創新”。新創造的句子在理論上應該是無限多的,事實上很少有人會在現實生活中反覆使用完全相同的句子。當語言學家觀察兒童學習母語是發現,儘管兒童掌握的句子有限,小孩也不會始終重複相同的語言,而是總結規律創造性的使用各種句子。“創造性”成為語言的本質屬性,現代認識論認為語言與思維的關係是動態的平衡。思維投射語言,語言反映思維。鑑於思維的無限性,因此也可以理解成語言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即創造力。創造性從一個方面加深了語言體系的廣度和深度,為掌握一門語言增設了難度。但從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語言的趣味性和豐富性。現代語言教學應該努力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正面的感情過濾,為自主迴圈提供條件。

  ***四***Stephen Krashen輸入假設模式

  Krashen的輸入假設理論強調“輸入”在二語學習中的重要性,Chomsky雖然提出了普遍原則的先天論,但並沒有明確提到普遍原則與二語學習的一般關係。Krashen從輸入假設理論人手強調在輸入過程中對輸入材料和輸入對像進行控制,從而最大程度的啟動接受者在二語學習得過程的“自然”習得能力。

  Krashen的輸入假設模式中“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探討了開啟“二語習得”的必要條件。“可理解輸入”是指為學習者提供的輸入資訊應該略微超過一點學習者現有水平,用i+1來表示。i表示現有習得水平,1表示略微超過的部分。輸入假設提出了第二語言習得發生的必要條件,即“i+1”。可理解輸入從外部環境來說明第二語言習得是如何發生的及其發生的條件。此外輸入假設理論也討論了教學中二語習得的五個方面。***1.語言習得假說;2.自然順序假說;3.監控假說;4.情感過濾假說;5.語言輸入假說***

  教學的具體情況應按照學習者的知識水平而定。語言環境的建立和語言材料的輸入應該建立在接受者的理解基礎之上,教授內容、教學材料、 教學大綱應該符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對學生而言“不可理”***Incomprehensible input***等同於噪音。因此語言習得關鍵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輸入。如果目的是“習得”而不是“學得”,那麼按照語法程式安排的教學不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

  輸入應引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才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和不斷探索真理而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性活動。興趣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可以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而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不僅依賴於教師的教學方法,更有賴於語言材料的趣味性,Krashen曾這樣表達他對語言輸入的要求:“給外語學習者好的語言輸入應當把學習者的社會需要考慮進去,內容上應有所選擇,形式上和呈現方式上應有所變更。結構上傾向於簡單,重複多,冗餘資訊多,結構上規律性要比一般使用更強些。

  五、總結

  Piaget認為無論兒童還是成人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都是伴隨這認識的發展,但在實際教育的過程中應看到兒童母語與外語習得中的差異,外語學習的情況比母語習得要複雜的多。因此不能簡單將兒童習得母語的經驗簡單的移植到外語學習上。從心理語言學從發對現代外語教學有如下啟示:

  ***一***在教學中創造性地使用語言

  兒童習得母語並不是靠簡單的模仿和機械的重複,而是不斷地通過接觸語言材料把語言規則內在化,形成隱含規則,創造性的使用語言。這是人類大腦處理新語言材料的工作原則,對外語學習也同樣適用。

  ***二***重視外語教學中的輸入控制

  按照Krashen的輸入假設模式,有控制的輸入是最能夠還原人類幼兒時期的語言習得機制。這就要求教學中教學的內容、教學的形式、教學的原則發生轉變。激起學習者對外語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知識輸入的過程中加人認識輸入,知識輸入、文化輸入。如此才能形成一套準確的外語系統。

  ***三***學習過程中的不斷適應

  兒童在交際過程中接觸到許多陌生的、尚不能運用的語言材料。但這並不能妨礙他的交流,相反,他能從交際中不斷地同化和適應,使他的語言逐步走向完善。這種習得過程對外語的學習也有啟發。

  在非正式語言環境之下掌握第二語言,實際上面臨著語言材料、語言環境的缺失。在這種缺失的條件下要實現外語掌握是十分困難的。這也是現代外語教學所要解決的問題。心理語言學只能提供認知規律或句法結構方面的知識,從而指導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但對於語言環境的缺失和激勵學生學習熱情的工作,還需要教育工作這從實際出發不斷的改善提高。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