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圖書館幸福感的本真體驗

  論文關鍵詞:職業幸福 圖書館 職業價值 自我效能
  論文摘要:作為高校從事圖書館工作的專業人員,館員的職業幸福感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從社會地位、角色矛盾、自我效能感及工作環境等方面,分析了圖書館人職業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並通過採取積極策略提升圖書館人的職業幸福感。
  如果有人問“你在圖書館感到幸福嗎?”作為一名圖書館人你會怎麼回答呢?“怎麼說呢……沒有什麼不幸福,但是也說不上什麼幸福。”這差不多就是圖書館人的心裡話吧。圖書館在大學是一個教學輔助的部門,工作累,地位低、待遇差,工作時間無規律,好象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人的幸福和快樂在哪呢,圖書館的工作和圖書館人的幸福到底有沒有關聯,有什麼樣的關聯,圖書館人怎樣才能多一些幸福感呢,這些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
    幸福在拉丁語中的表達是beatitude,其含義是福、至福,在英語中的表達是happy,含有幸運、快樂、愉快的意蘊。在漢語中,幸福通常是一種“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真正的幸福感是什麼樣狀態,包括心理學家在內的人也很難描述。但幸福感的確在我們的心靈深處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我們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幸福,但有追求幸福的權力。
    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願,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觀取決於不同人對生活的態度和價值觀。作為從事教育教學輔助工作的專業人員,圖書館人同樣也在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價值。但是現代社會科技的高速發展加速了人的異化,流程式的工作把人變成了機器,很少有思考的閒暇和空間,大眾的集體無意識與個體自主的緊張,浮躁、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使人們對幸福的理解庸俗化、片面化,感官的、物質的利益追求代替了心靈的安逸和道德的提升。在當前,真正體驗到職業幸福的圖書館人還為數不多,主動追求職業幸福、創造職業幸福的圖書館人則更少。
  1圖書館人職業幸福感缺失的表現及原因
  1.1低微的社會地位導致圖書館人敬業精神的相對降低
    在高校,圖書館一直以來被視為現代大學的三大標誌***即師資、實驗室、圖書館***之一,承擔著知識服務、資訊導航、文獻檢索指引的作用,在提高大學教育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但在部門劃分上卻屬於教學輔助部門。與此相對應,圖書館館員的待遇屬於低端之列,圖書館館員成了高校內部的“低收人者”和“弱勢群體”。另外,讀者對館員也存在嚴重的偏見,他們認為館員的工作無非是藉藉書,管管書,一種低層次的、簡單的勞動。館員的素質低,大都是一些老、弱、病、殘人員或照顧高校引進人才的家屬等。其實不然,圖書館藏書量多、複雜,講究科學、嚴密,工作的複雜性不亞於銀行。但這些複雜、科學的內容讀者是看不見的,讀者借書,就好象開啟收音機,他要“一開即得”,至於如何複雜、怎樣技術性,他是看不見的,也不想了解。館員的地位低人一等,他們的勞動得不到應有的承認與尊重,精神狀態長期徘徊在一種缺少自信的尷尬職業境地,這必然會導致圖書館人敬業精神的降低,幸福感的缺失。

  1.2角色矛盾衝突導致圖書館人認同的高原反應
    自高校圖書館誕生以來,為高校師生服務便成為高校圖書館的主要功能,在大學100多年的發展和演變中,圖書館服務性的主導地位不僅未變,而且還在進一步加強。儘管圖書館服務日趨複雜化,圖書館人所要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重化,如“資訊顧問”、“資訊導航員”、“系統管理員”等,技術性、專業性、價值性在不斷提升,但都離不開服務性。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面對金錢、物質、權力、名譽的誘惑,不少圖書館人不能好好地把握自己,偏重強調個人的價值,在心理上嚴重失衡,產生強烈不滿和憤世嫉俗的情緒。此外,還有一些人喜歡拿自己現有的地位、收人和其它單位特別是高收人行業的同齡人、親戚朋友等比較,越比越感覺自己不如人,於是就產生了角色價值觀與圖書館人個人價值觀的衝突,最終引起他們對自己職業的失望,更喪失了職業幸福感。
    一般來說,大量重複單調的工作容易使人產生職業認同的高原反應,太有規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熄滅一個人的激情。在圖書館裡,常年從事一種工作的人大有人在,比如在流通部工作的館員,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的重複著借閱、歸還、整架的工作;採編部的館員則在重複著採購、驗收、分類、編目的工作。長時間的重複工作使部分館員對自己為什麼做、做什麼、如何做都缺乏理性的認識和自覺的反思,工作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也不可能體驗到高層次的職業幸福感。
  1.3較低的自我效能感導致圖書館人的職業倦怠
    在許多人看來,圖書館工作非常輕鬆,沒有壓力,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隨著圖書館的自動化、網路化、數字化,對圖書館員的知識結構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掌握紮實的圖書館情報專業知識,還要了解更多的學科知識。圖書館的服務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圖書借閱,而是通過知識的蒐集、整合和傳遞來滿足讀者全方位、多層次知識資訊需求的知識服務。而圖書館人長期處於封閉的工作環境,學習、交流、深造的機會很少,在科學一飛速發展的今天深感力不從心。工作負擔的加重、知識能力的不足、工作經驗的缺乏、使館員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導致對自身工作的前途感到失望。他們體會不到事業的成就感,當然也就激發不起對工作的熱情和興趣,得過且過,無所適從,自我效能感降低。對職業的失望感,使圖書館人失去職業幸福感。
  1.4低劣的工作環境影響圖書館人的生理幸福
    圖書館是人員流動性大而且空間相對封閉的場所,容易受到空氣的汙染。館藏的圖書和雜誌中普遍帶有真菌、表皮葡萄菌、蠟蟲和寄生蟲。印刷油墨的文獻資料含鉛、苯等有毒成份,導致印刷物中散發著有毒氣味。隨著文獻資源的電子化和數字化,圖書館實行了計算機管理,特別是電子圖書的廣泛應用,電腦數量增多,這樣帶來了許多電子輻射,圖書館工作人員長期暴露在電磁輻射中。長期的室內工作、繁重的書刊整架勞動和無規律的工作時間導致大部分的館員患有一種或一種以上“職業病”,如腰背痛、咽炎、頸椎病、胃潰瘍等嚴重影響館員的身心健康,更影響著職業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