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論文緒論

  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處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小編整理了財務管理論文的緒論,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財務管理論文的緒論結構

  一、選題的意義。你從事該項研究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二、重要參考文獻。主要是研究領域的經典文獻,以說明目前國內和國際上該領域的發展水平,文獻較多,可以只列重要的經典的有影響的著作和研究,其它放在緒論後面簡單列舉即可。

  三、本論文特點。主要是研究角度、採取方法、主要邏輯結構說明,以反映自己與其它研究成果的不同之處。

  四、對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給予支援幫助的單位和個人的感謝。起目的是為了通領全文,清晰思路,激起閱讀的興趣。

  賞析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己逐步成為一個由人事管理、生產管理、行政管理、營銷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等諸多子系統構成的龐大的系統工程。一個企業的健康與否,跟企業的內部控制,特別是財務會計控制的健全和全面有效有關,因此財務管理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但財務問題又是一個不斷更新、改進的工作,隨著企業的發展,財務水平的提高就顯得非常重要。

  現代企業發展中最應該關注的財務管理問題,主要是企業如何做好內部控制的管理,特別是企業財務風險的管理。企業財務管理主要包括貨幣資金管理、存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應收***付***管理、稅務籌劃管理、財務報告管理等幾方面的管理工作,各項管理工作中都存在與之相對應風險管理工作。其中貨幣資金管理風險包括貨幣風險——現金流量的波動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業績;利率風險——利率的波動可能會增加企業的借款費用和減少投資專案的支出;存貨管理風險包括存貨流動性風險——存貨變現能力差將可能導致企業陷入資金鍊斷裂的財務危機;固定資產管理風險包括重置風險——固定資產缺乏必要的維護和保養將導致裝置使用壽命縮短或提前毀損報廢,迫使企業重置裝置或維修成本上升從而形成擠佔流動資金的不良現象;應收應付管理風險包括貨幣週轉風險——企業費用支出的控制和銷售貨款回籠的速度將直接影響企業對貨幣資金的使用率;信用風險——客戶長期拖欠貨款會造成企業現金流被大量擠佔,也將直接降低貨幣資金的使用率;稅務籌劃管理風險包括稅務風險——財務人員和管理層缺乏對國家稅收應有的稅務知識,導致稅收風險上升、企業稅負重等情況的形成;財務報告管理風險主要是針對企業管理層對財務報表、財務分析等資料利用率低的一種潛在風險,不能發揮財務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為企業管理層做出各項正確的經營決策提供資料支撐,同時又是各項經營決策成果考核指標的真實反映。

  這些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中,特別是資金流動性方面的風險最為重要。企業運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虧損,但虧損並不一定會使企業倒閉。可是,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不但無法取得長足的發展,還可能由於無法償還到期的債務而宣告破產。所以,企業應實時關注現金流。企業現金流主要的關注點是:虧損額、應收***付***賬款、存貨、應交稅金等方面。統計資料表明,發達國家破產企業中的80%,破產時財務賬面上仍顯示盈利,而導致它們倒閉的主要原因是現金流量不足。我國也不例外,曾是香港規模最大投資銀行的百富勤公司和內地珠海極具實力的巨人公司,都亦是在盈利能力良好,但現金淨流量不足以償還到期債務時,引發財務危機而陷入破產境地。可見,良好的盈利能力並非企業得以持續健康發展的充分條件,是否擁有正常的現金流量才是企業可持續經營的基本前提。

  隨著經濟的發展財務會計不僅是一種計量技術同時更是一種企業管理的方法,尤其是在企業的資金運用方面發揮著無可比擬的作用,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式,提供決策有用的資訊,並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於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財務會計是各項管理活動的資訊支援系統,企業管理者依據財務會計提供的企業經營管理成果,做出各項決策。財務會計的目標則是保證經營管理者受託經營責任的履行和為投資提供有用資訊。

  企業財務管理具有計劃作用、控制作用、監督作用和資本運營作用。企業管理層對財務管理普遍存在兩個誤區:一種認為財務管理就是管錢,只要管住錢就可萬事大吉,重資金,輕核算。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具體管理中核算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只有加強內部核算,才能真正做到節支降耗,否則“錢”是管不住的。另一種則認為財務管理就是管財務部門,把財務部門與其他管理部門割裂開來,財務管理的觸角不能延伸到各項管理工作之中。其實這種說法也存在著很大的誤解,如果一旦財務部門與其他管理部門割裂開來,那麼財務管理就成了無本之木,其作用得不到發揮,形成經營和生產“兩張皮”。而這種狀況一旦出現在企業管理上,則會給企業發展帶來很大的隱患。

  要做好財務管理,除了與其他管理部門密切配合之外,還要有一支高素質的財會隊伍。財務工作管理物件特殊,財務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要在加強會計隊伍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財務人員的法制觀念。會計人員應當按照會計法律、法規和制度的規定進行工作,保證所提供的會計資訊合法、真實、準確、及時、完整。

  對於企業來說現代財務是一個“大財務”的概念,涉及到公司上上下下、方方面面。財務管理並非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實際上,公司的非財務管理人員更需要掌握一定的現代財務管理技能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證財務工作能按照公司發展目標順利進行。用財務的手段改善公司內部控制、提高決策水平、增進公司價值、深入理解公司運營的基本觀念,也是企業適應日益激烈競爭的必然要求。

  非財務人員主要需要掌握財務管理技能,首先要從認識財務的重要性開始,瞭解財務的主要工作範疇,學會了解財務的一些報表並能通過財務報告***報表***瞭解企業可能存在的風險點,並學會通過預算管理對企業經營進行有效的監控與考評。

  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漏洞與不足:

  融資渠道嚴重不暢,資金嚴重不足。融資難是影響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難於突破的瓶頸。一方面銀行為了降低放貸風險,不願意貸款給經營規模小、信用等級低、資信相對較差、資訊不透明、經營業績不穩定的中小企業;另一方面中小企業融資時間急、頻率高、金額小的特點與銀行繁雜的貸款手續不相適應,往往是貸款到位商機已過。

  2 、內部控制制度缺失,財務控制薄弱。由於是民營企業經營決策權相對集中,決策和經營管理的主觀隨意性較大,對於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研究,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資訊失真等現象。企業缺乏完善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額管理制度、財務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等基本的財務管理制度。 3 、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機構建設不完整。企業存在著會計機構設定不健全,會計人員配備不合理,分工不明確,責任不清晰等問題,忽視了會計工作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4、 內部財務管理資訊化建設落後,難以應用科學而又有效的財務分析工具。企業還是侷限於傳統模式下的核算體系,並未運用現代化財務軟體實現財務管理工作,把會計人員從繁重的資料採集、彙總、計算等工作中解放出來,重心放在資金籌集、稅務籌劃、成本控制、預算管理等財務管理工作方面,從而確保企業經營決策依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降低企業資金風險、稅務風險、市場風險等。

  雖然目前企業關心的首要問題仍是生存與發展,但是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也應引起公司管理層的高度重視,“重近期而輕中長期、重生產銷售而疏財務人事等方面企業管理工作”將成為影響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致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