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連鎖經營管理論文

  餐飲連鎖經營是現代餐飲企業發展壯大的一種必然趨勢,小編精心推薦的一些,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篇一

  餐飲業的連鎖經營管理分析

  摘 要:餐飲業在中國一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作為中國餐飲企業主要經營方式之一的連鎖經營是近代產業革命所帶來的經濟高速發展產物,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在當今社會運用十分廣泛。文章以S餐飲有限公司為例,探討連鎖經營管理問題。

  關鍵詞:S串串;連鎖經營;餐飲業;經營對策

  中圖分類號:F7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2***35-0058-02

  1 S餐飲有限公司概述

  S餐飲有限公司是中國優秀的連鎖餐飲企業之一,於2007年9月在成都成立,是專業從事串串香、火鍋連鎖經營、底料及調味品生產、物流、專業技能培訓為一體的大型餐飲企業,S有限公司立足於特色餐飲行業,秉承重品質、抓服務、塑形象以回報社會的理念,秉承“共贏、共進”的合作理念,規範各店的質量和口味,成立了生產部、物流部、加盟連鎖中心等部門,形成統一的串串香加盟諮詢、串串底料生產和物流配送體系。S餐飲有限公司以其獨特的經營模式,堅實的技術研發能力及先進的管理理念贏得了市場和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經營規模迅速擴大,經營效益持續穩定提高。

  2 連鎖經營理論及連鎖餐飲業概述

  2.1 連鎖經營的理論

  2.1.1 連鎖經營理論概述

  連鎖經營是指經營同類商品或服務的若干個企業,以一定的形式組成一個聯合體,在整體規劃下進行專業化分工,並在分工基礎上實施集中化管理,把獨立的經營活動組合成整體的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因此、連鎖經營業具有四個特徵:經營理念的統一,經營管理的統一,經營商標的統一,服務的統一,也正是由於連鎖經營有這幾個基本的特徵,所以一定程度的確保了連鎖經營的成功。

  2.1.2 連鎖經營的優勢

  ①優化資源配置。連鎖經營的“八個統一”是基本的要素:店名、進貨、配送、價格、服務、廣告、管理、核算的統一。實現這些統一,就使商業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互相協調起來,因而有利於資源的配置,使得企業資源共享,既節約廠費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②強化企業形象。連鎖經營企業通常選擇統一的建築形式、環境佈置、色彩裝飾、商徽、廣告語等,這種形象連鎖是一種效果極佳的公眾廣告。連鎖經營企業的工作人員,統一著裝,包裝物上統一印刷圖案,通過顧客無意識的宣傳,強化企業形象,為企業贏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奠定廠堅實的基礎。③提高競爭實力。連鎖經營實現人力、物力、財力的優化配置。同時,靈活的經營管理又使連鎖企業的優秀管理制度、方法、經驗能迅速有效地在各連鎖分店內貫徹實施,這些都大大加強廠連鎖企業的總體競爭力。④降低經營費用。連鎖經營企業以顧客自我選購、自我服務的經營方式為主,減少廠售貨勞動,因而僱員相對較少,節省工資成本,節約廠場地費用。

  2.2 連鎖餐飲業概述

  2.2.1 連鎖餐飲業的發展

  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和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增長,我國的餐飲業發展非常迅速。我國的餐飲業自改革開放以來,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如圖1所示。

  2.2.2 連鎖餐飲業現狀分析

  連鎖餐飲企業群體已成為餐飲業中最活躍的部分,伴隨著政府拉動消費的政策影響、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和消費觀念更新等因素,餐飲業尤其是連鎖餐飲業依然是引人注目的熱點。我國連鎖餐飲業現狀呈現如下幾個特點:

  ①連鎖經營成為我國餐飲業發展的主要模式。自從我國的市場上有了國際連鎖經營組織的攻佔,我國餐飲業就努力地在連鎖經營方面做著努力。並且建立屬於自己的品牌,如內蒙古小肥羊,重慶火鍋等,他們大多在中國連鎖餐飲業起著帶頭作用,走在前列。②我國連鎖餐飲業保持發展狀態。在2010年。據調查,餐飲企業發展模式以直營店和加盟店居多,佔75%。而這些企業中,以銷售額10億一下的經營規模為多數。並且,95%連鎖餐飲企業的銷售額都有兩位數的增長,說明,多數連鎖餐飲企業發展符合良性運營的規律,仍然可以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③原材料上漲快速,毛利率穩中有升。由於物價的上漲,連鎖餐飲企業的原材料也隨之上漲,據調查,2007年,30%的企業原材料增長率在10%以下,一半的企業原材料增長率在10%~20%。在原材料成本日益高漲的前提下,有25%的被調查企業的毛利率下降在5%以內,而一半企業的毛利率基本沒有變化,還有27%的企業的毛利率有增長。所以,大多數企業穩中有升的毛利率,說明,大多數企業連鎖經營盈利模式比較健康,抗風險能力比較強,在開源增效方面還有可挖掘的空間。④人力資源相對匱乏。連鎖餐營業作為服務業的一種,其在人們心裡的認同感和成就感不高,據相關調查,人力資源匱乏,經營成本高漲,標準化難度大構成連鎖餐飲企業面臨的三大挑戰,而在連鎖餐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中,人力資源匱乏佔比例最高,其被選擇比例達到了80%其次為經營成本高漲。⑤有較大發展空間有待開發。雖然,連鎖餐飲經營已經是我國餐飲業的主導模式,但是,我國連鎖經營的餐飲業無論在管理方式還是從銷售業績方面來說,和西式餐飲連鎖相比還有很大距離,都還有很多缺陷和不足,有待開發和完善。

  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國餐飲連鎖企業又存在以下問題:

  ①品牌意識薄弱。在我國,形成獨具自己特色和企業形象的連鎖餐飲企業還比較少,而我國有自己成熟品牌的企業,如一些中華老字號,老品牌,多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確實品牌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更多的連鎖餐飲企業,雖然擁有自己的品牌,但不注重對品牌的保護,不能堅持產品,服務的標準化,不能保證各分店的口味,服務等的統一,有些分店甚至為了追求更多的利潤,造成對已有品牌的損害。②規模效應低。所謂連鎖經營的要義就在於用很低的成本複製經濟樣本,從而將規模擴大,規模是餐飲連鎖競爭的優勢和必要條件。然而,我國很多餐飲連鎖企業對此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發展時,有目盲,急於求成的情緒,用特許經營遍地開花的方式,廣開分店,導致其發展要求與自身情況不符,最後失敗。③標準化程度低。連鎖經營具有統一化的特點。統一的店面面貌,統一的廣告營銷、資訊傳播,統一進貨,統一核算,統一的庫存和管理。但是,在我國,對與很多中餐企業,其複雜的製作過程就不比西餐企業有優勢,所以,絕對的標準很難做到,標準化程度就相當很低。④物流中心不夠完善。配送中心在連鎖經營中具有核心地位的作用,但不少連鎖餐飲企業卻只把配送中心單純的看作配貨,不願意耗費物力財力去完善物流管理,所以,物流管理水平無法適應現代化連鎖經營的理念。正是由於這種對物流中心缺乏準確的認識和重視,配送中心不僅規模小,設施落後,功能不齊,也沒有發揮配送中心的核心作用,就制約了連鎖餐飲經營的進一步發展。⑤專業人才匱乏。中國餐飲連鎖企業普遍面臨存在一個重要矛盾就是企業擴大規模和人才缺乏的矛盾,大多餐飲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歷都有。同時,由於觀念,薪資等方面的願意,我國連鎖餐飲行業普遍缺乏高素質經營管理的人才,所以,人才的短缺成了制約餐飲連鎖經營前進步伐的一個重要因素。   3 S餐飲有限公司經營管理

  3.1 S餐飲有限公司現狀分析

  S餐飲有限公司從2007年9月開業至今,已發展成為具有兩百多家加盟商的餐飲企業公司已完善了生產基地、物流配送、人才培訓及儲備,可以為廣大有意願加盟的客商提供優質全面的服務。秉承“共贏、共進”的合作理念,願與廣大合作者結成親密的合作伙伴,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3.2 S餐飲有限公司存在的問題分析

  ①形式單一。雖然產品風味獨特,但與其他傳統餐飲業相比,傳統餐飲業的菜品一菜一味,各有特點。火鍋產業則由於鍋底種類相對較少,加上消費者每次選擇的鍋底種類終究有限,這就不可避免帶來滋味相對單一的缺陷。②質量問題。與傳統餐飲業相比,串串香對腸胃的刺激大,不利於身體健康。而且,S餐飲有限公司一直以大眾的價格受大眾喜愛,但是由於其比較低廉的價格,所以,在價格和質量的協調方面存在矛盾。在保證質量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③發展空間較小。火鍋產業的地域性使得一地一味,四川人只認麻辣味的火鍋,北京人就愛吃涮羊肉等等,這使單一風味的火鍋類別很難做到向全國推廣,更不要說走出國門。④競爭力低。就四川而言,和S餐飲有限公司類似的火鍋店,串串店很多,而且,串串香的宣傳內容幾乎一模一樣。所以,消費者的選擇空間非常大,而對於S餐飲有限公司的競爭力就相對變低了。⑤經營者自身的素質。S餐飲有限公司的加盟者經營知識,專業素質參差不齊,有些加盟者不具備一個經營者應有的素質,素質較低。

  3.3 S餐飲有限公司對策分析

  ①加強創新。推出更多的菜品,推出更多的套餐或組合服務,推出更多的口味,滿足各類顧客的需求。②注重產品價格和服務質量的完美結合和高度統一。在原料,物流,勞動力等各方面節約成本,提高食品的產品質量,增加菜品品種。加強質量的監督,增加食品衛生檢查透明度,讓消費者放心消費。③加強與顧客的聯絡。如主動傾聽顧客的意見和建議,妥善處理客人的投訴;制訂常客獎勵計劃等。④加強品牌管理,提升S餐飲有限公司的品牌價值。現在社會,任何商品都有其品牌。消費者注重商品質量,價格,服務,但對商品的綜合反應就是其品牌,現在很多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商品的品牌。對於餐飲業是如此,所以,應加強S餐飲有限公司的品牌宣傳和管理。⑤注重人力資源管理。首先,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服務人員的儀容,態度,舉止等都要經過專業培訓,要有嚴格的規定,通過培訓,將這些細化的服務標準灌輸給員工,使服務工作標準化,統一化。其次,提高服務人員自身的素質,選擇具有較高文化修養,較高專業素質的人。不僅如此,更要為員工營造好的工作環境,加強員工的歸屬感心裡,避免人才的流失。

  參考文獻:

  [1] 張志平.我國餐飲連鎖經營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11***.

  [2] 楊欣.餐飲企業經營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二

  餐飲連鎖企業的直營與特許經營

  摘要:連鎖經營是現代餐飲企業發展壯大的一種必然趨勢,它有三種不同的形式,而直營和特許經營是其中最主要的兩種,這兩種形式各有其特色,但也都有一些弊端,餐飲企業在發展連鎖時到底採取何種方式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本文結合實際,分析餐飲企業如何根據實際需要採取不同的連鎖方式。

  關鍵詞:連鎖 直營 特許經營

  一、餐飲連鎖的概念

  連鎖經營的方式,產生於19世紀60年代的美國,在零售業和服務業中應用得最廣泛,並且出現瞭如麥當勞、沃爾瑪等國際化連鎖經營品牌。

  餐飲連鎖企業是指經營同類餐飲服務產品的企業,以一定的形式組成一個聯合體,通過企業形象的標準化、經營活動的專業化、管理活動的規範化以及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把獨立的經營活動組合成整體的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的一種經營組織[1]。餐飲企業發展連鎖經營可以取得企業形象、廣告宣傳、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共享效應”;可獲得廣泛的吸引合作者、較低的投資風險、標準化的擴張等“擴張效應”;還可獲得提供統一的消費模式、整合企業的市場行為等“整合效應”。

  二、餐飲連鎖的分類

  ***一***直營連鎖

  直營連鎖,又稱正規連鎖,簡稱RC。即資本經營保持單一,所有分店的所有權、經營權、監督權都完全歸屬總店,採購、配送、核算都由總店統一調撥管理,分店沒有獨立法人資格。

  ***二***自由連鎖

  自由連鎖,又稱自願連鎖,簡稱VC。是由一些獨立經營、核算的中小企業組成的聯合體。他們之間實行統一的訂貨、送貨,並享有共同的資訊和廣告宣傳,各連鎖店都有獨立法人資格。

  ***三***特許連鎖

  特許連鎖,又稱特許經營,是連鎖經營的較高階形式,簡稱FC。是指總店與加盟店之間訂立合同,明確各自權責,總店允許加盟店使用其某些商品、服務的經營權或先進管理方法。這是一種特許人以商譽為核心,開發和利用無形資產,對企業信譽、品牌的出租。總店和加盟店都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在這三種連鎖方式中,直營連鎖是連鎖經營的最初形式,而特許經營則是最發達、最規範的形式。國內大多數餐飲連鎖企業採取的都是這兩種形式,採取自願連鎖方式的企業較少。因此本文也主要是考慮餐飲企業的直營和特許經營兩種形式。

  三、直營連鎖優勢、劣勢

  ***一***直營連鎖的優勢

  首先由於總店擁有直營連鎖店的採購、配送和核算權,因此可以進行大批量採購,通過量的優勢降低經營成本和價格;其次總店可以統一調配連鎖店的資金、裝置、店面及人員,充分進行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經營效益;再次由於總店分擔了一部分經營事宜,因此有利於各連鎖店集中精力進行商品的管理和服務的改善,提高顧客的滿意度;最後由於各連鎖店受總部直接管理,連鎖店的運營管理屬於公司內部的事物,較為靈活,受外界制約和影響也相對較少。

  ***二***直營連鎖的劣勢

  但是直營連鎖也有一些劣勢,比如資金投入大,見效慢,一般的企業在其發展初期無法承受;規模擴張易受資金、稅收、地區法規等制約,對企業要求高等。

  四、特許經營的優勢、劣勢

  特許經營是快速實現低風險資本擴張和規模經營的一條途徑,但是如果運用得不好,也將成為企業失敗的導火索。

  ***一***特許經營的優勢

  首先從特許人的角度來說,特許經營具有融資功能。特許人通過經營權的轉讓,將無形資產變成有形的資產,積累大量資金,從而增強公司的實力和發展能力,實現以較少的資本投入而迅速擴大公司規模的目的;其次,從受許人的角度來說,特許加盟方式對於具有一定資本,但又沒有經營技術和管理經驗的企業和個人來說,是一個從事商業活動的好機會。因為通過加盟,一方面可獲得總公司技術、品牌和信譽等無形資產的使用權/另一方面還可獲得總公司全方位的幫助,在降低經營風險的同時獲得較穩定的利潤。

  ***二***特許經營的劣勢

  但是特許經營這種方式對總公司的品牌、形象、管理等依賴性較大,若總公司片面追求品牌授權利潤,一味追求特許加盟店數量的增長,卻又缺乏有效管理和強有力的服務能力,這樣不僅會嚴重損害企業形象,而且也會出現侵害投資者利益的情況,最終將導致整個特許連鎖系統的坍塌。

  五、餐飲連鎖企業直營或特許經營的選擇

  ***一***餐飲企業連鎖的情況

  連鎖經營對於餐飲企業來說可以塑造形象、樹立品牌、分散經營風險、降低廣告宣傳費用及實現人力資源共享。大多數餐飲企業都以連鎖方式來發展壯大自己。但是,到底是採取直營連鎖的方式還是特許經營的方式,每個有意發展連鎖的餐飲企業都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考慮這個問題。

  麥當勞2012年在全球有41078家連鎖店,直營店6598家,加盟店34480家,加盟店所佔比例為84%,這意味著發展特許經營業務是麥當勞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而麥當勞未來在中國實現快速增長的關鍵,也在於發展特許經營。

  截至2013年底,麥當勞在中國大陸開店總數超過1900家。中國成為麥當勞在全球首個擁有直營餐廳、傳統特許經營和發展式特許經營3種業務模式的市場。

  肯德基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快餐連鎖企業,截至2012年底,肯德基在中國有超過4200家連鎖店,其在中國普遍採取的是直營連鎖的方式。雖然沒有明確的資料顯示肯德基加盟店的數量,但是2012年的資料顯示,肯德基直營店當年的比例超過90%,這意味著加盟店的數量在400家左右。肯德基在中國是1999年開始實施特許經營,其採用的是雙贏的特許加盟模式。首先改變加盟者交納加盟費後自行開店的形式,轉變為讓加盟者出資購買一間正在運營並已盈利的連鎖店。這一變化更符合東方人謹慎的投資心理,降低風險;其次由於在大城市開展特許經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性,因此目前肯德基只在中國內地非農業戶口大於15萬小於40萬,且年人均人民幣大於6000元的地區尋求加盟經營。加盟者可以轉讓30%的股份,並且還要對加盟者進行20周的內容廣泛培訓專案,從食物加工、環境清潔等基礎技能到財務管理、人員配置、戰略調整等高階發展專案都要接受系統的培訓,並在以後不斷學習。通過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證加盟店的營利,求得雙方的共贏。   而在中國發展最為迅猛的火鍋連鎖企業,小肥羊、小尾羊、重慶德莊、秦媽等知名火鍋品牌在2005年以前加盟店所佔比例均為95%以上。這些企業也從2009年開始,轉變以加盟為主的擴張手段,將經營重點轉向直營,大幅減少加盟店的數量,增加直營店。截至2009年底,小肥羊擁有的自營餐廳數目增至161家,特許經營餐廳的數目為293家。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如呷哺呷哺、海底撈等火鍋企業基本上都是採用直營連鎖的方式,嚴格限制加盟店。目前呷哺呷哺在全國超過500家店全部為直營餐廳,海底撈在全球的136家店也全部都是直營店。

  ***二***餐飲連鎖企業怎樣發展連鎖

  由此可見,無論是採取直營或是特許連鎖方式,企業都不能盲目地擴張,應遵循一定的規律而來。

  1.餐飲企業的經營業態

  企業的經營業態不同,其採取的連鎖方式也不同。例如上面所闡述的肯德基多采取的是直營連鎖方式,因為其資金雄厚,完全可以採取直營方式來避免特許連鎖的品牌毀壞,企業核心技術洩露等風險。而小肥羊等一些中餐火鍋則因為其資金問題,在企業發展初期,多采取特許連鎖方式。

  2.企業發展階段及經營方式

  1997年特許經營管理條例規定,開辦特許經營店必須要有直營店,且有一年以上的良好業績,這就說明特許經營方式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是企業在發展初期,所擁有的品牌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只是限於資金有限,沒辦法採取直營的方式,而通過特許經營,則可在短時間內收取加盟者大批加盟金,也可擴充套件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發展壯大企業。此舉因為同時也存在著極大的風險,這就需要餐飲企業在發展特許經營的初期就制定一系列的標準化流程,設計自己的特許經營體系,包括營運手冊、特許加盟合同、培訓手冊和招募加盟手冊。

  3.商業模式的可複製性

  發展特許經營必須能夠將積累出來的運作經驗順利移植給加盟商,否則開辦自營店更合適。例如大多數咖啡連鎖企業都採取的是直營方式就是因為其複製性問題,不僅僅是產品質量,更重要的是其企業文化的傳遞性。而有些中餐火鍋採取特許加盟方式是因為其生產線管理簡單,產品核心技術即湯料已經實現了標準化,可複製性強。

  4.發展連鎖店的速度

  “欲速則不達”,連鎖企業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壯大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假如餐飲連鎖企業擴張得太快,無法控制和支援連鎖店,則將使連鎖店失掉了品牌原有的特色。例如,90年代中後期,河南企業家喬贏創辦的羊肉燴麵館,以及2002年一夜間遍佈全國而又頃刻灰飛煙滅的饞嘴鴨事件,都說明了這個問題。連鎖企業應該練內功,加強企業品牌建設,穩健的發展連鎖,慎重對待特許加盟[2]。決定連鎖經營成敗的不是規模的大小,擴張速度的快慢,而是企業固有的管理流程和文化特色能在連鎖店之間得到傳承。例如星巴克則認為自己的競爭優勢是客戶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星巴客店都能體會到一致性的服務,包括產品質量、員工服務的質量以及星巴克體驗。

  5.規範化與標準化

  連鎖經營最本質、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要實現標準化並且在這個標準的基礎上不斷複製。例如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連鎖經營實際是連鎖總部“工廠”加工出來的產品,並且不斷複製。對於直營店來說這個問題還比較好解決,但是對於加盟店來說這是個更需要注意的問題。要加強對加盟商的管理,不能“連而不鎖”,要採取新的管理方式――託管特許經營,制定統一流程,企業加盟後,總部派人去管理。

  6.人才支撐體系

  現代化的餐飲連鎖企業,具有勞動力密集型與智力密集型兼備的特點,人才就擺在了特殊重要的地位。餐飲連鎖企業應健全自己的培訓機制,建立自己的培訓基地。比如1999年初,巴國布衣創辦烹飪技術學校,它常年擁有7套管理和廚政體系的儲備班底;2001年,譚魚頭創辦四川烹專―譚魚頭烹飪技術學校,這都為企業發展連鎖打下了人才的基礎。

  總之,連鎖經營已經成為現代餐飲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直營還是特許經營也必須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而定。直營與特許經營並不矛盾,並非兩者只能取其一,恰恰相反兩者是相容的關係,企業可以兩者兼而有之,也可以側重於哪一方。當總公司擁有一個具相當實力和管理經驗的總部,擁有高效的配送中心及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時,就可以選擇特許連鎖,進行規模擴張;但是特許經營的風險也很大,資金雄厚的大企業一般為了維護自己的品牌多采取直營的形式。

  參考文獻:

  [1] 唐曉輝.中式餐飲成功連鎖的四大要素[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3***6***.

  [2] 廖峰,肖曉.成都連鎖餐飲企業特許加盟方式探析[J].西南交通大學***社會科學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