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牡丹的精品散文佳作

  總以為牡丹,生在一個華美的世界,開得張揚,甚至一季的花,便能開出一世的榮耀,讓人只能遠觀,卻走不進那份富麗堂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牡丹

  見過牡丹,註定一生難忘,任菊花再如何清高,終比不了牡丹的一襲素雅,即使沒有花香,依然阻我侃侃前路,我註定要為此停留。

  驚豔於牡丹的美麗卻又調侃著它的美麗,因為得不到這份美麗,寧願不屑於這份美麗。洛陽牡丹,雍容華貴,文者墨客一一持扇擺手,罷看這一襲白錦雅妝,卻在扇角閃動的睫毛下偷偷覬覦著那份獨一無二的氣質。

  難怪人多,也難怪少有人直面說它美麗,因為扇面背後的美人總高貴的讓凡夫俗子退避三舍,而世上男兒有幾個是坦蕩君子?或許,最可怕的不是接觸和坦白,而是直面自己的氣度。沒有牡丹,可以有菊蘭梅竹,沒有了獨一份的美麗,或許就有了直面自己的勇氣。信或者不信由你,但是我信了,即使擁有了直面自身的勇氣,牡丹花永遠撩人心魄,在不知道什麼時候

  就會浮現腦海,那是什麼,是香,是未曾蒙面的香氣,是聞得到但得不到的香氣。

  牡丹花下君子多,但終於得以近身的卻沒有幾個,或者近身但生命堪憂,紅顏薄命,為紅顏千軍縞素的那些人呢,是否性命安然?得到了眷戀又是如何,勇於面對自己並爭取自己又如何,誰人可以保障那些些暗念都能換來美滿,誰人可以證明那些些美滿不是過眼雲煙?是福是禍,看來沒有定論,或許那些為愛止步的人,也許會過的更幸福。

  牡丹,牡丹,佳人是否平安?若然牡丹有情,也不會眷戀,因為它向來高貴,哪怕花殘葉落,哪怕只剩孤莖潺潺。花落的時節,想起牡丹,花開的季節想起牡丹,只是,花開花落都不再是牡丹。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朝朝暮暮,還是咫尺天涯?若然可以選擇,還是相濡以沫,還是朝朝暮暮,只是事事總無法選擇,無奈之下寬慰自己,還是淡於江湖。不是我們由衷的選擇,卻是最終唯一的選擇,寒心的是離開的人,更寒心的是留下的人。牡丹,你的孤寂可有幾人懂得?

  可是春華秋實,春去冬即,年華易老,難擋歲月寒氣,在某一個日子裡,牡丹花死了,隔壁卻靜的半點無聲,隔壁的隔壁正開滿了耀眼的芍藥,似乎比牡丹有過之而無不及,遙遠的鄉鎮裡那些坦蕩之人,在牡丹死寂的夜裡,醉死在其它花圃裡,口中還吟著詩句:傾城為何,一人足矣。

  一縷幽香蓋過俗氣,“若無牡丹,龍井茶又怎能留我?”

  幾人可如此決絕,幾人可如此執著,大概所剩無幾。

  :洛陽牡丹

  從驚蟄到穀雨,看盡繁花。“小樓昨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海棠不惜胭脂淚,獨立濛濛細雨中。”似乎花兒,總是因雨澤被,因雨而悽婉地美麗著。杜甫筆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如薄霧,如淡煙,輕輕瀝瀝,娓娓而來,是典藏在江南深閨裡的纖細哀愁。

  “人間四月芳菲盡。”等桐花散落一地,牡丹才姍姍來遲。花開富貴,開在雲淡風輕,開在草長鶯飛,日光和煦。正如劉禹錫筆下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是一種明麗的,高貴的,雍容大氣的典雅美。秦淮煙月浩繁,揚州青樓薄倖,長安秋風悽怨,玉門寒雁悲愴,唯有洛陽,中州故地,從容博大,深刻安詳,才載的起牡丹這份絕世的美麗。“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琵琶弦上,纖手輕挑,不知糊弄了多少如夢如歌的歲月。

  洛陽我去過多次,無論是龍門的佛光,香山寺的儒風,白馬寺的梵音,還是古城的雕樑畫棟,灰瓦青石。都令人沉醉,醉於往事悠悠,醉於衣冠成丘的古人。洛陽牡丹花開,卻是我最為傾情和珍重的。牡丹脂粉豔麗,明明淨淨,不為塵染:有醉人的嬌紅,有冷豔的素白,有恬靜文雅的淡黃,有貴氣逼人的雅紫。無論哪一種,都遠勝於那些逐水飄零的杏白桃紅。牡丹是花中王后,地位尤尊。話說女皇武則天猶愛牡丹,一時間花滿京城,文人騷客齊聚洛陽。曹植的夢中,出水的洛神,翩若驚鴻相思三千東流水,只取一瓢。一代情聖李商隱更驚歎於洛陽牡丹的天香國色,據說當時隱居於龍門香山寺的白居易讀了李商隱的文章,相見恨晚。希望可與子共賞牡丹,同品詩茶,話古道今一番。只可惜香山老人早逝,李商隱命運多磨,鬱鬱而終,辜負了一世才情。

  賞牡丹不必“春風得意馬蹄疾。”,不必“琵琶淒涼羌笛噎。”而應當心生和諧,安靜。任時光悄然流逝,用雍散微醺的醉意去細細品味。因為太過端莊的華貴,只允許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忘我的酥骨地醉在那份美麗中。有朋友說,此刻若在盛唐,滿城花香,豈不正應了一派恢巨集的盛世景象。我想,不然,“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時過千載,只留雁過紛說楊李事,舊時城闕都作土。然牡丹,年年花開,不全然是塗抹在盛世之上的浮華之氣。再來洛陽,但見古時明月,樹影幽暗婆娑。十里長亭,十里藤木落古香,十里青山恨綿綿,一夜輾轉,一夜輕嘆,一夜淒雨滴梧桐,不覺令人悽然地笑了。

  四月春暮,青石的街道向晚。那厚厚的城磚,如一卷卷莊嚴的史書疊落。千年以前,是否有過一位失意的文人,空負才情地嘆息過。是否有過一個身披彩裳的女子,孤傲冷豔,將那長長的裙襬拖過石門。是否有過,嫣香盈袖隨風落,讓人想起誰家籬牆裡盛開的牡丹……

  當時我若在,定要兩盞清酒,階前獨坐。做個失眠的詩人,邀明月,品花香,黃酒小菜,玉佩短笛……

  :牡丹的回憶

  牡丹花落了,在這個初冬的時節,她撒瓣而落,“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這護花前的一刻,她想到了許多。

  她想到風雨的飄搖,她想到陽光的滋潤,她想到大地的依偎,她想到遊客的讚美……

  一切都是瞬息,短短的幾個月的生命雖不足以讓她展現自己的英姿,但幾個月的經歷也是值得去無窮地回味的。

  她想到春天,萬物復甦,百花齊放,花族的瓊林宴上,她始終是最為耀眼的一顆明珠。“百花之王”的稱號是人類賦予的,大家覺得她當之無愧。蜜蜂樂此不疲地幫她傳粉,蝴蝶在周圍興致勃勃地跳起了華麗的舞蹈,這是其它花種所享受不到的高階待遇。在其他同類的羨慕目光中,人類辦起了“牡丹花展”;在人類的歡呼讚歎中,牡丹迷失了自我,她以為自己是花之霸主,但卻殊不知,自己以後的路途沒有如此一帆風順。

  她接著想到夏天,在烈日的照射下,她早已不復從前,原本淡粉色的花瓣漸漸褪去了鮮豔的顏色,枝葉也在烘烤下漸漸褶皺起來。牡丹這時候才漸漸明白,自己當時的不可一世是多麼的可笑。可是為時已晚了,她已經淡出了舞臺,被後起之秀——荷花給搶去了自己的頭銜。蜜蜂蝴蝶不再向她獻殷勤,人類對她的關注也逐漸減少。她這時候才明白“世態炎涼”的真正含義,她的驕傲被消磨了,轉而是一種“甘居花下”的心態。

  秋天,牡丹的日子更是難過了,不少同類都消逝在了自己腳下的泥土裡,人們雖有豐收之喜,但對花卻沒有偏愛了。牡丹已經熟悉了平靜的生活,她想與世無爭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於是,在冬天,牡丹終於踏上了死亡之路,她的莖葉枯黃,花瓣也漸漸落下……

  當最後一片花瓣落下之時,牡丹想到的不是當年自己如何的一朝風光,也不是後來自己如何的落魄,而是命運的變換和情感的複雜。

  世事無常,也許一朝天子,一朝乞丐。我們能做到的,不過只有安守本分,做到問心無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