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推手學習的基本意義
太極拳推手是太極拳運動中雙人徒手對練套路的形式,運用太極拳的勁力、技法,遵循太極拳的原則如 以靜制動 、 以柔克剛 進行的運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簡述
一、推手是太極拳的精華
推手是太極拳各項技法學習的提高階段,只有掌握好了推手,我們才能進一步學習太極拳的其它技法。
如果說拳架是太極拳攻防招式的組合套路,那麼推手則是太極拳攻防招式的應用。太極拳如果丟掉技擊內涵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學習太極拳必須把練拳架、練推手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收到強身健體、提高技擊的全面效果,也才能真正步入太極拳的神聖殿堂,獲得太極拳的真諦。單就推手而言,通過練習,可以進一步校正拳架,深刻領會拳架一招一式的真實涵義。
所以說,推手的學習,也需要建立在拳架掌握的基礎上。
二、以靜制動的訓練,可以加強大腦中樞神經功能
練習推手時要求思想高度集中,把注意力放在粘點上,需要良好的靜定功夫。心愈靜,才能權衡對方的綜合實力,達到心中有數,戰勝對方之目的。心靜還可以穩定情緒,增強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功能,特別是在推手競賽中,可以幫助消除怯場心理。
心靜還有利於正確處理推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有利於個人技術的發揮,如對方在什麼時候、將用什麼方法進行攻擊,我方應在何時採取何種有效防禦措施,以及根據對方實力情況,我將以何種方法發放更有效等,正所謂“靜能生慧”。
經過這樣的長期訓練,就能深刻理解拳論“以靜制動”的真正涵義,從而大大加強中樞神經的功能。
太極推手是一種“知人”的功夫,學習推手,是有助於提高我們的判斷力和分析力的。
三、深、長、細、勻的呼吸和吸蓄呼發的配合,可以擴大肺活量,增強心肺功能
練習太極推手除要求深、長、細、勻的呼吸外,隨著對抗運動的發展,呼吸頻率將有所加快。一般情況下心率在105-135次/分鐘之間,吸氧量相當於40%-50%最大攝氧量,介於每搏輸出量最大值***125次***左右。
推手水平較高的人心率波動幅度較小,而且呼吸深長而平穩,不會出現氣喘吁吁的現象,從而在推手對抗中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在發放中講究“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吸蓄呼發”,大大提高肺泡氣體更換率,為細胞攝入、利用氧提供方便。
這就使推手運動成為名符其實的低能耗體育運動***當然激烈的競賽推手耗能要多些***。而在推手時雖然出汗但很少氣喘。中醫“汗腺通,則百病不生,汗腺堵,則亂病纏身”之說。推手練習後呼吸通暢,周身靈活舒服,正應了中醫之說。
四、全身放鬆,節節貫穿,達到周身一家、輕靈圓活
如果身體不鬆、骨節僵硬,在平時練拳時還不容易自我察覺,但一經搭手,則往往輕易被對方發放。筆者回憶自身由僵到鬆的過程,主要得益於推手。這種鬆不是鬆散無力,而是鬆而不懈,輕沉兼備。鬆可以增強人體的耐力和爆發力,可以化解對方的強力。
太極拳技擊方法的基本特點是“借勢借力”,所以才提出來“不丟不頂”,就因為雙方的動作在“丟頂”的情況下是無法借勢借力的。
動作上要想“不丟不頂”,就只有相互“粘隨”,“粘隨”的目的是為了感受對方的運動和力的狀態,感受雙方共同的運動與力的狀態,從而在準確感受的前提下去確定自己的運動勢態。
掌握可以“擊化”的時間點位,這就是“太極拳最基本的功夫是隨,最高層的功夫還是隨”這句話的由來。
五、有利於陶冶情操
在推手過程中,性格急躁者開始總想用大力迫使對方失勢而不顧一切,但這種主觀願望往往被對方乘勢借力“引進落空”。在累次挫敗及不斷深入練用中,才知冷靜、沉著的重要,由此可見推手對急躁者改變性情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太極推手要求剛柔相濟、快慢相間,而憂柔寡斷的人在做推手動作時遲疑不決,往往失去很多機勢,特別是競賽中失去了取勝的機會,使自己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通過推手實踐可以加強其果敢、機敏性格的培養。好勇鬥狠的人在太極推手練習中,特別是遇到推手水平較高者往往敗得更慘,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從而看到自己的不足,培養了謙虛謹慎的作風。
六、通過推手,才能有效地提高技擊防衛能力
如果練太極拳只停留在拳架上,雖然也可達到健身目的,但難以提高防衛能力。推手是太極技擊的具體運用,通過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和進、退、顧、盼、定十三勢的練習,才能由著熟而漸悟懂勁。
由懂勁而階及神明,使技擊水平不斷提高,使拳架日臻完善,從而達到增強防衛能力的目的。
太極拳推手如何發放致遠
一、合拍
對方向我發手時,我應按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的原則順應其勢,不丟不頂,接住彼手,引進使其落空,待其力盡,必有回意,我即可順勢而發。
《打手歌》中說“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合”字應該是指對方力盡我即發出的轉化時刻,即合拍時刻。《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收即是放”也就是收到最後就是放,轉化並不明顯,但是要掌握這一時刻,才能順勢發出。
對於合拍的理解,主要在於對對方攻擊節奏的把握。
二、牽動
引進對方來手時如對方來手停止不前,對方重心穩定,我若發勁必然效果不佳,難將對方發出,我應牽動對方來手,使其重心前傾,對方必急回撤,我即順勢而發,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驟發
對方一有回意,我即以爆發力驟然發勁,如迅雷閃電,疾風驟雨,引發之間,合而為一,使對方在毫無思想準備下驟然被髮出,不及走化。
已故太極拳家顧留馨老師曾稱讚揚澄甫先師推手是“動之至微,引之至長,發之至驟”,“凡身受之者未覺其動而已騰空跌出”。故牽動手法更能得到順勢借力的效果。
手法是實現太極拳各種技法的主要手段,我們需要掌握手法的基本要領。
四、寸勁
向對方發動時,應以在極短之時間發出的最大之勁發之才能將對方發之致遠,即所謂“寸勁”。這樣就會使對方猝不及避,不易走化。
五、勁整
上述所發之寸勁亦應集周身之勁,所謂“周身一家”。《拳論》中也指出“發動須沉著鬆淨,專注一方”;“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運勁如百鍊綱,何堅不摧”。故如欲使發放效果最大,必須勁整。
六、螺旋
在向對方發勁時,無論用單手或雙手均應畫或大或小之圈,含有螺旋之意,以使對方不知我勁之所向,陳式太極拳中曾強調纏絲勁,楊式大極拳亦然,發動時畫極小之圈,而後適時發出,所謂“意在驚彈走螺旋”,“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才能發之致遠。
七、略偏
在向對方發勁時,一般是向對方之正面方向發動,對方之抵抗方向也多在正方,故雙方之勁可能抵消一部或全部,如我發動時方向略偏,不論上下左右,隨機應變,必然能出其不意,其抵抗力必小,使我之發動效果更大。
八、發點
向對方發勁時,無論用擠或按,用單手或雙手,勁力均應集中在一點,意 在對方中樞。《拳論》中說“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
力點集中在箭的尖端,才能有穿透力。如力量不集中,發放不能致遠。已故太極拳汪永泉老師總結為一句話“要點不要面,要面兩不便”。意思是說發勁一定發點,否則發得不遠會造成雙方糾纏在一起進退維谷的局面。
九、跟步
向對方發勁時必須有步法的配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力由脊發,步隨身換。”即步須根據發勁的需要而轉換。
發勁時後腿跟上半步,前腿亦隨之前進半步,使我之步伐前移,發乎範圍加大,將對方發之更遠。即所謂“進之則愈長”。進退步伐大小,均應根據實際需要而定。
十、挫意
我發勁時應含有挫意,《拳論》中說:“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此處挫力應為發手時先下後上走曲線的發力。應使對方在著力時有騰空而起似斷線風箏般的被髮出的感覺。
以上所談為推手時對於如何發放致遠的點滴膚淺體會,而如何用於實踐並做到恰到好處,仍需不斷反覆練習。即所謂“工彌久,技彌精”,“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十一、後發制人
“快手打慢手”,這是武術常識。太極推手“後發制人”的特點,似乎與常理相悖。但透過現象看本質,太極推手還是順應客觀規律的,所謂“求勢爭來脈,出奇在轉關”。
太極推手通過接觸部位“聽力”在先,所謂“後發制人”是等對方出手、我掌握了其動向,並根據對方勁路採取相應舉措,我就可以“有的放矢”,對方只是送上來的靶子。這樣,在與對方周旋中,我順其力,由自然化解到發放,當對方感覺勁到時已無法走化因而被放出。
這種出奇制勝的機竅,在於太極推手由化過渡到發已融為~體,拿準了由化變發的最佳時刻。 後發先至是太極推手的特色。出手晚,並不代表發勁發勁的速度慢。
這裡要闡明的是,太極拳不是不能快,平時慢練是為了有利於養生和提高功力,當需要時可迅雷不及掩耳。內家功夫意識~閃感應就到、勁就發出。
- 太極拳推手學習的基本意義
- 中國物業內勤上半年工作總結範文
- 屬猴人的性格特點
- 魯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練習試題及答案
- 家庭小炒菜食譜有哪些做法和步驟
- 精美的法制宣傳手抄報版式設計
- 開學安全教育第一課講話稿
- 關於描寫廉潔的經典諺語俗語
- 蘋果的功效與作用及營養價值有哪些
- 腹部減肥操教程視訊
- 野杜鵑花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 春節給幹部家屬的一封信關於廉政
- 文化與代溝閱讀題答案
- 關於控制區域網網速的方法
- 高考英語記敘文寫作
- 絲瓜的面膜製作方法
- 治療臉上雀斑的方法是什麼
- 如何提高北方水稻的種植產量
- 幸福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防病蟲害
- 高三霸氣勵志標語更創佳績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