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新教材插圖與眼動的關係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材中穿插了越來越多的插圖,為學生理解題意提供了新途徑,但是插圖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圖形閱讀能力、圖形觀察能力以及圖形解決能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小學數學新教材插圖效果的提出
有關小學高年級數學中穿插插圖對學生閱讀題型的作用,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引發了強烈的爭議。心理語言學家Donald認為,教材中的插圖能夠將上下文資訊做一個有效地結合,促進學生理解資訊;“注意聚焦假設”理論的代表Samuels認為,插圖的設定會干擾學生對文字或數字資訊的理解。
由於兩方研究過程中所選取的教材內容和相關指標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得出的研究結論有很大的差別。而大部分專家持有的觀點是:教材中插圖的設定能夠對學生的題型閱讀產生積極的影響。為此,很多教參的編輯工作者增大了小學高年級數學新教材插圖的數量,豐富了插圖的形式和內容,鞏固了插圖在教材中的作用。小學高年級數學插圖的設定,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和理解能力。
新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插圖的內容和設定形式。學生對插圖內容的閱讀會受到插圖的相對位置、質地、顏色的制約。在小學數學新教材中,插圖的設定應基於問題情境。
小學數學新教材插圖與眼動研究方法
1. 分層抽樣
從某市某小學五年級隨機抽出30名智力正常、裸視5.0以上的學生,把他們分成兩大組,每一個大組為15人,再對每一個大組進行細化,安排合適人數的學生閱讀材料簡單的資料,另外一部分學生則閱讀材料較難的資料。
2. 實驗儀器
此次眼動試驗選用的是EVM3200型眼動儀,它由美國應用科學試驗室***Automatic Shift Lock***生產,可以50times/second的頻率記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眼睛的注視位置、時間和次數。該眼動儀具有高效、準確、便捷的優點,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好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記錄工作。
3. 試驗設計
採用難度和背景型別兩因素混合的設計是這次試驗的重要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樣本間的變數難度較大,它大致分為難、易兩個水平,分類的標準是已知的相關研究和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的評定結果。樣本內部的變數關係為背景型別,按照各自的水平大體上可以分為無背景、簡單背景和複雜背景三種。
4. 試驗材料
從北師大版本的小學五年級新課本里抽出10道計算題,其中7道為正式的實驗材料,剩下的3道題為預備的實驗材料,所選的計算題要有一定的梯度,難易劃分開。這10道題的文字部分要加以控制,儘量保持15個/道的指標。此外,要對每一道題中的插圖進行嚴格的劃分,背景一:插圖只有目標物;背景二:除目標物外,設定1~2處景物;背景三:除目標物外,還要有超過版面1/3的景物。教參人員在實驗材料設計的時候,要安排好插圖和問題的比例,進行合理的穿插。
5. 實驗過程
此次試驗是以個體形式進行的,被試驗的學生要求坐在距離試驗材料70釐米處的位置,下巴頦託放在U型的裝置上,保持頭的水平位置。主試人員要隨時糾正被實驗學生的頭部和眼部位置,然後另一名主試人員告訴被實驗學生的指導語。
指導語:這個試驗是一個簡單的數學測評試驗,目的是瞭解你平時做題的習慣和反應。等一會,我會在螢幕上為你呈現一些帶有插圖的數學題,你要根據圖形所示的情況列出算式,讀題的時候要採用默唸的形式,不要讀出聲音。當實驗開始後,主試人員要為被測試學生呈現幻燈片,與此同時,利用眼動儀做好相關的記錄。被試驗的學生點選滑鼠後,眼動儀停止記錄。主試要根據相關的評分標準,測評學生的得分情況。
小學數學新教材插圖與眼動分析
1. 閱讀理解指標存在差異
學生在應用題上的得分水平是不一樣的,較容易的材料得分超過較難的材料;簡單背景和無背景差異不太明顯,複雜背景和無背景存在顯著的差異。
2. 眼動指標的差異
學生視線注視在目標物上的時間存在很大的差異;眼睛注視點的移動和閃爍次數具有一定的規律;學生眼睛在兩個注視點之間的間隔長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別。
小學高年級數學新教材插圖效果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著重研究和分析了眼動理論的過程和結果。通過研究和分析,得出學生對插圖的閱讀能力受到插圖水平、內容和形式的制約。因此,小學教師要根據研究的結果,合理安排插圖的位置和顏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