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插圖圖片經典的作品
教科書的插圖是為了配合課文的主要人物、情節或場景,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教科書中插圖“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藉助教科書插圖加深學生的理解及觀察能力。
藉助教科書插圖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語言文字是客觀實物的再現,而反映客觀實物的語言文字,很多是能夠通過畫面來展現的。語文教材中的“插圖”,不只是課文內容的依葫蘆畫瓢的簡單重複,而是課文內容的深化,是編者、作者、教者、讀者思路的融合,是語言與影象的互為印證。所以,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類插圖,將會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利用插圖匯入新課
插圖是直接具體可感的視覺藝術,它將文字形象直接訴諸視覺,造成鮮明的感受。由插圖引出課文,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而且通過文圖的銜接點為學生迅速有效地進入文字打開了方便之門。在教學《紫藤蘿瀑布》前,我進行了學情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紫藤蘿花比較陌生。講課的那天,我沒有急忙叫同學們讀課文,而是翻到課前的插圖《紫藤蘿》。
讓學生仔細觀察,看看並說說紫藤蘿花整體形態有何特徵。學生們對我提出的問題很感興趣,仔細地觀察圖畫,交頭接耳地議論著。我叫了幾位舉手的同學,他們的回答感性而又準確。我緊接著繼續追問“我們看到的和作者宗璞看見的一樣嗎?面對這盛開的紫藤蘿花,作者有什麼想說的?”就這樣順利地匯入了新課。
***二***利用插圖進行閱讀教學
《語文新課程課標》指出“閱讀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核心。有的學生在閱讀文字時對文字的理解比較困難,這時教師可考慮用插圖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文章是作者情感的流露,無論是自然景物的描繪,還是對人物的刻畫,無不包含著作者濃烈的思想感情。
同樣作為與課文相關的插圖,它也包含著畫面作者的審美情趣、生活體驗以及對課文思想內容的高渡濃縮,精闢的理解或延伸,也有的是對課文某一片斷精心的描繪,也有的是對課文重難點的直觀展示。這些無不滲透著畫面作者的審美情趣和對文章旨意的理解。
藉助教科書插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莫泊桑的《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中,作者著重描寫了福樓拜,左拉,屠格涅夫,都德這四個人的衣著,神態,動作。課文中有一幅插圖,畫了他們四人外加莫泊桑一共五位文學巨匠共聚一室的場景。我圍繞這幅
插圖設計了兩個練習,一是在看文章之前先看插圖,對圖中的人物進行描寫訓練。著重訓練修辭方法的使用。然後和文章中的人物描寫部分相對照。讓學生在觀察和比較中提升人物描寫的能力。二是依據文章,推斷圖中的五個人各自的姓名。讓學生在圖文的對照中訓練對圖畫的觀察能力和從文章中提取資訊的能力。
在教學《童趣》一文時,我就把課文右邊的插圖與課文的文字有機地結合起來。課文中寫道“又留蚊於帳中,徐噴以煙,使之衝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在該段中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鶴唳雲端”的圖景,畫家將這段抽象的語言文學用自己的畫筆,將文中意象採用放大,誇張的手法,與文字所描繪的內容進行了對接。我指導學生仔細看圖,讓學生用文中的文字佐證圖畫。很快,學生就可以輕鬆地領會該段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