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泉之戰的始末是怎樣的

  阪泉之戰是黃帝征服中原各族的過程中,與炎帝兩部落聯盟在阪泉進行的一次戰爭。阪泉之戰對開啟中華文明史、實現中華民族第一次大統一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阪泉之戰的始末

  公元前26世紀,軒轅黃帝的軍事實力迅速崛起,在沿著黃河東進的逐步政府其他氏族部落的過程中,與逐漸走向沒落的神農氏炎帝一族在阪泉一代發生激烈的交戰,這便是推動中國政治制度發生歷史變革的著名的阪泉之戰。

  由於參戰雙方都具有強悍的軍事力量,因而史書之上的記述顯示,阪泉之戰的戰爭場面非常壯觀,是名副其實的一場曠世部族之戰。

  在這場戰爭中,黃帝親率“熊、羆、狼、豹、貙、虎”六部軍隊與炎帝對峙,六部軍隊大旗飄蕩,殺聲震天,頗有氣吞山河之勢。然而,善於洞察戰爭先機的炎帝技高一籌,竟然在黃帝毫無防備之下,採取先發制人戰術,以烈火圍攻黃帝大軍。風助火勢,一時間,軒轅城外火光沖天,濃煙滾滾。應龍迅速以水滅火,大破炎帝火攻戰術,與此同時,黃帝立刻展開反攻之勢,率領大軍將炎帝部隊趕入阪泉谷,並囑軍士們只許和炎帝智鬥,不到萬不得已,萬不可傷其性命。

  面對困守阪泉谷的敗局,炎帝無計可施,只得投降。黃帝仰慕其先進的農耕及醫療技術,決定冰釋前嫌,與炎帝共同治理天下,炎帝欣然接受。

  經此一戰,軒轅黃帝大獲全勝,天下歸心。而炎帝戰敗後也輸得心服口服,為天下萬民不再飽受戰火荼毒,炎帝決定從此放棄與黃帝的對抗,俯首陳臣,將天下王權交付給黃帝。至此,中華民族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統一的權力交接。

  阪泉之戰有這件事嗎

  發生在上古時期,華夏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與炎帝部落間的阪泉之戰,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氏族部落之間的大規模戰爭,然而近年來,卻有不少歷史學家對這場決定著中華民族第一次大一統歷史走向戰爭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質疑,那麼司馬遷在《史記》中有詳細記述的這場阪泉之戰,究竟是否真的發生過呢?讓我們撥開歷史的迷霧找尋真相。

  關於阪泉之戰的描述,主要參考文獻是《史記·五帝本紀》,在這部鴻篇鉅製中,作者以真實生動的筆觸還原了這場轟轟烈烈的部落氏族戰爭的原貌,於讀者眼前展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戰場情景,可見,阪泉之戰存在的真實性是可以確定的。

  除此之外,漢代賈誼所撰寫的《新書》、秦相呂不韋食客所著的《呂氏春秋·蕩兵》和《列子·黃帝》等歷史文獻中,或多或少也可找尋到關於這場遠古曠世決戰的零星記載,為阪泉之戰確有發生的論證提供了更可靠的歷史依據。

  據諸多歷史資料的彙總來看,早在新時期時代的遠古時期,各氏族部落間大規模的戰役總共發生過三次,其中,阪泉之戰是影響力較為深遠的一戰,軒轅黃帝在打敗炎帝之後,成為了天下的王者,因而也是這場戰爭的最大獲益者。

  新的統治勢力形成之後,軒轅黃帝繼續南征北戰,征服其他部落,從而全面拉開了輝煌的英雄時代之帷幕。而曾經的統治者炎帝則甘願俯首稱臣,以天下萬民的福祉為先,立誓不再與皇帝對抗,至此,中國的古典政治制度完成了劃時代的歷史變革,進入了大一統的歷史階段。

  阪泉之戰的時間

  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早在上古時期,軒轅黃帝征服中原各部落的過程可謂慘烈異常,原因在於,整個過程一直伴隨著戰爭進行,其中,尤以皇帝與炎帝兩部落聯軍在阪泉一帶進行的那場大規模戰爭最為驚心動魄,史稱“阪泉之戰”。

  相傳,阪泉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6世紀,推測約為神農氏時代之末,是一場有史可考的曠世部落大戰,其歷史影響十分深遠,標誌著古老的中華民族通過部落爭雄的戰爭完成了第一次民族大一統。從此,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沿著黃河流域流傳後世,歷經千百年時光,依舊生生不息。

  據後世考證阪泉之戰的發生原因主要是由於原始農耕社會所形成的氏族制度走向衰落,部落間為物質利益而進行的戰爭日益頻繁。在這時期,黃帝部落在一次次的征戰中日益崛起壯大,而炎帝部落則漸漸衰落,兩股政治和軍事勢力此消彼漲。當黃帝部落實力沿著黃河向東擴張時,自然不可能避免地與炎帝部落產生了利益分歧,分歧的結果可想而知,兩個部落終於以戰爭的形式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因而,可以說,阪泉之戰是發生的華夏民族兩大遠緣親屬部落間一場戰爭,為資源、利益政治地位爭雄而同室操戈,繼而由黃帝部落取勝,完成民族統一。從這一意義上來說,阪泉之戰與同一歷史時期的涿鹿之戰的倒頗有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