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疾病怎麼預防

  過敏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有學者稱這個現象為過敏歷程,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新生兒疾病的預防,資料僅供參考。

  新生兒疾病的預防

  1、預防早產。

  2、促進胎肺成熟:孕24~34w需提前分娩或有早產跡象的胎兒,出生48h前給孕母肌注地塞米松或倍他米鬆,臨床上多在分娩前1w應用。

  3、補充PS:胎齡<24~34w的早產兒,力爭生後30min內常規應用。

  新生兒臍炎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週,就會迎來第一個考驗——新生兒臍炎。

  症狀 正常情況下,生後3至7天新生兒臍帶的殘端就會脫落,護理不好就容易發生炎症。

  輕度發炎時,會在臍帶脫落的傷面看見少量粘液或膿性分泌物,周圍皮膚髮紅;

  比較嚴重時,會出現臍部膿腫,並波及大部分腹壁,同時還會出現發熱、哭鬧、嘔吐、拒食等現象。

  父母在發現輕度症狀時,就應該及時就醫!不要以為是小事忽視拖延,最終只會導致病情迅速發展。

  新生兒臍炎:媽咪呵護

  1.保持孩子臍部乾燥。

  新生兒臍帶脫落之前,不要把孩子放在水盆中洗澡,最好採用擦浴的方式;

  2.塗爽身粉時不要落到新生兒臍部,以免長期刺激形成慢性臍炎。

  3.不要用臍帶粉和龍膽紫。

  粉劑撒在區域性會與分泌物粘連成痂,影響傷口癒合,也會增加感染機會;而龍膽紫只能起到表面乾燥作用。

  4.尿布不宜過長,避免尿溼後汙染傷口。

  5.臍帶脫落後,如果臍窩處仍有分泌物,可用1.5%碘酒塗在臍窩處,每日2次。

  臍周被碘酒塗著處可用75%酒精脫碘,以免妨礙觀察周圍面板顏色。

  新生兒疾病預警訊號

  新生兒期指出生到出生後28天,這是人生的最初時期,和兒童的其他階段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新生兒疾病往往症狀不典型、進展快、變化多,如果任其發展,會給寶寶的健康造成巨大傷害,如果能早期識別疾病預警訊號,就能讓寶寶少受痛苦。

  如果寶寶體溫超過38.0℃,首先檢查是否穿得太多或者蓋得太厚,請鬆開包被讓寶寶透透氣,過一會兒在寶寶安靜的狀態下再量一次體溫。如果仍發熱,這可能是寶寶嚴重感染的訊號,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如果體溫低於35.9℃也意味著不正常。給寶寶保暖和餵奶,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和反應,過一會兒再重新測量。如果體溫仍低或者覺得寶寶活力不足,也要及時尋求兒科醫生的幫助。

  寶寶的臍帶會在1~2周內乾燥脫落,臍部應該乾爽無紅腫。如果寶寶臍部出現明顯紅腫滲液並散發出臭味,那意味著寶寶臍帶殘端發生了感染,如不及時處理,有可能引發新生兒敗血症,病情非常凶險,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