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製發展現狀與研究思路

>
    【摘要】  目的探討。方法通過對中藥炮製優勢、繼承、人才隊伍建設、發展水平和發展保障等方面,闡述中藥炮製研究現狀和方法,並結合炮製研究的作用和意義提出研究思路。結果與結論中藥炮製研究的發展和深入,應注重文獻研究與經驗總結、儘量做到產學研相結合、加強對專業人員的培養、注重中醫藥基本理論對炮製研究的指導和規範炮製工藝及建立飲片質量標準等重點問題的研究。

【關鍵詞】  中藥炮製;發展現狀;研究思路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and the research strategy of the study of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1.Methods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vantages, the inheritanc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development security about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status quo and the current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ere expounded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was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the processing study.Results and ConclusionTo develop the study on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summarizing of experiences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enhance professional training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guiding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n the study in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 and strengthen study on the key issues including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of decoction pieces.

  [Key words]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research strategy

  中醫藥學是我國各族人民在幾千年生產生活實踐與疾病作鬥爭中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和支援中醫藥事業發展,中醫藥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同時也面臨著不少的問題。如何促進中醫藥學的良性發展,是中醫藥學者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中藥炮製作為中藥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中醫藥特色的重要體現;中藥炮製技術作為我國獨有的傳統制藥技術之一,是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勢產業[1]。因此,結合中藥炮製的內涵及其意義,對中藥炮製的發展現狀進行系統總結,探討中藥炮製的研究思路,對於實現中藥炮製的全面發展,推進我國中醫藥事業的進步是很有必要的。

  1中藥炮製及其重要意義

  1.1中藥炮製的內涵中藥炮製是根據中醫藥理論,依照辨證施治用藥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以及調劑、製劑的不同要求,所採取的一項製藥技術。它是我國獨有的一項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

  1.2中藥炮製的重要意義中藥分為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三種商品形式,中藥材不可直接入藥,必須經過炮製成中藥飲片以後才能入藥,這是中醫藥學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藥與天然藥物的顯著區別之一[2]。中藥炮製能夠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變或緩和藥物的效能,增強藥物療效,改變或增強藥物作用的趨向,改變藥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強對某部位的作用,便於調劑和製劑,潔淨藥物、利於貯藏保管,利於服用[3]。中藥材經過一定炮製方法處理後,其中的化學成分、性味、藥理作用和功能主治等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因此,中藥炮製對中藥質量、臨床療效及用藥安全、中藥製劑均會產生較大的影響[4]。

  2中藥炮製發展現狀

  中藥炮製是我國傳統獨有的中藥製藥技術,歷史悠久,包含著深厚的中醫藥理論及豐富的經驗技藝,是最具有民族特色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獨特製藥技術[5]。中藥炮製歷史悠久,技術專一,既有傳統的理論基礎,又有現代研究的實驗依據,其發展優勢明顯。然而,中藥炮製亦存在繼承無力、人才不足、工藝規範化及質量標準不夠等問題,中藥炮製事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

  2.1中藥炮製發展優勢方面中藥炮製經過數千年的臨床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炮製經驗,沉澱形成了獨特的炮製文化,炮製經驗、炮製文化在提升為中醫用藥理論之後再與現代科學相融合,形成了現階段的炮製學科。與此同時,簡單的炮製加工也逐步發展形成了目前的飲片產業[6]。中藥炮製是中藥傳統制藥技術的集中體現和核心,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結晶和瑰寶,是最值得加以繼承保護的文化遺產。

  2.2中藥炮製繼承方面中藥炮製目前存在“後繼乏人,後繼乏術”的嚴重問題。目前,國內中藥炮製教學科研發展相對緩慢[7]。在中藥現代化發展的程序中,中藥炮製學教學的改革步伐已顯滯後,現行教學模式和內容已顯露出與中藥飲片的生產、管理等實際狀況相脫節的問題[8]。 “規範化”的現代中醫教育模式培養出的現代中醫師使得中醫臨床“現代”用藥方法趨於“常規化”,“一方一法”和“前店後廠、中醫大夫坐堂”的傳統模式已不復存在,許多特殊而又可產生特效的傳統炮製技術逐漸被遺忘。現存為數不多的身懷絕技的炮製“老藥工”對於自己經過長期工作總結出來的炮製方法祕而不宣,傳統的炮製技術面臨衰退甚至失傳的局面。陳慶生[9]等調查發現:現在一些老藥工相繼退休, 由於繼承工作做得不夠完善, 他們豐富的炮製經驗和精湛的技術得不到很好的繼承, 一些優秀的傳統炮製技術失傳。

  2.3中藥炮製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和其他行業相比,中藥炮製從事人員為數不多,人才缺乏。相關調查[9]顯示:由於炮製工作條件差, 勞動強度大, 煙熏火燎, 是項又累又髒的工作, 專業人員不願從事該工作。目前從事炮製工作的大部分是招的家屬子女, 他們大部分沒有接受系統培訓, 不懂炮製理論和技術。同時又因待遇、社會觀念等方面因素, 工作人員思想消極、工作敷衍、責任心不強。近年來,由於對中藥炮製的重要性、複雜性認識不足,把中藥加工炮製僅僅看做是簡單的勞動,沒有注重專業人員的配置和業務培訓,加上一些技術精湛的老藥工相繼退休,業務技術人員青黃不接,影響了炮製的質量提高[4]。從事中藥炮製的工作人員, 精通炮製技術的很少, 許多中藥炮製品, 在臨床應用中正逐漸名存實亡[10]。據調查[4],飲片生產單位的炮製人員中80%為高中和中專學歷。身懷絕技的老藥工多為某些合資企業高薪聘請,人才損失嚴重。

  2.4中藥炮製發展水平方面由於受歷史條件、認知能力及科學水平的限制,對中藥炮製的機制、內容、工藝法等的研究不繫統、不統一,沒有標準。在近代,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將中醫藥納入高等教育體系和科學研究範疇, 眾多學者對文獻、實驗、工藝及質量等進行了研究,並取得一些成績[11]。然而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由於中藥炮製的現代科學技術研究、現代化生產以及現代化管理相對滯後,中藥的生產、經營、管理和質量標準等方面存在較多的問題,直接影響了患者用藥的安全和療效以及中醫藥事業的發展[5]。僅質量控制方面,目前中藥加工炮製沒有統一的規範,炮製質量要求無統一標準,所用輔料亦缺乏量化標準[12]。劉振啟[13]認為,藥房管理不規範造成飲片質量不高,當前中藥飲片現狀仍然堪憂。黃瑾[14]認為,由於不嚴格執行炮製規範,炮製品不符合要求, 影響治療效果。因缺乏質量指標與標準、基礎研究相對滯後[15]、質量標準不統一、生產不規範、經營混亂、貯藏保管不善、監督不嚴[16]等因素,中藥飲片質量控制乏力。朱忠榮[17]等對中藥炮製在基層的實施概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認為加強中藥炮製的研究、定標、立法呼聲不小,但幾年來中藥炮製景況並不令人滿意, 特別是地、市、縣以下的中藥炮製, 更令業內人員擔憂。另外,中藥飲片生產工藝不規範、中藥飲片市場流通混亂[18-20]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郭壘[21]歸納認為:因淨制粗糙、炮製方法不當、炮製工藝不統一、輔料應用不當等多種因素影響,中藥飲片質量整體不高。 自1996年以來,中藥行業主管部門對中藥飲片的生產加強了巨集觀管理。隨著中藥材專業市場的整頓、市場流通渠道的加強、醫院藥房進貨渠道的規範,中藥飲片的生產和銷售有了很大的好轉。然而,中藥飲片行業整體上以小企業為主,企業競爭力不強,市場競爭激烈,中藥炮製事業整體發展水平一般[4]。

  2.5中藥炮製事業發展保障方面由於時代的侷限, 中藥炮製工藝的發展很不平衡, 多數存在加工工藝粗糙、簡單, 定性多於定量, 地域特色等, 令炮製的質量無法監控,目前,《中國藥典》只收載了部分中藥飲片的炮製規範,各省市也有自己本省的中藥飲片炮製規範,即使一省之內,同一種藥材也有多種炮製方法[12],炮製工藝規範化和質量評價標準問題突出,中藥炮製事業發展緩慢。國家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中藥炮製事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家給予中藥飲片產業很大的支援,在科技發展、行業規範化、生產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計劃、“九五”中藥現代化和產業化開發、“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專項等對中藥飲片予以有力的支援,對85 種飲片、30 種單味中藥配方顆粒、10 種經方配方顆粒進行立項支援,開展示範性規範化研究,並支援了炮製原理和炮製輔料的研究[22]。國家“十五”攻關期間,國家先後投資1 500餘萬元對100餘種中藥的常用飲片進行其炮製工藝規範化及質量標準研究。中國中醫科學院等相關單位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初步科研成果,逐步提高了中藥炮製學科的學術水平[4]。
  3中藥炮製研究

  思路鑑於中藥炮製的優勢及其存在的諸多問題,因此,有必要對中藥炮製的研究思路進行梳理,進而掌握並運用正確的研究思路與方法,促進中藥炮製事業的良性發展。

  3.1繼承與創新並重,注重文獻研究,加強對中藥傳統炮製經驗的研究中藥炮製應重視文獻研究[11,23-24],並繼承創新。繼承是中醫藥發展的基礎,創新是中醫藥發展的動力。要在系統繼承中醫藥的學術思想和寶貴經驗,保持中醫藥優勢特色的基礎上,切實加強自主創新,挖掘中醫藥的科學內涵,豐富和完善其理論和技術體系,進而提出醫學整體發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開展新實踐,爭取新突破[25]。中藥炮製的經驗豐富,文獻浩繁,研究歷史文獻,並加以整理、分析與研究,熟悉中藥炮製的演變、發展和意圖,可以為現代研究提供寶貴的借鑑,避免走彎路和極端。而對中藥炮製進行研究, 要充分掌握當今中藥炮製加工的現狀。因此在注重文獻研究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傳統經驗的中藥炮製進行系統研究, 以經驗為基礎而加以包括現代理化和臨床療效等的研究,真正做到另外,還要加強對外文文獻的查閱和調研,瞭解國內外最新動態,提出問題,確定相應的思路,不斷髮展炮製這一傳統學科。

  3.2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開展中藥炮製研究所謂中藥,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認識和使用的藥物[26]。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為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27]。中藥炮製是為中醫臨床辨證治療服務的,中藥的複方配伍更能體現中醫理論的整體觀念。因此,要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開展中藥炮製的理化實驗研究,重視在複方中研究單味中藥的炮製作用,結合方劑學進行研究,保證臨床用藥要求。重視炮製機理研究,包括藥物炮製前後成分的變化研究和重視複方中藥物炮製機理的研究等[12,24,28]。特別要加強對有毒中藥的炮製機理研究,開展有毒中藥的毒性和藥效研究,探討有毒中藥的毒性物質基礎,從而解釋使用某種炮製方法減毒增效的科學內涵。並且在研究中要結合植物分類學的知識,用科屬種的理念類推炮製機理的相似性。比如天南星科中藥可以借鑑半夏、白礬制的炮製機制,大戟科中藥可以借鑑甘遂醋制的炮製機制。

  3.3規範炮製工藝、建立飲片質量標準 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現有的飲片生產機械進行比較,優化實驗室的工藝引數, 到飲片生產企業進行中試驗證,在此基礎上確定生產工藝,逐步統一飲片加工條件, 使現有炮製工藝逐步做到規範化。另外,按照一定的炮製方法確立統一的質量標準。重視中藥的整體效應和多個化學成分在藥效上的協同作用, 繼承傳統的飲片質量標準及鑑別方法,在確定炮製工藝的基礎上, 從採收加工-淨制-淨制前軟化-切制-炮製工藝-包裝材料-中試生產等各個環節做到質量可控,形成一套有飲片特色的現代科學質量評價體系,保證中藥飲片的質量[1]。

  3.4加強對專業人員的培養針對繼承無力、人才不足等問題,應重視人才培養,完善學科建設[29]。中藥炮製對研究者的學術水平要求很高,不但對炮製技術要熟悉,而且對藥理、生物技術的手段,醫學的知識也要能靈活運用,應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監管力度,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除在人事上將專業人員充實到炮製崗位上外,還要對現有人員進行有計劃業務培訓, 提高業務水平。積極做好老藥工經驗、技術繼承工作, 認真學習相關藥事管理與法規, 提高法制觀念, 增強工作責任心。同時聯絡其他方向的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憊餐??校?Vづ諡破返鬧柿浚?俳?幸┡諡剖亂檔姆⒄埂?br />
  3.5儘量做到產、學、研相結合炮製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走向生產,服務企業。科學研究中,炮製科研人員應根據飲片生產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協助企業生產人員按照各地區的炮製規範和該企業的習慣規範化飲片生產工藝,並根據現代化生產的需要改進生產工藝;生產企業的傳統評價方法要與中藥現代質量分析相結合,制訂飲片個性特色的質量評價標準。將理論知識轉化成國民經濟的增長力, 建立新型的炮製科研技術平臺,即以企業為主體建立炮製科研與企業生產相結合的模式。

  4展望

  中藥炮製學作為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已經並將繼續為人類的健康做出巨大貢獻。在黨和國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相關學者充分認識中藥炮製的發展現狀,積極採取正確的研究思路,中藥炮製定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中藥炮製研究前景看好!

【參考文獻】
    1王絢,蔡寶昌.中藥炮製研究的現狀與思路.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10,22***4***: 12-14.

  2蔡寶昌,龔千鋒.中藥炮製學專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3龔千鋒.中藥炮製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4高文遠.中藥飲片現代研究與運用.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

  5周巧雲.中藥炮製研究的現狀與思路.醫學資訊,2010,10:3033-3034.

  6肖永慶,張村,李麗.中藥炮製學科發展展望.中華中醫藥雜誌,2009,24***10***:1253.

  7高慧. 論提升《中藥炮製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與手段.醫學教育,2009,38***10***:132-133.

  8李松濤,車勇 ,馬麗紅,等. 中藥炮製學教學改革現狀淺析. 齊魯藥事.2008,27***7***:438.

  9陳慶生,樊景棠.中藥炮製現狀和對策. 時珍國醫國藥,1998,9 ***6***:535.

  10賈佔成. 中藥炮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0,9***22***:2277.

  11姚洪武 ,劉巖.中藥炮製研究的現狀與思路.中國藥房,2008,19::2394-2396.

  12符玲,張楠,龔千鋒.淺談中藥炮製發展思路與方法.時珍國醫國藥,2007,18***6***:1455-1456.

  13劉振啟. 當前中藥飲片現狀仍然堪憂.首都醫藥,2008,***1***:23.

  14黃瑾. 中藥炮製規範化, 不斷提高炮製品質量. 海峽藥學,2007,19***1***:111.

  15陳吉炎, 陳黎, 安志斌,等.中藥飲片質控乏力的原因與對策.中藥材,2003,26***1***:43

  16郭愛枝,王吉惠. 中藥飲片質量現狀及思考.湖南中醫藥導報,2002,8***11***:695.

  17朱忠榮, 張豔萍, 劉雲華. 中藥炮製在基層的實施概況與思考. 時珍國醫國藥,2004,15***1***:37.

  18任玉珍. 中藥飲片生產現狀及發展方向. 中藥研究與資訊.2004,6***10***:14-16.

  19樂軍,張小平.中藥炮製品的現狀與思考. 黑龍江中醫藥。2004,***4***:51.

  20朱興述,付澤華. 淺談中藥飲片市場現狀及監管對策. 現代醫藥衛生,2008,24***24***:3787-3788.

  21郭壘. 中藥炮製現狀及應對措施. 中醫中藥. 2007,4***31***:81-82.

  22孫麗英. 中藥飲片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中藥研究與資訊,2005,7***12***:7.

  23耿炤.中藥炮製的研究思路.陝西中醫學院學報,2001,24***3*** :54.

  24孟姝,邢尚.現代中藥炮製的研究思路與方法.科技資訊,2008 ,36:54.

  2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2007.

  26張廷模.中藥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7張登本.中醫學基礎.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

  28劉元.淺談中藥炮製發展思路與方法.甘肅中醫,2010,23***5***:57-58.

  29楊彥春. 對中藥炮製現狀的幾點思考. 醫藥監管.2009,6***1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