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中藥麻黃

  草麻黃粉末淡棕色,表皮細胞新面觀呈類長方形,外壁佈滿草酸鈣砂晶;角質層厚約18μm。那麼平時我們該怎麼去鑑別草麻呢?不如跟著小編一起漲姿勢來學習吧!

  中藥麻黃的性狀鑑定

  ***1***莖細長圓柱形,略扁,少分枝,直徑1-2mm,有時帶少量棕色木質莖;節時顯,節間長2-6cm,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有細縱稜線,微有粗糙感。節上有膜質鱗葉,長3-4mm,下部約1/2合生成鞘狀,上部2裂***稀3裂***,裂片銳三角形披針形,先端灰白色,反曲。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略纖維性,外圈黃褐色,髓部圓形,暗紅棕色。氣微香,味微苦、澀。

  ***2*** 分枝多,直徑1-1.5mm,無粗糙感。節間長1.5-3cm。膜質鱗葉長1-2mm,下部約2/3合生成鞘狀,上部裂片2***稀3***,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紅色至棕黑色。斷面髓部略呈橢圓形。

  ***3***分枝較多,直徑1.5-3mm,有粗糙感。節間通常長3-6cm。膜質鱗葉長2-3mm,下部約1/3合生成鞘狀,裂片3***稀2***,先端銳尖,微反曲。斷面髓部常成三角狀圓形。均以色淡綠或黃綠、內心色紅棕、手拉不脫節、味苦澀者為佳。

  中藥麻黃的顯微鑑別

  莖橫切面

  ***1*** 橫切面近圓形

  表皮外被厚的角質層。稜線16-24個,呈波狀凸起,兩稜線間有下陷的氣孔,稜線處表皮內側有下皮纖維束。皮層寬,靠近內側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或小方晶,有少數皮層纖維束散在。中柱鞘纖維束呈新月形。維管束外韌型,8-10個。形成層環明顯。髓部寬廣,薄壁細胞含棕色物質,無或有極少數環髓纖維。

  ***2***木賊麻黃

  橫切面稍呈橢圓形。稜線13-14個。皮層纖維束較多。維管束8-9***-10***個。形成層環略呈橢圓形。無環髓纖維。

  ***3***中麻黃

  橫切面通常略三角狀圓形。稜線18-28個。皮層纖維束多。形成層環呈類三角形。環髓纖維較多見。

  中藥麻黃的粉末特徵

  草麻黃粉末淡棕色。

  ①表皮細胞新面觀呈類長方形,外壁佈滿草酸鈣砂晶;角質層厚約18μm。

  ②氣孔特異,長圓形,側面觀保衛細胞似電話筒狀,兩端特厚。

  ③皮層纖維細長,直徑10-24μm,壁極厚,有的木化,壁上佈滿砂晶,形成嵌晶纖維。

  ④螺紋、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0-15μm,導管分子端壁斜面相接,接觸面具多數穿孔板。此外,有木纖維,薄壁細胞含細小簇晶、色素塊、石細胞等。

  中藥麻黃的理化鑑別

  ***1***取3種麻黃粉末各10g,分別加0.5%鹽酸溶液80ml冷浸4h,濾過。濾液加10%氫氧化鈉溶液調至強鹼性,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用鹽酸溶液2ml溶解,加入10%硫酸銅試液1滴,再加10%氫氧化鈉溶液至呈現麻黃鹼的紫色銅絡鹽反應;再加乙醚數毫升振搖後放置,則醚層顯紫色,水層顯藍色。***檢查麻黃鹼***

  ***2***薄層色譜 取3種麻黃粉末各5g,加乙醇40ml,冷浸12h,濾過。濾液濃縮至半量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麻黃鹼對照品,用乙醇製成1ml含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分別吸取3種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品溶液5μl,點於同一矽膠G***青島***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冷醋酸-水***8:2:1***展開,取出後晾乾。噴以0.5%茚三酮的丙酮溶液,於110℃烘約10min顯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紅色斑點。

  品質標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一部規定:本品含生物鹼以麻黃鹼***C/10H/15NO***計算,不得少於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