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心律不齊是什麼原因

  孕婦在懷孕期間很容易出現心律不齊等情況,為什麼孕婦會心律不齊呢?孕婦心律不齊怎嘛不能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孕婦心律不齊的原因:

  在懷孕的時候,身體的負擔會加重,心臟的負荷也會隨之加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心律不齊,如果情況比較嚴重,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然後針對情況進行治療。當孕婦貧血的時候,也會出現心律不齊的情況,這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的補鐵,這樣就能很好的緩解患者心律不齊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孕婦心律不齊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患者及其家屬不用過於緊張。

  孕婦心律不齊也可能是因為疾病導致的,如果孕婦本身患有心臟病,在懷孕期間心臟負擔加重,就會出現嚴重的心律不齊情況,而且還會使心臟病病情加重。要對孕婦進行監測,一旦出現了心功能不全的症狀,就很可能會引發心衰。心臟病對孕婦以及胎兒的影響是很大的,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並進行合理的干預。在孕期要注意休息,在飲食上要保證營養,不要有太大的情緒波動。

  孕婦心律不齊怎麼辦

  1.調理情緒

  很多時候導致孕婦出現心律不齊的原因並不是心臟病等重大疾病,很有可能是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習慣,同樣會導致孕婦出現心律不齊的現象。比如精神緊張,很多孕婦在懷孕期間經常會擔心寶寶的發育情況,因此導致精神一直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如果長期如此的話就會因此而導致心律不齊的情況出現。

  因此專家提醒,在懷孕期間孕婦應該注意調節情緒,對於一些過分緊張等不良的情緒應該進行及時的調整。同時孕婦的家人在生活中也應該多寬慰孕婦,這樣孕婦的情緒就能得到很好的舒緩以及控制了,心律不齊的情況也能得到有效的緩解。

  2.預防貧血

  很多孕婦在懷孕期間會經常性的出現心律不齊等情況,而在檢查的時候卻發現一切正常,對於這種情況專家提醒孕婦不要擔心,因為很有可能是因為貧血所導致。一旦患有貧血的症狀就會因此而導致孕婦出現心跳加快的症狀,而心跳過快就會導致出現心律不齊,這就是為什麼孕婦查心電圖結果無異常的原因了。

  因此對於這部分孕婦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注意多吃些補血的食物,有效的補血可幫助孕婦很好的預防出現心律不齊等症狀。同時還要多吃些含有葉酸的食物,這類食物同樣能夠幫助孕婦起到補血的功效。

  3.適量的活動

  孕婦在懷孕期間需要擔心的事情有很多方面,比如像胎兒畸形、流產、早產等,為了預防這些情況發生,很多孕婦在懷孕期間都習慣臥床休息。對於這種做法專家指出是非常錯誤的,因為長期不運動勢必會導致我們人體體質的下降,除此之外心臟的功能也會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稍有一些過量的運動就會導致孕婦出現心律不齊的症狀,可以說長期不運動就是導致孕婦心律不齊的主要原因。

  因此專家建議,在懷孕期間心律不齊怎麼辦的問題上,必須要注意進行適量的鍛鍊,無論是散步還是適當的家務等,這些都能幫助孕婦有效的起到預防以及緩解心律不齊等症狀的出現。

  4、飲食清淡

  心律不齊的話,孕婦還要特別的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在營養充足的基礎上孕婦應該儘量的保持清淡的飲食,這樣可保護心臟。同時還要注意一些像燒烤、辛辣、濃茶以及咖啡等食品,最好是儘量少吃少喝。

  5、注意休息

  孕婦要想預防心律不齊,日常生活中保證充足睡眠非常重要,並且在白天也要注意適當的臥床休息。在晚上睡覺前孕婦最好不要看一些緊張和驚險的影視片,以免刺激神經從而導致難以入眠。除此之外在平時還要特別的注意避免過度疲勞,只有精神放鬆,避免緊張、情緒激動等情況,才能讓你擁有優質的睡眠。

  如何預防心律不齊發生?

  1、預防誘發因素:一旦確診後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鬱,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藥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常見誘因:吸菸、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藥更簡便、安全、有效。

  2、穩定的情緒: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鬆,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3、自我監測: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時,病人自己最能發現問題。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徵象或稱前驅症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並口服安定片可防患於未然。

  有些病人對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療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當發生時用以往的經驗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發作後立即用刺激咽喉致噁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馬上轉復。

  4、合理用藥: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藥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願意接收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藥、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藥,並注意觀察用藥後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藥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儘量少用藥,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檢查:身體定期複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藥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藥後應定期複診及觀察用藥效果和調整用藥劑量。

  6、生活要規律: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菸。避免著涼,預防感冒。不從事緊張工作,不從事駕駛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