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的拳譜要領

  經過多年的發展,現代競技武術不斷普及和推廣,同時也提高了中國武術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然而,競技武術一直過度強調外在表現美感和形式而忽視技擊本質,使得其發展逐漸陷入到困境當中,飽受各種詬病。詠春拳是重要的傳統武術專案之一,其具有十分鮮明的技擊性特點,具有很廣泛的傳播範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詠春拳要求你牢記

  一不「顯意露形」,二不「追手」,三不「惜敵」。

  一不「顯意露形是隱蔽動作的意思,攻擊前要防止攻擊意圖不要有多餘動作。

  二不「追手」是指力求主動攻擊,不做無效防禦。如對方將動時,你有機會即可出手直接擊打,不要等對方出手後消手再動作或對方不在你防禦要求之內,這與對方手橋相接等等。

  三不「惜敵」指實戰搏鬥之時,要敢拚敢打,一旦獲得主動要乘勢猛擊,切習心慈手軟。


  1、中線理論

  中線者由人體頭頂至尾閭***尾龍骨***之線。若將敵我之中線連線使成一箇中線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們在進攻和防守方面是絕對的有利.在進攻方面,我們沿著中線配合「朝面追形」向敵方中線攻擊,這是敵我最短之距離;同等拳速拳軌、近者自然較快擊中。再看我們若向敵方左或右攻擊、對方很容易卸去我們之力.但若我們向敵方中線攻擊。對方則甚難卸力,而且受力較重。在防守方面,我們守中線配合「朝面追形」及沿著中線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這也是消法 之最短行軌。

  2、朝面追形

  與對方朝正面對面者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對方面向其它方向***我們之面沿著中線平面追望對方中線之形者是為「追形」。詠春對敵時儘可能是正面朝敵的。無論敵方環繞著我走向任何方向我們必定朝面追形向著敵方。其好處如下:?防守方面:簡化敵人向我們進攻的來向。因為正面之攻擊,敵人向我們進攻之來向只限於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們對敵人來勢較易捉摸。

  3、進攻方面

  配合中線理論。我們較易擊中目標及敵人受力較重。?出手快而影少;僅手美同時到達敵人,所以出手時不用轉。動勃頸。因此出手之影***先兆***會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相互兼顧。

  4、埋踩理論

  詠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數是手踩緊貼著中線平面的、好處如下:?巧方面:可搶中線以達最短距離和最重之攻擊。?守方面:一方面埋踩本身已保護身體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線以達 最短距離之防守;

  5、收踩理論

  永春出手後***不論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踩微曲是為收踩。這樣除了有利自己同一雙手能立刻再作攻擊外,在防守方面使敵方難以取我們之關節並守位方面亦會較緊密。

  6、來留去送

  「來留」者對方向我們擊來之手法,我們除了消外最好儘可能將其留住,以便利用詠春橋手相接之感覺將其控制。「去送」者當敵方發強力向我們去來,我們利用手法把擊來之方向改變,令其攻擊不能擊中我們,若可能我們應再加力順其勢向那改變後的方向送去,令敵失勢 或把式用老。

  7、甩手直衝

  「甩手」者是指當對方突然將與我相接之橋手撤去***不論何任何方面***。每當對方「甩手」,我們應以第一時間發招衝出直攻敵方為之「直衝」。「朱留去送」和「甩手直衝」心法,是從離手練習鍛煉出來的。

  8、攻守同期

  當我們消對方之攻擊時,在可能範圍內我們應同一時期發招攻向對手。這樣將會由被動 變主動而達到後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