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槍法和流派有哪些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技擊術,槍法是武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傳統槍法和流派。歡迎閱讀!

  中國傳統槍法和流派

  槍為百兵之主,在槍術形成發展史中,明末清初是其昌盛時期。這一歷史階段是從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一代名將俞大猷的絕世之作,被譽為武術經典的《劍經》正式刊行,至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著名武術家吳殳所著的被後世譽為槍法大成的《手臂錄》問世的120年間。這一歷史階段是冷兵器統治中國古代戰爭的最高峰,同時也是軍旅武藝與民間武藝自然結合,互補互濟共同發展的歷史時期。

  槍術在這一時期的發展尤為突出,享譽武林的名槍楊家槍丶少林槍丶峨嵋槍槍就是在這一時期發展到了頂峰。

  中國傳統槍法和流派一:楊家槍

  楊家槍***即六合槍體系***被武林公認為第一名槍,始於宋代,是明清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槍術流派。戚繼光在《紀效新書.長兵短用說篇》中指出“楊家槍變化莫測,神化無窮,天下鹹尚之”。俞大猷在《劍經》中也說“山東丶河南各處教師,相傳楊家槍法”。吳殳在《手臂錄》中進一步指出“楊家槍,學之易,用之利,大有益於行陣”。

  楊家槍能名垂古今,除了戚繼光等的大力倡導,究其根本原因則是因為它較早地形成了系統完整的槍法理論和精妙實用的槍法體系。正如《紀效新書》所曰“楊家之法,有虛實,有奇正,有虛虛實實,有奇奇正正”。楊家槍的主要內容是八母丶六合丶二十四槍勢。八母:攔拿提擼顛纏還圈。它們是八種基本槍法,是形成楊家槍技術與技法體系的骨幹與核心。六合:一接丶二進丶三拿丶四纏丶五攔丶六直。六合是楊家槍法對扎攻防的六項基本法則。二十四槍勢是楊家槍的槍法組合套路,是現存最早的槍術套路。紀效新書有完整的記載。它由夜叉探海丶四夷賓服丶指南針丶十面埋伏丶青龍獻爪丶美人認針等二十四勢組成。

  楊家槍技擊戰術以「快」為主,注重虛實兼備,剛柔相濟,如:槍是伏腰鎖,先扎手腳。疾上又加疾,紮了還嫌遲。正因為楊家槍法系統完整,精妙實用,它才能馳名於天下,人們競相學習丶使用丶發展它,進而從楊家槍中派生出馬家槍法和沙家竿子。這兩種槍法的創立,不僅豐富了中國槍術體系的內容,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楊家槍在武林中的魁首地位。

  中國傳統槍法和流派二:少林槍法

  少林寺在棍法的基礎上,吸收各家槍法之精華,融會貫通,創出以槍為主,兼用棍法,槍棍合一,剛柔兼施,風格獨特的少林槍法,紀效新書稱之為少林兼槍帶棍。因少林槍法系統合理,精妙實用,受到武林人士的珍視,很快傳遍大江南北丶黃河兩岸。

  少林槍系主要由洪轉夢綠堂槍法和程衝鬥槍法組成。夢綠堂槍法是少林寺第一代槍法,它由少林寺武僧洪轉大師所創。吳殳在《手臂錄》中曰“少林僧洪轉,彼家堂頭也,所著《夢綠堂槍書》有八母丶六妙丶五要丶三奇之法。他又曰:八母本也,六妙用也,五要變也,三奇巧也。盡此諸法,槍可以貫諸藝”。

  少林八母槍:封丶閉丶提丶擄丶攔丶拿丶還丶纏。八母是少林槍法中的八種基本槍法。槍法變幻雖多,但離不開這八母槍的攻防範疇,諸法由此而生,故稱之為本。

  六妙:一截丶二進丶三亂丶四定丶五斜丶六直。六妙是六種對槍技擊戰術和技擊訣要,是槍法之用。五要:一圈丶二串丶三排丶四壓丶五紮。五要講的是槍法精妙運用,技擊變化之理,故稱之為變。三奇:一軟丶二閃丶三賺。三奇是對槍技擊中戰術與技法在具體實施中剛柔強弱,斜閃悠回之技巧訣要,故稱為巧。

  在少林槍法的發展和傳播中,程衝鬥功不可沒。程衝鬥***1561—?***,安徽休寧人。少年好武,家資豐厚,為得真藝,凡聞名師,不遠千里,挾資往而求之。曾在少林寺學藝達十年之久,得高僧洪轉丶洪紀真傳。又得河南李克復槍技。槍棍俱精,卓然成家。其槍法技藝,獨造妙境,當時風行海內,享有盛譽。明天啟元年***1621年***,他完成《耕餘剩技》一書,時年60歲。這是繼戚光《紀效新書》之後,又一部較為完備的武術專著,對後世的武術發展影響極大。《耕餘剩技》中的《長槍法選》和《手臂錄》中的《程衝鬥十六槍勢》是繼洪轉《夢綠堂槍書》之後,研究少林槍法的寶貴資料。

  程衝鬥是中國槍術發展史上有突出貢獻的改革創新家。其主要貢獻是在洪轉所創少林槍法的基礎上突出了以力度見長的大封大劈和猛崩硬扎的特點,從而使力度與技巧有機地融為一體,提高了少林槍法的整體技擊威力和實用技擊價值,進入大而不笨,巧而不浮,精妙實用,剛柔兼備的上乘階段。僅從程衝斗大力提倡的「崩槍法」就可看出程衝鬥在槍術上的高深造詣與遠見卓識。僅《程衝鬥十六槍勢》中就載有七種崩槍法,它們是霸王上弓丶鐵牛耕地丶崩靠丶活崩對丶死崩對丶活崩退丶翻身崩退,它們包括了現代槍術中的定步崩槍,活步崩槍丶轉體崩槍,上中下三路崩槍法盡涵其中。

  現代武術中不論是規定槍術套路還是傳統槍術流派,崩槍都是必備的槍法。但在數百年前,程氏為此卻遭到強烈的非議,清代槍術家吳殳在《手臂錄》中對少林槍和程宗猷多有批評。吳曰"敬巖丶真如從無崩字,竿子腰軟則有之,衝犯槍法耳,活崩對以下五法,皆棍中之法,用於槍,大誤人矣"。吳殳在《手臂錄》中又說“衝鬥自取其性之所近,專抽少林剛猛之法以教”。 吳殳雖然強烈的批評了少林槍法,但也承認“衝鬥槍法遠勝新書”,換言之,就是少林槍法體系比六合槍法體系有明顯優勢。但是,吳殳對楊家槍的質疑,非常可能是基於誤解。他所瞭解的少林和楊家槍都是基於書本,他本人並沒有真正見過少林或楊家槍。而書本可能因為版本和其他原因,不能真正反映出功夫的原貌。

  程衝鬥槍法是集前人之大成,他認為大槍,身長及遠,體重力猛,大劈猛崩硬扎是大槍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也是大槍稱霸武林的特殊技能。他經多年的潛心研究,明確提出“制勝之方其要亦惟以中平為主,雖有擒拿勾捉等法,深思臨敵便捷可望常勝者,無過大封大劈為最”。少林槍法在當時,就受到了包括戚繼光在內的武術名家的推崇,戚繼光把“少林槍帶棍”列為當時幾大武術名技之一予以推廣。如同紀效新書全文收錄俞大猷劍經一樣,程宗猷的少林拳法闡宗和長槍法選二書也被明代眾多兵家全文收錄,成為棍術槍術的標準和經典。

  中國傳統槍法和流派三:峨嵋槍法

  峨嵋槍法在明清槍派中佔有重要地位。它的創始人是四川峨嵋山普恩禪師。相傳普恩遇異人授以獨特槍法,他經兩年於祕室研習,始徹悟其槍理與精義,遂挾槍技遊弋武林,無有比肩者,名重一時。普恩將其槍法傳於徽州程真如和月空行者,二人將這技藝風格獨特的槍法帶回中原進行傳播。後來程真如達其義,手著成書,命名為《峨嵋槍法》傳於朱熊佔。朱熊佔於1662年在鹿城盛辛五家中巧遇江蘇太倉人吳殳,慧眼識人,收文武兼備丶年已51歲的吳殳為徒,親傳峨嵋槍法並贈其書。吳殳於1678年將《峨嵋槍法》收入他的名著《手臂錄》中,使其流傳千古,成為武林名槍之一。

  峨嵋槍法的內容與特點是隻有扎法十八丶革法十二,不言立勢,不言步法,攻守兼施。

  扎法十八:單殺手扎丶左右串扎丶左右圈扎丶穿簾扎丶帶扎丶左右插花扎丶提壺扎丶實扎丶回龍扎丶月芽扎丶子午扎丶截槍扎丶無中生有扎丶迎槍扎丶虛扎丶騰蛇扎丶鴛鴦扎丶降扎,此十八種扎法是攻人之槍法。它們技法豐富,進退虛實,上下左右,剛柔遠近皆有扎法,是古代槍術之精華,對後世槍術的發展產生出極大影響。

  革法十二:革法也稱倒手,有劈槍倒手丶挑槍倒手丶纏槍倒手丶和槍倒手丶流槍倒手丶擊槍倒手丶蓋槍倒手丶提槍倒手丶撲槍倒手丶鉤槍倒手丶卷槍倒手丶封槍倒手。革法是開槍之法,屬防守槍法。但也有攻守兼備之法,如劈槍倒手丶挑槍倒手等。

  峨嵋槍法是實用技擊性槍術,它系統合理,精妙實用,技擊性強。峨嵋槍法理論體系較為完備,講究用技易,練心難,強調意氣力技綜合發揮的重要意義。提出宜靜丶宜動丶攻守丶審勢等技擊戰略戰術法則和槍法訣要。

  峨眉槍的劃時代的傳承者吳殳***1611~1695年***,字修齡,號滄塵子,江蘇太倉人士。他是明清最有成就的武術家之一,更是繼程衝鬥之後,惟一留下大量著作的古代武術家。他的名著《手臂錄》自1678年正式刊行以來,被歷代武術界尊為「槍法大成」,列為典籍。它融經論譜訣於一體,圖文並茂,理法技藝俱佳,是我們研究古代槍法和槍術發展史極為珍貴的資料。

  吳殳發展傳承的峨眉槍法,是明清槍術大發展的產物,是中國槍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對後世槍術的發展與完善,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