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嬰兒吐奶
嬰兒吐奶讓新手爸媽們很是苦惱,嬰兒吐奶怎麼樣才能夠預防呢?嬰兒吐奶怎麼辦才好?這個問題由小編來為您解答!
1、餵養要得當,拍嗝有技巧
專家認為,預防溢奶第一步要做到“餵養得當”,如果頻繁給寶寶換奶粉、換環境和養育者的話,對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非常不利,會加重溢奶的情況。
一般來說,寶寶吃完奶以後家長要及時拍嗝,此時應注意寶寶有沒有打嗝,而不是拍拍就算了。
2、側睡少吐奶,保護小耳朵
專家表示:“不建議整天抱著寶寶睡。”寶寶睡著後,往小床上放的時候動作要緩慢一點,另外最好用側睡的方法,這樣可以減少吐奶的機會。一般來說寶寶可以保持這樣的側睡姿勢2—3個小時。如果家長擔心寶寶的頭型和壓迫內臟的問題,可以在1小時後,給寶寶換個睡姿。
此外還應該備一塊小毛巾,疊成三角形,從孩子一側耳邊搭到另一側,這樣就算寶寶溢奶,也不會弄髒枕頭或流到耳朵。保持寶寶耳朵的清潔很重要,因為寶寶耳蝸淺,比成人更容易患中耳炎。
3、每天一次泳,消化功能好
對於運動功能不發達的嬰兒來說,能夠堅持游泳是很有益處。
嬰兒在水中可進行全身運動,水對於寶寶的身體還有溫柔的按摩和撫觸作用;此外,游泳對寶寶的消化能力發展也很有幫助,可減少溢奶情況的發生。所以專家建議如果條件允許,各位媽媽應多給寶寶遊游泳。
嬰兒吐奶的治療方法
1、補充水分
要在嬰兒嘔吐後30分鐘進行,嬰兒吐奶後,如果馬上給嬰兒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鐘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嬰兒喂些白水。
2、將嬰兒頭側向一邊
嬰兒突發吐奶時,家長應立即將嬰兒頭側向一邊,以促使口腔內奶液能及時從嘴角往外流;切勿採取仰臥位,以免吐出物倒吸誤入氣管或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時可窒息。
3、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嬰兒的狀況
在嬰兒躺著時要把嬰兒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嬰兒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嬰兒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
4、改善餵養方式
吃奶的方式不得當是引起新生兒嘔吐的原因。常見媽媽***過小或凹陷,或給嬰兒吸假***,或用奶瓶餵奶時,***未能充滿奶水,這樣嬰兒在吸奶時吸入過多的空氣,當餵飽後,隨著嬰兒打飽嗝時把奶水一起帶出來。
所以,媽媽在孕期就要護理好乳房,及時將凹陷的***牽拉出來,以便嬰兒吸奶時容易含著***,餵奶後將嬰兒豎起來靠在媽媽胸前,輕輕拍背,待打過飽嗝後再使嬰兒右側躺在床上,就不易嘔吐了。
5、刺激嬰兒呼吸
咳出異物後,應刺激嬰兒呼吸,以免缺氧。可以拍打嬰兒的腳底,讓嬰兒大聲哭;哭的動作就是大量吸氣及吐氣,以測試呼吸道是否通暢,並可觀察嬰兒是否存在呼吸異常,如哭聲微弱、呼氣困難,胸部嚴重凹陷等,如有即可送醫。
6、吐奶後,每次餵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在嬰兒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嬰兒喂些奶。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嬰兒持續嘔吐期間,我們只能給嬰兒餵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7、洗胃
新生兒最早出現的嘔吐,還可能因分娩過程吞入大量羊水對胃產生刺激而引起的,一般是在嬰兒娩出就出現嘔吐。嘔吐嚴重的,要帶孩於到醫院用l%蘇打水洗胃,即可止吐。
寶寶吐奶的原因有哪些
1、羊水吸入
由於羊水大量吸入,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兒常在生後不久即出現嘔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帶少量血性液體,但一般情況良好,對於羊水吸入導致的頻繁嘔吐可用1%的蘇打水洗胃。
2、消化不良
吐出的奶一般有股酸腐的味道,還會夾雜著未消化的奶塊,並一般會伴有食慾欠佳或食量減少等情況,甚至還會有腹脹,排便減少得現象。
3、體位變動劇烈
因為孩子的食道短,胃又呈水平位,在孩子吃飽後,無論突然抱起或突然放下,都會令孩子吐奶,或與胃中空氣外逸有關,或與孩子腹壓突然增加有關。因此建議在孩子吃完奶後輕輕抱著豎起來,輕輕拍背部至少半小時,等胃裡面的空氣逸出後再放下。
4、幽門痙攣
新生兒時期由於幽門功能暫時失調常在餵奶後不久出現噴射狀嘔吐,臨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塊,時好時壞。對於幽門痙攣,可以用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鐘滴***內,先從1滴開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過4滴,直到小兒出現面紅為止,一般能獲得明顯療效。
5、感染因素
是新生兒嘔吐最常見的原因,除了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瀉、肝炎等外,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兒嘔吐的常見原因。
6、腦部疾病
如果顱內壓升高,會引起噴射性嘔吐,次數多少不一定,但一般會伴有神經系統症狀,如精神差、甚至昏迷、抽搐等。
7、小兒便祕
新生兒一般生後10小時內開始排出胎糞,如果生後數日排便極少或胎便排出時間明顯延長,臨床也可出現腹脹、吐奶。對於新生兒便祕可以用生理鹽水灌腸,一旦大便通暢,腹脹和嘔吐常隨之緩解。
8、情緒問題
寶寶憤怒、生氣、哭鬧後也有可能會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