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專案管理的提出和系統模式

  企業戰略專案管理是專案管理的新理念下面小編要介紹的是。

  企業戰略專案管理的提出

  ***一***實踐背景

  從實踐角度看,目前中國大多數企業的專案管理現狀不容樂觀,在對諸多企業的實地調查發現,中國企業現在的專案管理活動具有以下特點:沒有專門的人員或機構進行企業專案管理活動,每個人或部門往往是針對自己工作中的任務 ***專案***獨立地採取一定對策,缺乏系統性、全域性性。更有一些企業及部門根本就沒有專案及專案管理的概念及意識;企業中的專案管理基本上是一種被動式管理,常見現象是臨時性、一次性的應付活動;企業中專案管理活動往往是瞬時或間斷性的,事後則無相應的總結積累;缺乏系統、科學的企業整體發展戰略層面的專案管理理論方法指導。因此,相對於專案管理生命週期模組、職能領域模組以及方法與工具模組,作為專案管理公用知識模組重要內容的企業專案管理在我國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是我國專案管理研究的薄弱環節,同時又是急待加強的環節。

  而實踐中西方几乎所有的大企業都有專門從事專案管理的部門及專案管理者,且中小企業也通過不同形式與專案管理諮詢公司或專家合作對本企業的專案加以管理。如Flnorz公司董事長在總結自己20年來在專案環境中執行的體會時指出:“當專案經理擁有最大的權利和責任時,任務團隊概念是實現專案目標的最有效方法;儘管Fluorz公司建立了基本的專案管理原則,但它並沒有設計出單一的標準專案組織和專案程式來很好地應用於更多的專案。”至上世紀末期,美國眾多企業最終認識到戰略管理和專案管理兩者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的重要性,從單純強調戰略制定轉為制定和實施並重,認識到專案管理原則既可應用到運作性計劃實施當中,也可應用到戰略計劃的實施當中。這些實踐活動使他們認識到企業專案管理不應孤立地進行若干個獨立專案的管理,企業專案管理活動的有效性都要從企業整體角度來衡量,企業正日益強烈地意識到從系統角度進行戰略專案管理活動的重要性。

  ***二***理論背景

  從理論角度研究,儘管廣義上講人類的歷史也可以說是專案管理的歷史,然而真正提出“專案”一詞並對之進行研究也不過開始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曼哈頓計劃”中實施專案管理取得的巨大成功,引起了理論界的廣泛關注,此後對專案管理的研究逐步趨向系統化、專門化,並使專案管理最終成為企業管理中一門獨立的學科,並廣泛應用於IT、金融、服務以及工程等諸多行業。專案管理在思維方式、運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組織的內部和外部資源,從根本上改善了管理人員的工作流程,並使運營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雖然專案管理至今已有許多成熟理論成果,但在高度不確定環境下的企業專案管理方面,國外的研究也不過是20餘年的歷史。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專案管理理論在西方發達國家取得突破,其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從傳統的“工程專案”擴充套件到各行各業廣泛的“一次性任務”。雖然當時“一次性任務”成為專案管理的物件,但它與長期性組織***是區別於“專案”的臨時性組織而言的,如企業或政府部門***之間存在著不協調的因素,由於對 “單個專案”的專案管理方法所關注的重點是該“單個專案”自身目標的實現,因而在同一組織背景下開展多個專案的時候就不可避免各種衝突的發生。各個“單個專案”追求自身目標的實現,結果可能是部分“單個專案”的目標雖然實現了,而整個長期性組織的目標卻未能實現;甚或連“單個專案”的自身目標都由於各個專案間的相互牽制而無法實現。可見缺乏專案管理運作平臺的長期性組織,無法有效實施專案管理,專案管理生存的要求呼喚企業專案管理的出現。但長期性組織對要對專案管理提供支援,需要建立一套與專案管理相適應的組織管理體系,以使長期性組織能夠提供專案管理所要求的“臨時性”和“柔性”需求,這就要求在企業範圍內提供專案管理的有效實施平臺。企業專案管理就是伴隨著專案管理在長期性組織***如企業或政府部門等***中的廣泛應用而逐步形成的一種以長期性組織為物件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企業專案管理早期的概念是基於專案型公司而提出來的,是指“管理整個企業範圍內的專案”,即著眼於企業層次總體戰略目標的實現對企業中的諸多專案實施管理。如Microsoft研究人員提出了EPM解決方案,特別為企業集中管理和分享專案資訊而設計。該解決方案可實現三類目標:內部標準化的專案與資源資訊集中儲存,以實現高效的專案資訊分享、分析與管理;決策層可利用它獲得關於全公司的活動及相應狀態的寬廣檢視,從而進行專案組合分析和風險管理並做出合理的運營決策;專案經理和專案組成員以及專案合作伙伴可以通過基於Web的協作介面建立專案計劃並對專案進行跟蹤、報告、分析和控制。

  隨著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專案管理方法在長期性組織中的廣泛應用已不侷限於傳統的“專案型公司”,傳統的生產運作型企業及政府部門等非企業型組織中也廣泛地實施專案管理。隨著國際專案管理研究對企業專案管理研究的越來越重視,企業專案管理逐漸形成自己的體系,即包括“multi project management”、“portfolio management”、“program management”三個子系統。至此,企業專案管理已成為一種長期性組織***不侷限於企業組織***管理方式地代名詞。企業專案管理的實質逐漸顯示為一種以 “專案”為中心的長期性組織管理方式,其主導思想是“按專案進行管理”***management by project***,其核心是基於專案管理的組織管理體系,它使長期性組織的管理由面向“職能”、面向“過程”的管理轉變為面向“物件”的管理,成為國際專案管理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2002年6月在德國柏林IPMA全球會議上,企業專案管理***EPM***更作為會議六大研討主題之一。英國、澳大利亞、奧地利、德國、西班牙等地的專案管理專家分別就multi project management和portfolio management領域的研究進行了交流,充分顯示企業專案管理作為國際專案管理研究重要領域的地位。

  因此,迄今為止理論界運用多學科如系統工程、技術經濟分析、模糊數學、控制論、電腦科學、心理學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知識,已經提出了較為系統的專案計劃、進度和控制的理論方法,然而系統的專案管理理論還集中在專案層面,針對具體專案的孤立分析及採取應對策略。但學者們也從不同角度開始了對企業不同層面專案的“整合管理”研究,提出了專案成組管理等理論,並在IT行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步發展著企業層面的專案管理理論。對“基於戰略視角”企業專案管理模式的研究尚未提出相應的系統整合理論方法。也就是說,在企業專案管理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恰恰對於企業戰略專案管理的研究頗為缺乏,迫切需要科學的理論方法指導該模式下的專案管理活動。

  企業戰略專案管理的系統模式

  ***一***企業戰略專案管理模式構建的前提

  企業是一個複雜動態開放的系統,有效的專案管理活動必須能根據企業戰略要求,並從企業整體角度出發整合其範圍內的所有專案管理活動,進行企業戰略專案管理。前面對於企業戰略專案管理的概念和特點進行了研究,那麼分散於企業系統中的專案管理活動如何整合到戰略範疇呢?

  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的企業專案管理為這一課題提供了平臺。實際上,國外很多成功的企業***如北電Nortel、愛立信Ericsson等***已成功地將並行工程、變更管理、風險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等方法整合到它們的專案管理方法論中。引入戰略管理思想於EPM平臺,利用專案管理方法論將戰略管理的思想整合到企業專案管理體系中,正是企業戰略專案管理模式***Enterprise strategic project management,ESPM***構建的前提和基礎。

  ***二***戰略專案管理模式的特點

  ESPM模式的特點在於將EPM平臺、戰略管理、整合系統三者聯絡起來,研究在高度不確定性環境下,系統、前瞻的基於戰略視角的企業專案管理問題。具體包括:

  第一,不是孤立、片面地研究企業區域性、個別專案,而是基於戰略視角來研究企業內專案管理活動的系統整合,提出企業戰略專案管理概念,並對其內容和特點進行研究;

  第二,引入戰略管理思想於EPM平臺中,利用系統及系 統工程方法進行企業範圍內專案管理活動的整合,以建立包括ESPM管理目標、管理組織、系統方法、資訊系統及企業文化的理論體系;

  第三,將整合創新的思想引入ESPM理論之中,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抽象意義的理論分析,並對企業戰略專案管理進行結構化分析。

  ***三***戰略專案管理模式的結構

  它包括五個要素:企業戰略專案管理目標;企業戰略專案管理組織;企業戰略專案管理資訊系統;企業戰略專案管理系統方法;企業戰略專案管理文化。該模式既可看作一個平面圖又可看作是一個立體圖:

  1、平面圖是指以ESPM管理目標的實現為核心,以ESPM系統方法、管理組織、資訊系統為支援要素,企業文化這一特殊要素是各要素的運作環境;

  2、立體圖是指以ESPM管理目標作為錐頂,其它四要素為錐底,反映ESPM模式的層次性。

  ESPM管理目標要素的含意是指:企業戰略專案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把企業所有專案管理活動符合於企業戰略目標及戰略管理活動,因此要在企業戰略指引下制定企業專案管理目標,即企業專案管理者的著眼點應以企業戰略目標的達成為指導,而非侷限於專案層面的“交付”。該要素應實現Mintzberg對戰略目標的要求,完成 5P’s的要求。ESPM管理組織要素的含意是指:儘管ESPM要求全員參與企業的專案管理活動,然而為了使ESPM成為持續不斷的企業管理活動,又因為專案管理活動需要專門的專案管理理論與方法,所以企業應建立相應的ESPM管理機構,而且當今企業的專案管理實踐也表明合適的企業專案管理機構***者***是專案得以成功實施的必要條件。

  ESPM系統方法要素的含意是指:ESPM要求利用系統思維的方法去解決企業專案管理問題,即將研究的物件看作由許多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要素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不僅要研究分析各要素,而且要分析研究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絡,更要從系統整體的角度出發優化系統。ESPM資訊系統要素的含意是指:為了優化ESPM系統就要優化整個資訊流程,也就是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資訊傳送到需要此資訊的人員那裡。這樣的資訊包括專案管理理論與方法的管理支援資訊,企業自身及其外部可以提供支援的資訊,是一種全方位立體性的資訊網路。ESPM企業文化要素的含意是指:ESPM要求企業文化要做相應的調整以適應企業戰略專案管理的要求,形成統一標準化的語言,以使企業專案管理融入企業戰略、戰術決策及各項活動之中,成為員工一項自覺的行為。

  ***四***戰略專案管理模式的功能

  ESPM***企業戰略專案管理***模式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戰略驅動功能、關聯互動功能和決策支援功能。

  1、戰略驅動功能使得企業專案管理者在進行決策時能從戰略發展的角度進行考慮,確保專案管理的指導思想同企業整體戰略相一致;

  2、 聯互動性功能使企業專案管理決策者能系統考慮企業專案管理各要素,全面地看待企業範圍的各種專案管理活動;

  3、 決策支援功能是指該模式可以支援企業專案管理者綜合利用相關領域知識分析推理專案管理問題,做出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