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氣功的好處

  健身氣功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民族傳統體育專案,具有一定的強身健體作用,千百年來受到許多群眾的喜愛。那麼多人練習氣功,練習氣功有什麼好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好處1、預防保健

  《黃帝內經》講“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幹”,“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表明練氣功具有預防疾病、保健強身的作用。

  現代研究證明,練氣功具有明顯的消除心身疲勞,恢復體力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機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等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日常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心理緊張程度也隨之越來越高。

  長期的心理緊張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引起機體生理功能失調,導致功能性甚至器質性病變。因此,善於在緊張的節奏中學會適時地鬆弛,對健身和防病都是非常必要的。

  氣功鍛鍊恰好能有效地起到這個作用。實踐證明,長期練功的人不容易疲勞,平時總感到精力充沛,很少患感冒等病。

  好處2、陶冶性情

  中國傳統氣功強調練功要修心養性,即優化人的情緒、意志與性格等。這既是練功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也是通過氣功鍛鍊能逐漸得到的直接效益。

  實踐告訴我們,人們在氣功入靜狀態下,會體驗到非常愉快和舒適,不僅有身體的舒適感,而且心情也非常舒暢,整個心身都沉浸在一種超脫的意境中。長期堅持氣功鍛鍊,就能起到陶冶情操、開闊心胸、培養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強心理適應能力的作用。

  練功還可使人感到做事得心應手,效率增加,而且有利於改善人際關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好處3、開發智慧

  氣功實踐可以開發人的智慧,這一點在古代氣功典籍中有很多明確的論述。隨著氣功研究的深入,逐步證實了氣功的這一作用。

  通過氣功鍛鍊,能使大腦的疲勞較快地消除,使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感知覺敏銳,記憶力增強,思維能力提高,從而能提高智慧水平。有關專家認為,氣功有可能成為提高人類智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好處4、延年益壽

  中醫認為人到老年,陰精虛衰,真元漸虧,身體各種機能都逐步減退。也有一些人因種種原因未老先衰。實踐證明氣功能夠調動和發揮機體內在潛力,推遲或延緩衰老,防治老年智慧減退,增進老年人身心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

  此外,氣功還可以廣泛應用於書法、繪畫、歌舞、競技、體育、演奏樂器、雜技訓練等多種領域,可以幫助從事這些活動的人增強心理穩定性,消除緊張心理,調動生理潛力,提高其所從事活動的效率。

  練習氣功的要領

  ***1***鬆靜相輔,順乎自然

  鬆與靜的關係密切,全身放鬆能促進入靜,而入靜後,也必然呈現全身放鬆,故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鬆,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鬆,這個鬆必須掌握鬆而不懈的狀態。採用臥式,全身放鬆較易實現,但在擺好姿勢以後,還應全身微微晃動幾下,達到臥之舒適。站、坐兩式的維持,都必須有一定的肌肉處於緊張狀態,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鬆。

  放鬆的另一個方面,就是意識的放鬆,首先要伴隨著全身肌肉放鬆,使整個身體有一個舒適鬆快的感覺,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過於集中,要消除緊張狀態,達到精神意識的放鬆。

  靜,是指相對安靜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無聲,體會悠閒自得,在意識方面強調通過意守,排除雜念,達到入靜。總之,鬆靜自然是練功的關鍵,掌握得好,可以迅速獲得良效,掌握不當,往往會出偏差。

  ***2***練意練氣,意氣合一

  氣功之氣,主要是指真氣***元氣***。練氣之初,必須由練肺氣***呼吸之氣***入手。肺氣的鍛鍊,由於功法的不同,採用的呼吸方式也各異。雖然如此,但不論什麼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勻、細、長、緩"。練功有素之人、每分鐘呼吸次數,甚至可達二三次,形成緩慢的腹式呼吸。

  呼、吸氣的鍛鍊,必須由淺入深,由快至慢,逐漸練習,不能要求在短時間內即形成完整的深長呼吸。初練時必須以意念誘導,練到一定程度,便可達到自然而規律的呼吸。練意:一為排除雜念,達到入靜;二為意守丹田,使整個機體發生更深刻的變化。初練氣功者欲想很快排除雜念是很困難的,必須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才能使雜念逐漸減少,達到入靜的要求。

  練功過程中怎樣把練意和練氣結合起來?開始鍛鍊呼吸時,同時也要意守呼吸,以幫助呼吸盡快練好。待深長。均勻的呼吸形成後,再注意腹部隨呼吸起落。當呼吸鍛鍊得很純熟時,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達到氣貫丹田,此時,單純意守丹田即可以了。這樣練氣練意,二者就能密切結合,實現意氣合一,使真氣充沛,達到治病健身。

  ***3***情緒平衡,心情舒暢。

  在氣功治療中必須強調情緒平衡,心情愉快,這樣才能促進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後都會有舒適和欣快的感覺。

  ***4***循序漸進,勿急求成。

  初期練功不能急於求成,練功效果都是隨著練功時間的增加逐漸顯現出來的。練功方法雖然不很複雜,但要掌握得比較熟練,也要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才能達到。

  ***5***練養相兼,密切結合。

  練養相兼,就是練功和合理休養並重。只練功,不注意合理休養,對戰勝疾病將是個障礙,故練、養必須密切結合。合理休養應包括的內容為:注意適當休息、生活規律、情緒樂觀、飲食有節、適度體力活動等。這些內容在整個練功過程中乃至一生,都應當注意。

  ***6***固定功法,功時適宜。

  當前各地流傳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臨床廣泛採用,效果不錯;也有些功法,僅限於個別人練習,尚未完全公開,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難定論。練功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體質和日常習慣等,選擇1~2種合適功法,進行鍛鍊,這樣既便於掌握,又易獲效果

  ***7***總結經驗,避免偏差。

  氣功療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練功要求和方法,不斷地進行鍛鍊。在鍛鍊中大都不能一帆風順,嚴重者可產生偏差。造成這種情況,最常見的原因是急於求成,不能循序漸進,呼吸用力過大,一味追求深長緩慢,或意守強度太大,或盲目追求某些感覺,結果造成呼吸不暢,胸悶氣短甚則呼吸紊亂,頭痛頭昏,精神緊張等。

  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顯,由輕到重,當開始有所表現時,糾正比較容易,需時也短,如果偏差已經形成,糾正起來就比較費力。因此練功之初,一定要深入細緻地體會,總結經驗,找到不足,及時糾正,以免形成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