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故事劉邦的小故事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兵敗滎陽

  劉邦在滎陽跟項羽互相對峙,持續了一年多。項羽包圍了劉邦,此時漢軍糧食缺乏。劉邦見勝利無望,就請求講和,條件是把滎陽以西的地方劃歸劉邦。項羽的亞父范增勸項羽務必攻下滎陽,項王因此沒有答應劉邦的請求。劉邦十分擔憂,謀士陳平就向劉邦建議說:“項羽不贊成講和,肯定是聽從了范增的讒言,如果離間他們二人的關係,事情就好辦了。”劉邦於是就用陳平的計策,給了陳平黃金四萬斤,用以離間項羽和范增君臣之間的關係。項羽果然對范增產生了懷疑。范增遭到項羽猜疑後,非常憤怒,就託辭年老,希望項羽准許他乞身告退回鄉為民,項羽答應了,范增就返回家鄉了。結果在途中病亡。

  劉邦下令趁夜色把兩千多名身披鎧甲的女子放出東門,楚軍從四面追趕圍打。這時紀信乘著劉邦的車駕,假扮成劉邦的樣子誑騙楚軍。楚軍一起高呼萬歲,都到城東去觀看,劉邦藉此機會才得以帶著幾十名隨從騎兵從西門逃出。

  劉邦逃出滎陽後進入關中,收集士兵準備再次東進。謀士袁生勸說劉邦道:“您如果出兵武關,項羽一定率軍南下,那時大王加高壁壘,拒不出戰,這樣就可以讓滎陽、成皋一帶得以休息。您再派韓信等去安撫河北趙地,把燕國、齊國連線起來,那時大王再兵進滎陽也不晚。這樣楚軍就要多方防備,力量分散,而漢軍得到了休整,再跟楚軍作戰,就必勝無疑了。”劉邦聽從了他的計策,出兵武關。項羽聽說劉邦在宛縣,果然率軍南下。劉邦加固壁壘,不跟他交戰。這時候,彭越又趁機大敗楚軍。於是項羽就率軍東進去攻打彭越。劉邦藉機率軍北進,駐紮在成皋。但項羽仍然勢不可當,先後將彭越和劉邦打得一敗塗地。

  :劉邦稱帝

  項羽敗亡後,諸侯將相們共同尊請劉邦稱帝。劉邦說:“我聽說皇帝的尊號,只有賢能的人才能據有,我可承擔不了皇帝的尊號。”大臣們都說:“大王從平民起事,誅伐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分賞土地封為王侯,如果大王不稱皇帝尊號,人們對大王的封賞就都不會相信。我們這班人願意以死相請求。”劉邦辭讓再三,實在推辭不過,於是稱帝。劉邦原定都洛陽,後來在劉敬、張良的勸說下,才定都長安。他又分封功臣到各地做諸侯。

  一次,劉邦在洛陽南宮擺設酒宴。劉邦說:“列侯和各位將領,你們不能瞞我,都要說真心話。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為什麼呢?項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為什麼呢?”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別人;項羽仁厚而且愛護別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奪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給人們,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項羽卻妒賢嫉能,打了勝仗不給人家授功,奪得了土地不給人家好處,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戰則必勝,攻則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傑,但卻能為我所用,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項羽雖然有一位謀士范增卻不信用,這就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

  :高祖還鄉

  劉邦在平定黥布叛亂時,路過故鄉沛縣,就在沛宮置備酒席,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請來一起縱情暢飲。劉邦挑選了一百二十個兒童,教他們唱歌。酒喝得正痛快時,劉邦自己彈擊著築琴,唱道:“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讓兒童們跟著一起學唱。劉邦還起身跳舞,情緒十分激動。他心中感傷,灑下行行熱淚,對沛縣父老子弟說:“遠遊的赤子總是思念著故鄉。我雖然建都關中,但是將來死後我的魂魄還會喜歡思念故鄉的。我開始是以沛公的身份起兵暴逆,終於取得天下。我把沛縣作為我的湯沐邑,免除沛縣百姓的賦稅徭役,世世代代不必納稅服役。”沛縣的父老兄弟聽說後和劉邦天天快活飲酒,盡情歡宴,敘談往事,取笑作樂。過了十多天,劉邦要走,沛縣父老堅決要劉邦多留幾日。劉邦說:“我的隨從人眾太多,父兄們供應不起啊。”離別這天,沛縣城裡全空了,百姓都趕到城西來敬獻牛、酒等禮物。劉邦又停下來,搭起帳篷,痛飲了三天。沛縣父兄都叩頭請求說:“沛縣有幸得以免除賦稅徭役,豐邑卻沒有免除,希望陛下可憐他們。”劉邦說:“豐邑是我生長的地方,我最不能忘記,但我只是傷心當初豐邑人跟著雍齒反叛我而幫助魏王。”沛縣父老仍舊堅決請求,劉邦才答應跟沛縣一樣,把豐邑的賦稅徭役也免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