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寫的史記故事的概括

  《史記》作為一部體大思精的長篇巨集著,亦史亦文,從重視它的史學意義到發掘它的文學價值,從對它的簡短評價到長篇評論,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事必躬親的減宣

  減宣是楊縣***今山西省洪洞縣西南***人,他因為政績突出,被調到河東太守府任職。衛青派人到河東買馬,看到減宣才能出眾,就向皇上推薦,於是他被徵召到京城當了大廄丞。他當官做事很公平,因此得以逐漸升任。皇上派他處理主父偃和淮南王造反的案件,他充分利用法律條文深究罪責,殺了很多人,他因敢於判決疑難案件而備受稱讚。

  他屢次被免官又屢次被起用,擔任御史及中丞之官差不多有二十年。王溫舒免去之官後,減宣擔任左內史一職。他管理米鹽之事,無論事情大小都要親自經手,親自安排縣中各部門的財產器物,縣令和縣丞也不得擅自改動,如果他們敢不服從命令,減宣甚至對他們處以重刑。同時為官幾年,其他各郡郡守都只能辦好一些小事而已,但是唯獨減宣能從小事辦到大事,憑藉他的力量保證政策順利推行下去。

  後來,因為他的屬官成信與他結怨。成信逃走藏到上林苑中,減宣派郿縣縣令殺死了成信。官吏和士卒射殺成信時,不小心射中了上林苑的大門。減宣被交付法官判罪,法官認為他犯了大逆不道之罪,減宣只得被迫自殺。

  :初露頭角

  張釋之是西漢文帝時南陽堵陽縣***今河南方城東***人。早年和他的哥哥張仲生活在一起。張釋之很早就當上了漢朝的下級官吏騎郎,那是家裡掏了幾個錢,並不是他的本事的緣故。但是他的官運很糟糕,侍奉漢文帝,十年了都沒有得到升遷,默默無聞。張釋之的交遊比較廣泛,但是因為職位比較低,所以俸祿遠遠不夠開銷。當時張釋之和自己的兄長住在一起,所以常常要花老哥的銀子,時間一長,他老哥的產業也大大地受到影響。不過張釋之老哥的為人真是不錯,一點兒也不埋怨弟弟,倒是張釋之自己過意不去了。張釋之說:“做郎官這麼長時間,當官當得連老哥的財產都跟著減少,這還當個什麼勁?”於是他就決定要離職不幹。

  中郎將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備,覺得讓他離去是朝廷的損失,就請求漢文帝調補他做謁者。漢文帝這個人也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的人,於是就把張釋之叫到面前試試底細。張釋之可能有些緊張,開始時沒有搞清楚狀況,就大談特談利國利民的大計方針,結果劉恆聽得有些不耐煩,說:“說些接近現實生活的事,不要高談闊論,說些現在就能實行的事。”於是,張釋之看來對命題作文很有一手,一看給了題目和要求了,就談起秦漢之際的事,對秦朝滅亡和漢朝興盛的原因談論了很久。文帝很讚賞他,就任命他做了謁者僕射。謁者僕射也不是什麼很大的官,但是有兩點很重要:一是從此可以常常地跟著皇帝,與皇帝的關係很親密;二是謁者僕射有六百石的俸祿,而且還可以管十幾個人,也就是說自己可以養活自己了,可以不必再擔心哥哥的產業了。

  :晁錯之死

  後來,晁錯修改的法令竟然達到了三十章,對此,諸侯譁然,十分地怨恨他。晁錯的父親得知兒子的所作所為,專程從老家趕到京城,對晁錯說:“天子剛剛繼位,你有幸成為執掌大權的大臣。但是,你侵犯、削弱諸侯,疏遠皇室的骨肉,人們都在背後議論、埋怨你。你為什麼要這樣做?”晁錯不以為然地說:“本應該如此。我如果不這麼做,天子就得不到尊崇,國家也不能夠安寧,就算讓別人說幾句那又怎麼樣。”老父說道:“劉氏的天下安寧了,而我們晁家可就危險了。我還是離開你回家去吧!”回到老家以後,晁錯的父親就***自殺了,因為他不願意看到災禍連累到自己的身上。

  老父死後十幾天,七國之亂就爆發了,他們以誅殺天子身邊的罪臣晁錯為進兵的名義,來勢凶猛。不久,竇嬰、袁盎相繼向天子進言,分析諸侯造反的原因。於是,景帝有心殺死晁錯平息叛亂,就假裝命令晁錯檢查京城治安情況,而派陳嘉奉旨前去處死晁錯,他大概也沒有告訴晁錯,朝廷要殺他。晁錯接到旨意,興沖沖地穿了朝服就上車,在車馬抵達東市的時候,結果稀裡糊塗被拉去腰斬了,連遺囑也沒來得及留。晁錯之死,沒有經過審判,也沒有給他辯護的機會,隨即將其押赴刑場處斬。晁錯死的時候,身上還穿著上朝時候的禮服。

  晁錯死後,謁者僕射***謁者的長官***鄧公被任命為校尉,在平滅七國叛軍的時候,他被任命為,率軍作戰。不久,鄧公回京向天子彙報前線的戰況。景帝問他說:“您從軍中來,可否聽說晁錯死後,吳、楚等國退兵的訊息?”鄧公回答說:“吳王的謀反意圖已經有很多年了。朝廷削減他的封地,他因此發怒,進而舉兵反叛。誅殺晁錯只是叛軍的藉口,而並非他們的本意。晁錯被殺以後,臣擔心天下的士人從此都會緘口不言了。”天子不太明白鄧公的話,於是,鄧公解釋說:“晁錯擔心諸侯王過分的強大,朝廷不能控制他們,因此,上書請求削減諸侯王的封地,來加強中央的權勢。這事關我朝子孫萬代的利益。他的計劃剛剛實行,自己就遭到了殺戮。朝廷的這個做法,對內阻塞了忠臣的言路,對外替諸侯王們報了仇,可謂是親者痛、仇者快。臣私下裡認為,陛下的做法不可取。”天子聽後,沉默了許久,最後開口說道:“您說得很對。對於此事,我也是後悔不已。”隨後,天子任命鄧公為城陽國的,以此表彰他的敢於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