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論述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在海南高考語文備考階段,提高論述文的閱讀能力對於提升語文考試成績十分重要,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考生閱讀練習。
海南高考論述文閱讀原文
①如今住在城市的所謂新區,最大的缺憾就是看不到當地的文物,要看也只能去博物館新館,如果想看那些仍存在我們生活當中的文物,恐怕就必須去舊城,有時候去舊城看到的也只是經過翻修改造甚至拆毀重建的“一條街”或者一小片“老城區”。
②記得有一次去山東某城市出差,我住在新區,巍峨的機關大廈、寬闊的八車道再加大片的草坪,這種地方很難說是城市,因為一到夜晚除了街燈就是街燈,大劇院和博物館雖然蓋在了新區,但晚上來看戲不方便,白天來參觀博物館也不方便。我問幾處著名的文物古建的地址怎麼走,回答說,都在舊城,太遠了,破破爛爛,沒什麼看的。
③前些年,在城市化中,在舊城改造中,文物的保護幾乎都成為建設的焦點,在開發商的強勢下,在改善城市生活的口號下,在有關部門的明裡暗裡支援下,能倖存下來的古建築不多,有的被曝光後,最好的挽救方法就是“原汁原味恢復”,或是來個“整體遷移”。其實,誰都明白,文物被毀後再無“原汁原味”,“整體遷移”後,文物就離開了歷史生活的產生地點,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記憶環境,其文物價值必然大打折扣。
④在拆毀真文物的同時,興建假古建曾經成為一時風尚。假古建常常是在拆毀、蕩平古建築的基礎上另外新蓋,說是蓋得一模一樣,甚或還要超過那些已經破敗不堪的古建築,可是,無論你蓋得如何像模像樣,怎樣具有專業水準,但這還是假的,假的除了商業用途以外,是沒有文物價值的。許多地方仿製古建的“一條街”,儘管建成後熱鬧非常,人流湧動,但這與文物無關,是餐飲和購物的效應,只是文物的原來地點比較好,於是成了商業開發的目標,打著個文物的幌子罷了。
⑤文物的保護,不只是那些宮廷深院,也不只是遠在山嶺的陵寢和廟宇,還有更多的文物就活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是居住的房屋、先人的祠堂,是牌坊是匾額是石獅或是舊時的衙門,而這些更容易受輕視,最容易被譭棄。仍在使用的這些文物,雖然有的破舊殘敗,有的需要用電、用水、取暖等方面的改善,但完全可以修舊如舊,就如世界上很多地方做到的那樣,不必拆了再建。
⑥在城市化的大潮中,在房地產的開發中,已經有數量可觀的普通文物被譭棄,保留的只是那些帶有標誌性的文物。而對一座文化古城而言,保護文物應該不分級別,而文物也應該無處不在,隨處可見,並且居民就生活在其間,只有這樣才能留住我們的歷史記憶、延續我們的文明血脈。可如今反倒是一兩座文物孤零零地夾雜在高樓大廈的密林裡,成了不倫不類的建築,從中看不出什麼根脈的記憶,更無法讀出厚重的歷史。
⑦拆毀舊文物,大建假文物,常常有一種指導思想,就是讓城市變得新、變得亮。其實,又新又亮的城市在世界各地多如牛毛,只要有錢,建造起來並不費力,但能留住自己獨特歷史文化的城市,既無法複製,也不可能再生。走在街頭巷尾,四下一望,文化舊物的多少,標誌著這個地方的歷史,儘管舊,但有意蘊,有承載,有價值,而假古建不過就是一堆現代建築罷了。
⑧但願在未來城市化的過程中,能保住真文物,少立假古建!
海南高考論述文閱讀題目
12.綜合全文,在文物保護上作者有哪些建議?***4分***
13.與“保護文物”有關的內容,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在文物保護中修建假古建曾經是一種時尚。假古建常常是蓋得像模像樣且具有專業水準的,但這還是假的,是沒有價值的。
B.文物的保護,重點是那些活在我們生活周圍的東西,如:居住的房屋、先人的祠堂、牌坊、匾額、石獅和舊時的衙門。
C.在文化古城的保護中,保護文物應該不分級別,文物應該無處不在,隨處可見,並且居民就生活在其間,以此留住歷史記憶、延續文明血脈。
D.在城市化的大潮中,只要有錢,又新又亮的城市建造起來並不費力。因此,拆毀舊文物,大建假文物,就會讓城市變得新、變得亮。
14.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如今去往城市的新區,一般看不到當地的文物;去往舊城,有時候看到的也只是經過翻修改造甚至拆毀重建的“一條街”或者一小片“老城區”。
B.作者認為文物的保護最好的挽救方法就是“原汁原味恢復”或 “整體遷移”。不過文物也就此離開了歷史生活的產生地點,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記憶環境。
C.作者提出文化舊物的多少標誌著這個地方的歷史。舊物儘管舊,但有意蘊,有承載,有價值,而拆毀舊文物後修的假古建不過是一堆現代建築。
D.要想在城市化的社會中看出城市的根脈記憶,讀出城市的厚重歷史,我們可以在未來城市化的過程中儘量做到:保住真文物,少立假古建!
海南高考論述文閱讀答案
12.【答案】①多保真文物,少立假古建。②保護文物不分級別,不分地域③保護我們生活周圍的文物,修舊如舊。***每點2分,答到兩點給4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篩選並整合文中資訊,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能力層次是C級***分析綜合***。
【解析】第四段說明了興建仿古文物的實質是“打著個文物的幌子罷了”,因而這些仿古文物是沒有價值的。第五段是說更多的文物存在於我們的周圍,雖然破舊殘敗,但可以修舊如舊,就如世界上很多地方做到的那樣,不必拆了再建。第六段作者認為一座文化古城,保護文物應該不分級別,而文物也應該無處不在,只有這樣才能留住我們的歷史記憶、延續我們的文明血脈。
13.【答案】C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
【解析】C項所在的區間是第六段。A項,原文在第四段說是“是沒有任何文物價值的”。B項,原文是“文物的保護,不只是那些宮廷深院,也不只是遠在山嶺的陵寢和廟宇,還有更多的文物就活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沒將“我們生活的周圍”的文物列為重點。C項,作者說建新城容易,“但能留住自己獨特歷史文化的城市,既無法複製,也不可能再生”,原題屬於強加因果。
14.【答案】B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分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分析綜合***。
【解析】“作者認為文物的保護最好的挽救方法就是“原汁原味恢復”或 “整體遷移”錯,這不是作者認為的文物保護的最好挽救方法。原文:前些年,在城市化中,在舊城改造中,文物的保護幾乎都成為建設的焦點,在開發商的強勢下,在改善城市生活的口號下,在有關部門的明裡暗裡支援下,能倖存下來的古建築不多,有的被曝光後,最好的挽救方法就是“原汁原味恢復”,或是來個“整體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