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的成因與防治閱讀答案
霧霾嚴重影響市民的生活質量,導致大家談霾色變。那你知道霧霾的成因與如何防治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霧霾的成因與防治》閱讀材料
霧霾,霧和霾的組合,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迴圈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大範圍的霧霾。
春季開始,我國中東部地區會逐漸出現輕霧天氣。隨時間推移,輕霧、霧和霾的範圍逐漸加大,程度逐漸加劇;特別是北京天津等地連續霧霾,嚴重影響市民的生活質量。霾的組成成分非常複雜,包括數百種大氣化學顆粒物質。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徑小於10微米的氣溶膠粒子,如礦物顆粒物、海鹽、硫酸鹽、硝酸鹽、有機氣溶膠粒子、燃料和汽車廢氣等,對人體和生態環境都有很嚴重的影響。
在穩定的天氣形勢下,空氣中的汙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擴散,汙染物在大氣的淺層積聚,從而導致汙染的狀況越來越嚴重。而人為因素一是由於大氣汙染物排放負荷巨大,遠超出環境承載能力。北方在冬季取暖時,大部分地區燃煤量大幅增加,導致大氣汙染物排放量急劇上升。二是複合型大氣汙染日益突出。三是汽車尾氣汙染問題更加突出。
霧霾對公路、鐵路、航空、航運、供電系統、農作物生長等均產生重要的不良影響,空氣質量下降,影響生態環境,給人體健康帶來較大危害。霧霾天氣時,空氣中往往會帶有細菌和病毒,易導致傳染病擴散和多種疾病發生。使城市中空氣汙染物不易擴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質的毒性,危害人體健康。尤其冬季遇霧、霾天氣時,若空氣汙染嚴重,這樣可能形成煙塵或黑色煙霧等毒霧,嚴重威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加強環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解決包括霧霾在內的大氣汙染的根本途徑。國家可以修改《環境保護法》及《大氣汙染防治法》等相關環保法律。
工業廢氣排放是形成霧霾的主要源頭。為此,國家一定要加大對工業部門的監管力度,在保證經濟高效快速發展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儘量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加大對燃料燃燒廢氣的加工和處理,降低化石燃料佔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潔能源佔一次能源的比重。
我國的重化工業主要集中在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華北地區高耗能的鋼鐵工業的比重過高,而且中小鋼鐵企業數量多,能耗高。所以,必須優化鋼鐵工業佈局,減少華北地區的鋼鐵產能,從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燒和使用,減少空氣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以減輕霧霾對城市和人體的影響。
汽車廢氣是汙染的一大主要原因,而三效催化劑***TWC***法是淨化汽車尾氣的有效手段。新增適當的貴金屬助劑,如鑭、鈰、鋇等,能夠同時除去機動車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三種汙染物。其中鉑、鈀對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的氧化脫除具有高活性,而鑭具有對一氧化氮優良的催化還原作用,它能選擇地將一氧化氮還原為氮氣而抑制氨氣的生成。
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通過以政府對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大力治理,相信霧霾天氣終將成為歷史,我們的生活質量也會大大提高。
《霧霾的成因與防治》閱讀題目
1.下列對於“霧霾”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人口密度超出常規,經濟和社會活動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 2.5***,會導致霧霾。
B. PM 2.5排放如果超過大氣迴圈能力和承載度而濃度積聚,加之其它影響,極易出現大範圍霧霾。
C. 我國中東部地區是霧霾的高發地,京津地區連續霧霾尤為嚴重,而其他地區少有出現霧霾。
D. 霧霾的範圍逐漸加大,程度逐漸加劇,必然嚴重影響市民的生活質量。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 霾的組成成分複雜,包括幾百種大氣化學顆粒物質,有害健康的物質直徑極小。
B. 穩定的天氣形勢下,汙染物不易向外擴散,淺層積聚導致汙染的狀況越來越嚴重。
C. 人為因素導致霧霾的原因較多,但相對來講,汽車尾氣汙染問題更加突出。
D. 霧霾天氣產生,必然使空氣中帶有細菌和病毒,易導致傳染病擴散和多種疾病發生。
3. 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3分***
A. 既然工業廢氣排放是形成霧霾的主要源頭,那麼,國家就應該在保證經濟高效快速發展不受影響的首要條件下,儘量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使用。
B.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解決包括霧霾在內的大氣汙染的根本途徑,修改相關環保法律,加大政府對工業部門的監管力度,勢在必行。
C. 優化鋼鐵工業佈局,減少華北地區的鋼鐵產能,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燒和使用,就一定能減少空氣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減輕霧霾對城市和人體的影響。
D. 新增適當的貴金屬助劑,能夠同時除去機動車尾氣中的各種化合物。各種物質的助劑,功效不同,但應該都能行之有效。
《霧霾的成因與防治》閱讀答案
1.C “其他地區少有出現出現霧霾”,原文未說,屬無中生有。
2.D “必然使空氣中帶有細菌和病毒”錯誤,第四段中為“往往會帶有細菌和病毒”。
3.C “就一定能減少空氣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等說法錯誤,第六段中為“減少空氣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