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試驗技術論文

  病理學是以形態學為基礎的橋樑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很多,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面板組織病理學檢查

  【關鍵詞】面板;病理學;標本製備

  面板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由趙辨教授主編的新版《中國臨床面板病學》收集了1700多種面板病。皮疹是面板病的主要表現,臨床變化多種多樣,有的缺乏特異性,有些不同的面板病臨床皮疹類似,需要藉助面板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技術才能做出診斷。由於面板組織位於人體表面,取材較容易,可對處於不同階段的皮疹進行病理檢查,是面板科高年資臨床醫生必需掌握的臨床輔助診斷方法。

  面板病理檢查***簡稱活檢***是通過環鑽或小手術取下一小部分病灶面板,經過固定、染色等技術在顯微鏡下或電腦上觀察其變化的診斷技術。

  適應證

  活檢的目的在於確定診斷和了解病情,因此,對任何臨床上診斷不明的面板病都可以進行面板活檢,根據其診斷價值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1 有高度診斷價值者,如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痣等良惡性腫瘤、病毒性面板病如傳染性軟疣、角化性面板病如毛囊角化病、汗管角化病等。

  2 有診斷價值者,如皰疹類面板病***天皰瘡、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皰瘡等***、代謝性面板病***原發性面板澱粉樣變性、腔前黏液性水腫等***、某些肉芽腫性面板病***環狀肉芽腫、結節病等***、有一定特徵的炎性疾病如扁平苔蘚、結核、麻風、深部真菌等。

  3 早期發現病損的不良轉化或癌前病變。

  4 提示做進一步的其他檢查或與全身其他疾病的關係。

  5 疑難少見病例,通過面板病理及其他檢查尋找診斷線索。

  6 對有些不具特徵性組織像的面板病雖然不能直接診斷,但仍具有參考或除外其他疾病的價值。

  綜上所述,面板活檢的適應證較廣,不過應儘量做到有的放矢,而切忌任意採取標本,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皮疹活檢標本的選擇

  在選擇面板活檢標本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1 選擇發育成熟的損害,因為早期皮疹常為非特異性,而晚期皮疹大多處於恢復或變性、壞死階段。

  2 選擇早期皮疹,適用於皰疹性面板病以及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皮疹,最好在損害出現24~48小時以內取材。

  3 對於環狀皮疹應選擇活動邊緣部分,如切取中央不活動的部分,病變可能已趨向於消退而找不到典型病變。

  4 切取標本時應常規包括皮下組織,因不少面板病的典型病變在皮下組織。有些特殊疾病如皮肌炎等還要切到肌肉。

  5 取材時應包括一小部分正常組織,以便與病變組織對照。

  6 應儘量避免在腋窩、腹股溝、面部顯眼處或關節活動部位等處取材。

  獲取面板標本的方法

  1 手術切除 最常用,可根據需要切取大小不同的面板標本,深及皮下組織,對皰疹特別是皮下結節、囊腫和腫瘤尤為適合。注意事項:***1***切刀須銳利,切除的組織上下等大;***2***切口方向與皮紋一致,兩端對齊;***3***避免夾壓組織,儘量夾持切下組織的兩端,切忌夾持中央部分。

  2 環鑽 簡便易行,適用於小損害,或病變只限於表皮和真皮,或手術切除有困難的病例。

  3 削切 只能切取表皮淺層,一般很少採用。

  活檢標本的切片製作

  面板切片的製作過程同其他病理組織,操作步驟如下:標本-固定-脫鈣-水洗-硬化-脫水-透明-包埋-切片。面板組織結構不同於其他器官,分層明顯,因而欲製成高質量的面板切片,應注意以下幾點:***1***脫水最好保持在一定溫度***52~54℃***下進行,脫水應完全,依次在70%、80%、95%酒精中各脫水2小時,最後在無水酒精中***Ⅰ和Ⅱ***各脫水1.5小時;***2***透明時間視面板組織塊的大小和厚薄而定,一般經二甲苯Ⅰ和Ⅱ各2~3分鐘;***3***石蠟包埋浸蠟時,保溫箱內溫度一般調節在52~56℃溶蠟,溫度過高可使組織發生變質。

  切片染色

  1 蘇木素-伊紅染色法***簡稱HE*** 常規病理染色方法,染色過程中應注意:***1***面板石蠟包埋切片的脫蠟應完全,冬季可預先放在56℃溫箱內2小時,使切片上剩餘的石蠟溶解;***2***切片於二甲苯Ⅰ和Ⅱ內浸泡應各達15~20分鐘;***3***切片經蘇木素染色後,在染伊紅前,經1%酸性酒精處理2~3秒,流水沖洗至少20~30分鐘。

  2 特殊染色法 對某些面板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有一定幫助。常用的一些特殊染色方法、目的和結果見表1。

  3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HE染色切片,有時很難區分其組織來源,而確定組織來源對診斷具有重要價值,這時需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來幫助診斷。常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見表2。

  切片觀察

  傳統的切片觀察是通過顯微鏡下進行,根據需要有普通光學、偏振光、熒光顯微鏡等,隨著科學的發展,通過切片掃描技術,可直接在電腦上進行讀片診斷。

  診斷思維

  1 整體觀,不能只從區域性或片段來看問題,先低倍掃視分析病變的結構模式,對每一個活檢病例應瞭解其全貌,如有必要還應該對各個階段的皮疹作相應的病理檢查。

  2 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其病理改變亦不盡相同,對每一個疾病來說,都有一個過程,大致可分為早期、充分發育期和晚期,我們均應熟悉疾病各階段組織學改變的特點,以達到正確診斷。

  3 密切結合臨床,對每一個活檢的病例,應仔細觀察並作出詳細記錄,以便於在作病理診斷時,能與臨床情況結合起來考慮避免犯錯誤。

  4 捕捉診斷線索,排除假象,通過鑑別診斷達到正確、特異的診斷。

  5 正確使用臨床面板病學及組織病理學的術語。

  6 掌握面板基本病理變化及各種面板病的病理特點,反覆實踐,逐步掌握面板病理診斷技術。

  7 臨床是基礎,HE切片對診斷很重要、免疫組化染色和分子病理是其必要補充。

  篇二

  乙草胺致癌病理學試驗的評價

  關鍵詞: 乙草胺 毒理

  乙草胺***Acetochlor***是選擇性旱田芽前除草劑,主要用於玉米、大豆、棉花、甘蔗及多種菜田,每畝一次施藥50~80 g可控制整個生長期無雜草危害,是有推廣價值的新型除草劑。急性毒性經口、經皮LD50分別為2 148 mg/kg、4 166 mg/kg,SD大鼠亞慢性90 d喂喟試驗的最大無作用劑量為12 mg·kg-1..d-1,Ames、微核及睪丸染色體試驗結果均為陰性。我們又進一步作了兩年致癌試驗,現 報告如下。

  1 材料與 方法

  1.1 供試樣品 95%乙草胺由江蘇省崑山化工廠、南通化工廠、遼寧省大連農藥廠、河北省宣化農藥廠分批提供。

  1.2 實驗動物 清潔級5周齡SD健康大鼠,由上海BK公司提供,動物檢疫馴化1周開始給藥。設1個對照組,200、700、2 000 mg/kg·飼料3個投藥組,按鼠日均進食量折算劑量相當於12、42、120 mg·kg-1..d-1。 應用 計算 機隨機分組,每組雌雄各48只,共384只。

  1.3 動物飼養 試驗在全封閉屏障系統內進行。其系統內平均溫度***22±4***℃,溼度***55±10***%,光照200 lx左右,空氣經初、中、高三級過濾***過濾率為99.97%***,換氣12~16次/h,系統保持微正壓,噪音60 dB以下,氨濃度20 mg/kg以下。採用自動飲水裝置供動物飲用。動物在懸掛式鋁合金籠內單籠飼養。飼料經60Co照射為無菌粉料。試驗期間動物自由攝食飲水。

  1.4  臨床觀察 體重稱量0~13周每週1次,14~26周每2周1次,27~104周每4周1次。耗食稱量:每週1次。每天觀察1次,瀕死動物每天觀察兩次。

  1.5 病理檢查 試驗期間瀕死或 自然 死亡動物隨時解剖檢查,於第52周做階段解剖,每組雄雌動物各5只,其餘均在活體試驗終期***第104周***全部解剖。取出腦、腦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胸腺、氣管、肺、心、肝、脾、腎、腎上腺、食道、胃、十二指腸、空腸、迴腸、結腸、盲腸、直腸、肛門、胰腺、膀胱、前列腺、精囊腺、睪丸、卵巢、附睪、子宮、乳腺、面板、大腿骨、胸骨、淋巴結、眼球、唾液腺及所有肉眼認為異常的 組織及臟器。稱重臟器包括心、肝、脾、肺、腎、腎上腺、腦、睪丸、卵巢。標本經體積分數為10%的中性福爾馬林緩衝液固定5~7 d,取材之後再次固定12 h。組織以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樹膠封固。光鏡檢查。記錄病變的種類及程度。

  1.6 資料處理 體重、耗食等用t檢驗。腫瘤發生率、死亡率等用χ2檢驗。

  2 實驗結果

  2.1 腫瘤發生率 本試驗384只動物其中222只出現腫瘤,雄性95只***42.97%***,雌性127只***57.21%***,雄雌比1∶1.3,這種差異與雌鼠腦垂體和乳腺腫瘤的自然發生率較高有關。基中垂體腫瘤高劑量與低劑量分別為25%和37.5%,雌性分別為54%和62.5%。乳腺腫瘤雄性各組只是偶發1~2例,雌性對照組為33.33%,高劑量組為35.41%。白血病雄性對照組1例,而高劑量組未發現,雌性對照組1例。高劑量組2例。肺腺瘤雄性對照組及中、高劑量組各1例,雌性僅高劑量組出現1例。肝癌雄性對照組和高劑量組各1例,雌性各劑量組均未發生。甲狀腺瘤雄性劑量組發生率較高,低劑量組2例,中、高劑量組各1例,而雌性僅高劑量組有1例。甲狀腺癌雄性對照組、高劑量組各1例,雌性僅高劑量組有1例,這些差異均無顯著性***表1***。

  2.2 腫瘤檢出數 在222只發生腫瘤的大鼠中共檢出298個腫瘤,其中每隻有1、2、3、4、6個腫瘤的大鼠分別為16***1、6、8、1只。平均腫瘤數對照組、低、中、高劑量組雄性依次為1.0、1.45、1.11、1.18個;雌性依次為1.43、1.43、1.41、1.81個。各組均無明顯的劑量-反應關係。

  2.3 不同時期腫瘤發生數 各劑量組大鼠腫瘤發生時間,除雄性低劑量組1例腦垂體腫瘤發生於第10個月外,其餘都在1年半以後發生,在發生時間上各劑量組和對照組差異無顯著性。

  2.4 動物 自然 死亡累積、時間及死因 分析  中途自然死亡動物的累積數,對照組與高劑量組雄性分別為18只***37.50%***、15只***31.31%***;雌性分別為19只***39.58%***、16只***33.33%***,無 統計學意義。動物死亡時間各劑量組間差異亦無顯著性。中途死亡動物主要死因為腦垂體腫瘤、乳腺腫瘤、白血病等,各劑量組無明顯差異。

  3 討論

  本試驗結果高劑量組出現輕度中毒現象,與對照組比較體重受到抑制7%,各劑量組104周生存率均在50%以上。而且死亡大鼠自溶不能進行病理檢查者不超過5%,這些都符合國際致癌試驗的設計要求[1]。

  表1 各劑量組腫瘤型別及發生數***只***

  腫瘤雄性雌性

  0***mg/kg***200***mg/kg***700***mg/kg***2 000***mg/kg***0***mg/kg***200***mg/kg***700***mg/kg***2 000***mg/kg***

  肺腺瘤10110001

  心纖維瘤01000000

  肝癌10010000

  膽管瘤00000010

  腎胚胎瘤00200000

  胰島細胞瘤10200000

  胰腺瘤00010000

  胰腺癌00110000

  甲狀腺腺瘤02110001

  甲狀腺腺癌10010001

  腦垂體腺瘤1817161228232624

  腦垂體腺癌00102532

  乳腺腺瘤01002521

  乳腺纖維腺瘤03111391312

  乳腺癌00201004

  腎上腺嗜鉻細胞瘤11011000

  胃乳頭狀瘤00100100

  胃惡纖組00000100

  腦血管瘤00100000

  腦腺瘤01000000

  脾網織細胞瘤01000001

  白血病22101012

  子宮血管纖維瘤00001000

  子宮肌瘤00000010

  皮下纖維瘤01000000

  纖維肉瘤00010000

  血管瘤00000101

  血管惡纖組00010020

  面板鱗癌01000000

  腹腔纖維瘤00010000

  腸繫膜淋巴囊腫00000001

  每組實驗動物數為48只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2] 參考 WHO的致癌試驗判定標準,制定出我國致癌試驗結果出現下列之一,並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差異者可以認為致癌陽性結果:***1***腫瘤僅發生在染毒組,對照組無此類腫瘤;***2***染毒組與對照組均發生腫瘤,但染毒組明顯高於對照組;***3***染毒組多發生腫瘤多,而對照組無或少數動物有多發性腫瘤;***4***染毒組與對照組腫瘤發生率無明顯差異,但染毒動物發生時間較早。本試驗結果不具有上述情況,此外從惡性腫瘤、癌前病變發生率來看,染毒組與對照組差異無顯著性,而且出現的各類腫瘤其發生率都在SD大鼠自發性腫瘤背景範圍之內[3],林裕造等[1]還提出值得重視的3點補充意見:***1***在染毒組出現該動物品系中很少見的腫瘤,即使個別出現也應引起重視;***2***惡性腫瘤發生率低而良性腫瘤發生率高也是重要指標;***3***即使都屬於自發性腫瘤,但染毒組發生早對陽性判定也有一定價值,本試驗結果未見類似上述情況。

  國外有人曾統計通過致癌化學物質製作癌症模型試驗結果證明,其誘發腫瘤與自發性腫瘤不同點是大部分在1年以內出現誘發腫瘤,並提出如高劑量組1年半以上出現的腫瘤難以作為致癌指標。本試驗中出現的腫癌大部分在1年以上,而且絕大多數在1年半以上,如雌性大鼠乳腺癌高劑量組4例,對照組1例都是在兩年終期出現,當屬自發性腫瘤。 文獻 報道SD大鼠自發性腫瘤的平均腫瘤數雄性1.6個,雌性2.0個。而本試驗中發生腫瘤動物的平均腫瘤數略低,雄性、雌性分別為1~1.45、1.41~1.81個,這可能與檢查 組織數量多少有關。

  綜上所述,乙草胺試驗結果提示在本中心現有試驗條件下,對SD大鼠未出現致癌陽性結果。

  參考文獻

  [1] 林裕造、高橋道人.動物致癌性試驗的評價.病理と 臨床,1983,1:895-904.

  [2] 衛生部,農業部.農藥安全性毒 理學 評價程式.1991,8-9.

  [3] 今井清,吉村慎介.Sprague-Dawley系自然發生腫瘤.J Toxicol Pathol,1988,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