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豬技術論文

  養豬業是我國農業中的重要產業。對保障肉食品安全供應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發酵床養豬技術

  【摘要】發酵床養豬技術是一種無汙染、零排放的有機農業技術,是利用我們周圍自然環境的生物資源,在經過特殊設計的豬舍裡,填入有機填墊,再將仔豬放入豬舍。發酵床養豬是通過參與墊料和牲畜糞便協同發酵作用,快速轉化生糞、尿等養殖廢棄物,消除惡臭,抑制害蟲、病菌,同時,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將墊料、糞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類、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增強牲畜抗病能力,促進牲畜健康生長。

  【關鍵詞】發酵床好處墊料

  一、發酵床養豬技術的好處

  1、降低基建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

  2、酵床養豬可以減輕對環境的汙染。

  發酵床養豬技術由於不需要對豬糞採用清掃排放,也不會形成大量的衝圈汙水,從而沒有任何廢棄物、排洩物排出養豬場,基本上實現了汙染物“零排放”標準,大大減輕了養豬業對環境的汙染。

  3、相對節水、節電、節人工。

  發酵床養豬由於不需要每天用大量的水來沖洗圈舍,達到節約用水90%以上。發酵床養豬冬暖夏涼。不用採用地暖、空調等裝置,大大節約了能源。冬天發酵產生的熱量可以讓地表溫度達到20度左右,解決了圈舍保溫問題;夏天,只是通過簡單的圈舍通風和遮蔭,就解決了圈舍炎熱的問題。由於飼養員的工作量大大減輕,所以節省了人工。

  4、降低飼料成本

  發酵床養豬能夠節省飼料的原理是糞便給菌類提供豐富的營養,促使有益菌不斷繁殖,形成菌體蛋白,豬隻通過拱食圈底填充料中的菌體蛋白,豬吃了這些菌體蛋白不但補充了營養,還能提高免疫力。補充了營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對節省一部分飼料。採用這種方法養殖,可以增加粗飼料的比例,減少精料用量,從而降低飼養成本。加之豬生活環境舒適,生長速度快,一般可提前10天出欄。

  5、降低藥費成本。

  豬生活在發酵床上,更健康,不易生病,減少用藥成本。

  6、變廢為寶

  墊料和豬的糞尿混合發酵後,直接變成優質的有機肥,可直接用於果樹、農作物的使用,達到迴圈利用、變廢為寶的效果。

  二、酵床技術實現豬場清潔生產的關鍵技術

  1、豬舍的建設

  發酵床養豬的豬舍可以在原建豬舍的基礎上稍加改造,一般要求豬舍東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採光,通風良好。通常每間豬圈淨面積約25m2,可飼養肉豬15-20頭,豬舍牆高3m,屋脊高4.5m,屋面朝南面的中部具有可自由開閉的窗子,陽光可照射整個豬床面積的1/3,並且從太陽升起至太陽落下,可照射整個豬床的每個角落,這樣可使豬舍內部的微生物更適宜地生長繁殖,利於發酵。北側建自動給食槽,南側建自動引水器,從而達到豬舍無臭、無蠅的要求。

  2、發酵床型別

  我們北方水位較低,一般採用地下式發酵床,地下式發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90-100釐米,填滿製成的有機墊料。

  3、發酵菌種的選取

  豬排出的廢物由發酵床中的菌種降解,菌種降解效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廢物的降解效率,因此微生物菌種的選取就顯得十分關鍵,可以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點採集不同的菌種。我們研發了以光合細菌群為核心,再按一定最初數量比與芽孢桿菌、放線菌、乳酸菌、酵母菌和絲狀真菌群等多種有益微生物成功複合。形成互不拮抗,並有互惠共生關係的微生物複合體作為發酵劑用於豬場廢物發酵菌劑,使之快速轉化成無毒無臭味活性發酵產品。

  4、墊料製作

  發酵床主要由有機墊料組成,墊料主要成分是稻殼,鋸末,樹皮木屑碎片,豆腐渣,***酒糟,粉碎桔杆,幹生牛糞***等,佔90%,其他10%是土和少量的粗鹽。豬舍填墊總厚度約90釐米。例如一問面積為25平方米的豬舍,約填墊料3750公斤。條件好的可先鋪30-40釐米深的木段,然後鋪上鋸屑,如果鋸屑不足,可先鋪50釐米深的玉米秸稈或30釐米厚的稻殼,然後再鋪上鋸屑。土的用量為總材料的10%左右,約415公斤,要求是沒有用過化肥農藥的乾淨泥土;鹽用量為總材料的0.3%,約12公斤;酵美樂每平方米用2公斤,一間豬舍用50公斤;水1000公斤;氨基酸液、米醋等的混合原料8公斤。將酵美樂、稻殼、鋸末等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總含水量達到60%***注意:乾材料也已經含水超過10%***,保證有益菌大量繁殖。用手緊握材料,手指縫隙溼潤,但不至於滴水。

  材料準備好後,在豬進圈之前要經過3-7天的預先發酵,材料的中部溫度可達40度左右。而50度的高溫不會傷害而且有利於乳酸菌,酵母菌,光合作用細菌等益生菌的繁殖,表層溫度在20度左右。豬進圈前要把床面材料攪翻以便使其散熱。材料

  三、發酵床養豬的特殊要求

  1、豬的飼養密度

  根據發酵床的情況和季節,飼養密度不同。一般以每頭豬佔地1.2-1.5m2為宜,小豬可適當增加飼養密度。如果管理細緻,更高的密度也能維持發酵床的良好狀態。考慮到節約床材和省力、夏季飼養密度可為1.2m21頭、冬季1.5m21頭為適。

  2、發酵床面的乾溼

  發酵床面不能過於乾燥,一定的溼度有利於微生物繁殖,如果過於乾燥還可能會導致豬發生呼吸系統疾病,可定期在床面噴灑酵美樂。床面溼度必須控制在60%左右,水分過多應開啟通風口調節溼度,過溼部分及時清除。

  3、驅蟲

  匯入前一定要用相應的藥物驅除寄生蟲,防止將寄生蟲帶入發酵床,以免豬在啃食菌絲時將蟲卵再次帶入體內而發病。

  4、密切注意益生菌的活性

  必要時要再加人酵美樂調節益生菌的活性。以保證發酵能正常進行。豬舍要定期噴灑酵美樂。

  5、控制飼餵量

  為利於豬拱翻地面,豬的飼料喂量應控制在正常量的80%。豬一般在固定的地方排糞、撒尿,當糞尿成堆時挖坑埋上即可。

  6、禁止化學藥物

  豬舍內禁止使用化學藥品和抗生素類藥物,防止殺滅和抑制益生菌,使得益生菌的活性降低。

  7、通風換氣。

  圈舍內溼氣大,必須注意通風換氣和環境消毒。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