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灌徒步需要掌握什麼技能

  調整好揹負,控制身體平衡和步伐節奏,背部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全腳掌觸地,什麼時候都要按自己的行走節奏去走,儘量保持勻速,不要時快時慢時跑時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1.路線的選擇,尋找自己在體力上、時間上、裝備上允許範圍的路線,如果自己爬個香山景區都覺得特別累,非要叫囂著去狼塔,那肯定不合適。

  2.隊伍的選擇,首先確定自己要選擇商業隊伍還是AA隊伍,目前國內的戶外圈商業隊伍不一定貴,AA隊伍不一定便宜,期待想從商業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服務也許會失望,AA活動也就是大家AA互助了,但是每個人都是在照顧好自己的前提下,力所能及的的幫助別人,不要在AA隊伍裡祈求隊伍整體給你帶來什麼幫助,要更多考慮能為大家帶來什麼方便。儘量選擇熟悉的隊伍或者隊員,體力狀況和自己相仿的。

  3.活動開始前,要調整好揹負,繫好鞋帶,將常用的裝備如雨衣、頭燈,水和路上要吃的食物放在頂包或者袋鼠包,方便隨時取出來。

  4.行進時,控制身體平衡和步伐節奏,什麼時候都要按自己的行走節奏去走,儘量保持勻速,不要時快時慢時跑時停***如果純拉練體能可以考慮這樣搞***。不要逞強緊跟強驢埋頭猛走,這樣會大量消耗體力,結果是欲速則不達,這就是第2點藥選擇體力狀況和自己相仿的隊員的原因。

  5.剛開始徒步可以放緩一點,讓身體每個部分都先預熱,有個適應的過程,5-10分鐘後才加快步伐。

  6.隊員之間應該保持一個合理的距離,一般為2-3米。隊伍的安全距離一般在白天不能超過十分鐘或者200米以內,但是實際情況是小隊伍往往可以做到這一點,超過6人得隊伍前隊、後隊相差半個小時也是正常,這時手臺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一個人走遇到岔路不認路的情況還是要抄一下前隊,確認一下是否走錯路,夜晚必須在5分鐘或者20米以內,夜路很容易迷路,很容易迷路,很容易迷路,重要的事情要講三遍。

  7.上下坡時,手部攀拉的石塊、樹枝、藤條,一定要用手試拉,看看是否能夠受力,才去做其他攀爬上下動作,避免意外受傷,尤其是那些人跡罕至的路線,朽木太多。

  8.不要只顧低頭走路,而錯過了周圍的風景。在戶外徒步,強身健體只是其中一個目的,不要為了一些所謂“自虐”的目的來暴走,大強度的體力付出,有時候會得不償失。

  9.瞭解自己的體能,學會用一個自己比較舒適的方法走路,這樣的你的體力能夠得到科學有效的利用。

  10.按計劃休息和進食,根據大家途中的體力情況及時調整計劃,必要時寧可延長穿越時間。避免不必要的體力過分透支,要為後來不可預見的意外情況使體力留有餘地。

  11.重灌徒步的時候要“多吃多喝”:多吃多喝的定義不是暴飲暴食,如果吃的太多,估計路可能都走不了了。這裡的多吃多喝是指吃喝的頻度,徒步的時候,人體的熱量損失大,為了補充體力,需要及時補充水和食物。

  12.喝水要以量少次多為原則,喝水也是主動的,不要等口渴了才被動喝水。每次喝兩三小口為好,太口渴了可以縮短喝水的時間,增多幾次喝水次數,一次喝水太多,身體吸收不了浪費寶貴的水源不算,反而增加心臟的負擔。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適當地多喝一些水。前面有一篇文章專門講飲水的,可以自行翻閱。

  13.行走中的休息要長短結合,短多長少。一般途中短暫休息儘量控制在5分鐘以內,並且不卸掉揹包等裝備,以站著休息為主,調整呼吸。長時間休息以每60-90分鐘一次為好,休息時間為15-20分鐘,長時間的休息應卸下揹包等所有負重灌備,先站著調整呼吸2-3分鐘,才能坐下,不要一停下來就坐下休息,這樣會加重心臟負擔;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讓充血的腿部血液儘量迴流心臟。謹記:休息是主動的積極的,而不僅僅是躺下休息這麼簡單。

  14.中途休息時不要脫鞋。長時間行進腳一定會浮腫,脫了鞋一旦再穿是比較難受的。

  15.山區晝夜溫差較大,海拔上升溫度會下降***-6度/垂直1000M***。注意保暖是必須的,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後和睡覺前。相應準備保暖衣物和選擇合適睡袋。當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溼後,熱量散發的速度是驚人的,此時要儘快換上乾燥內衣。有條件可選用coolmax等排汗快乾面料的內衣。

  16.不要輕易冒險走夜路,很多迷路都是發生在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而且夜路很容易造成失足。當不得不走夜路時,有頭燈準備是最好的,手電筒會佔用一隻手,不利於平衡保護。

  17.注意保護膝關節,養成正確的行走姿勢,在重灌穿越如果能有兩根登山杖與你同行,能為你帶來不少便利。而且可以減小膝關節因衝擊而受傷的可能。

  18.戶外爬山,腳是最勤奮最辛苦的,一定要善待雙腳。不要穿新鞋,因為腳與新鞋尚未磨合,穿新鞋容易使腳疲勞、受傷。在山中重灌穿越,各種情況都會遇到,所以,應選擇合適的高幫登山鞋。登山鞋鞋底厚且用硬橡膠製成,底部有大而深的花紋,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在碎石及不平坦的路面上能有效地保護雙腳;鞋幫高且較硬,可以起到支援腳踝的作用;穿這種鞋,水也不易浸入鞋內。

  穿上鞋後,要感覺一下腳趾是否可以活動,如不能活動說明鞋太小,腳尖前端應留有一定空隙。還要走走看,如果腳跟與鞋跟之間滑動,就容易擦傷腳,這種鞋也是不合適的。如果不差錢,可以根據不同的路線備不同的登山鞋。

  19.鞋帶不可系得太鬆或太緊,那樣會使雙腳過早出現疲勞,且易受傷。最好用扁平的帶狀鞋帶,不要用圓形的繩狀鞋帶,因為繩狀的鞋帶不易繫緊、易鬆開。

  20.襪子的大小要適中,最好選用coolmax面料襪,吸汗,排汗,觸覺好,適合多日行走。如野外活動時間長,多備幾雙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