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

  高三物理可以引導人們對生活中最基本的現象進行分析,實驗是最重要的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實驗目的】

  1.進一步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2.會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時速度.

  3.會利用v-t圖象處理實驗資料,並據此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

  4.能根據實驗資料求加速度.

  【實驗器材】

  打點計時器、交流電源、紙帶、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細繩、鉤碼、刻度尺、座標紙.

  【實驗原理】

  1.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能記錄運動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

  2.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一般用一小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代替.

  3.用描點法畫出小車的v—t圖象,圖線的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如果v—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說明小車的速度是均勻變化的.

  高三物理實驗命題特點

  1考實驗原理:

  ①物理量的測量原理 ; ②驗證、設計實驗的原理;

  ③基本儀器的工作原理; ④畫實驗的原理圖。

  2考儀器使用:

  ①知道儀器的構造 ; ②明確儀器的操作規程;

  ③掌握基本測量工具和實驗器材的讀數與使用。

  3考選擇實驗器材:

  ①從給定的器材中確定所需; ②補充試題中遺漏的器材;

  ③替換不合理的器材。

  4考實驗步驟:

  ①掌握正確的實驗步驟; ②給步驟排序或改錯;

  ③補漏或刪除多餘的步驟。

  5考安裝除錯:

  ①按正確的次序安裝器材; ②電路實物連線。

  6考實驗資料處理、實驗結果分析:

  ①確定有效數字; ②利用公式處理資料;

  ③利用影象處理資料 ; ④會分析實驗現象和誤差原因。

  高三物理實驗複習策略

  1、加強實驗實際操作和觀察能力的培養:

  動手操作是實驗的主體,沒有操作過程就沒有實驗。課程標準強調了“能獨立完成知識內容表中所列的實驗”,這表明每個考生都必須獨立、認真做好每一個實驗。而是否真的做過實驗,對試題的理解和給出的解答是不一樣的,只有獨立完成所規定的實驗,才可能達到課程標準中“能靈活地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這一要求。因而我們在學校儀器裝置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把大綱中要求的實驗都讓學生親手再做一遍,提高其動手能力。

  《考試大綱》中提出了“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這是實驗中不可缺少的一步,而在演示實驗中則更加突出。演示實驗演示出了什麼現象,這些現象是在什麼條件下發生的,現象背後的本質是什麼,都是在觀察現象時必須仔細分析和研究的問題。還有不少課後小實驗,為提高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應給予充分的重視並加以利用。

  2、重視基本儀器的使用及原理:

  十三種常見物理儀器的熟練使用是實驗的基礎,它們是刻度尺、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秒錶、打點計時器、彈簧稱、溫度計、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錶、滑動變阻器、電阻箱等。講解實驗儀器的使用時,首先應從原理入手,只有讓學生理解儀器的基本原理,才能使儀器的使用、遷移成為可能。如2003年50分度遊標卡尺測長度,如果學生不清楚高中課本中10分度遊標卡尺的基本結構和讀數原理,就無法用類比方法正確讀出20、50分度遊標卡尺的測量資料。又如“伏安法測電阻”中滑動變阻器的連線,根據實驗器材的限制和實驗要求,應將其連成分壓式或限流式。學生只有在理解滑動變阻器的兩種接法限流和分壓的特點、運用條件的基礎上才能正確地連結電路。上述兩例都要求能將基本儀器的結構和讀數原理遷移運用到新情景中去,這也說明基本實驗儀器的原理分析是培養學生實驗儀器的遷移運用能力的基礎。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