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徒步需要注意什麼_雨天徒步注意事項

  不少喜歡徒步的人無懼風雨,且最愛在雨天徒步,其實在雨天徒步的確別具風味,但是雨天徒步的注意事項卻不能忽略不計,下面為您介紹一下雨天徒步的注意事項,看看吧。

  雨天徒步注意事項

  1、雨天在外面活動不要打雨傘,拿傘就不能空手了,戶外活動尤其要這樣注意。

  2、雨衣不能太長,最好是衣服和褲子的,這樣活動方便。

  3、雨天一定穿雨鞋,帶眼的鞋子都可以,穿其他的鞋子在雨天走路時間長的話,在出汗時不能保持鞋子的通風、乾燥,不能換鞋子襪子時,對腳不好。

  4、在風雨中行走,最好的是人的身體沒有其他東西暴露在外面,戴眼鏡的就不同了。要注意眼鏡,最好還要有個帽子,能遮住眼鏡上邊一點的地方。雨衣也許遮不好,因為眼鏡的位置要高點。走路的時候也會被風吹起,看不好前邊的路。戴眼鏡的人可先戴一頂棒球帽再外罩雨帽,視線會更好。

  5、包要注意能被雨衣蓋住的,東西儘量少點。東西要裝好,知道是雨天,就不能帶大的東西。第一是容易淋水,第二是目標大了容易被風吹倒。包無論防水不防水,東西裝進去之前,都要用塑料袋包裝好。貴重的東西要多包幾層,藥品、底片、火柴等也做好防水。

  6、戶外活動,不要怕溼鞋子和大腿下邊。在雨天徒步,要能不怕溼鞋。或者多帶一雙雨鞋、沙灘鞋。不下雨的時候換換,這樣會更好,更有精神走遠路。戶外活動都是這樣能面對風雨的。有的環境不同,要穿靴子來保護。

  7、在雨天注意攝像和拍照的防水,以及在攝像和拍照的時候要站在絕對防水的地方,不能讓人給你打傘,否則他注意別處的時候,或者發生意外時,雨水淋了機器。

  8、隨身帶的東西,手機等等,要能關閉。在雨天少用或者不用手機。任何情況下都不用。只要下雨就不要打手機。

  9、下雨天穿的衣服,只要允許,都要穿快乾的。天冷就帶個換的內衣服。一般多帶個長衫就可以了。

  10、雨天走路褲子最容易溼,如果可以,就要把褲腳都捲起來。不要太高,也不要在乎衣服溼不溼,走好路才是最重要的。

  11、雨天穿沙灘鞋最舒服,不過沙灘鞋鞋底太硬,走久了絕對腳會起泡,是個問題。最好是有雙防雨的波鞋,可以選擇舒適防滑的坡跟涼鞋,腳底和地面隔著一個坡跟的距離,只要不用蹚水,下雨天穿完全不會溼腳。但是穿涼鞋除了容易弄溼腳丫子這個缺點外,還有就是容易被路邊的樹枝或小石子刮傷腳趾頭。如果是透氣的,還得多帶幾雙襪子。

  12、雨具永遠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揹包側袋、頂袋。遇雨馬上穿雨具,淋溼後再穿就來不及了,貼著溼冷衣物的面板失溫極快。

  13、將地圖放在雨衣口袋等方便取的地方,並作好防潑水處理。

  14、短綁腿可防止雨水從褲管滑進登山靴內部。

  15、揹包應加罩防水罩,如長期雨中行走,揹包內的衣物、睡袋等要用防水袋或塑膠袋包好。

  雨天徒步攻略

  1.下雨為避免淋雨著涼,出行必備的兩件裝備:防水夾克和防水徒步鞋。另外如果在高海拔、植被稀少的山區徒步,要多準備些衣服,根據需要隨時新增。

  2.把準備的補給食物放到無需脫下揹包防雨罩就可以拿到的地方,行走時可以方便的補充能量,又不會弄溼揹包。

  3.行進的時候,需收緊防水夾克風帽拉繩、收緊衣服袖口。如果褲腿比較短,需要額外準備一個雪套,防止雨水流進鞋裡。

  4.雨天路滑,注意防滑。尤其是徒步行進在山裡,春天露水比較大,再加上雨的潮溼,石頭上很容易長綠色的臺癬,這時要儘量靠近山體一側小心行走。避免滑落山崖。

  5.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在戶外出行遇到雷雨,一定要及時躲避注意採取安全措施,下蹲並雙腿靠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儘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另外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幹保持3米距離。

  雨天徒步的基本法則

  1、防水裝備走起來

  春雨帶著寒意,為避免淋雨著涼,出行必備的兩件裝備:防水衣褲和防水徒步鞋。另外如果在高海拔、植被稀少的山區徒步,要多準備些衣服,根據需要隨時新增。

  2、水和食物合理攜帶

  把準備的補給食物和飲用水放到無需脫下揹包防雨罩就可以拿到的地方,行走時可以方便的補充能量,又不會弄溼揹包。揹包的防雨罩、雨衣、雪套等裝備在雨後不要急於脫下,雨後,尤其是有風吹過後,還會從樹上掉下雨水,路邊植物上也會有殘留雨水。

  3、不要帶雨傘徒步

  傘無法封閉,防雨性不好,樹林穿越很容易掛住傘面,失去平衡,雨傘在山上危險性很大;另外一般也別帶雨披***騎車雨衣***,雨天山風大,雨披兩邊開叉,腰以會全溼的。平時可以帶些一次性桌布,可以臨時做雨衣,可以當地席,可以包東西。雨天儘量不用相機,避免進水,引起故障。徒步行進的時候,需收緊防水夾克風帽拉繩、收緊衣服袖口。如果褲腿比較短,需要額外準備一個雪套,防止雨水流進鞋裡。

  4、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

  雨天路滑,注意防滑。尤其是徒步行進在山裡,春天露水比較大,再加上雨的潮溼,石頭上很容易長綠色的臺癬,這時要儘量靠近山體一側小心行走。避免滑落山崖。當隊伍中間出現“斷流”現象時,團隊前面的最後一名隊員一定要在岔路口做好標記,引導後面的隊員;後面隊伍的第一個隊員也應該仔細辨別標記,在結合踩踏的痕跡和腳印,做出正確的判斷,避免迷路。隊員在行進時,做到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

  5、科學避雷,安全第一

  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在戶外出行遇到雷雨,一定要及時躲避注意採取安全措施,避開使用一切容易導電的物體,如關閉手機,手中如果有金屬物品,如金屬桿的雨傘,刀具,要迅速放到較遠的地方。不要在樹避雨,特別是空曠環境中的樹木,因其極可能成為雷電放電的通路;不要在高大建築物***如塔等***旁邊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陰溼的老建築物***如古廟等***旁避雨;要遠離建築物的避雷針;如果處在野外無處躲避,雷電交加時要立即下蹲並雙腿靠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儘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另外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幹保持3米距離。

  不少小夥伴聽到這裡可能就覺得萬事大吉了,補充一點:

  下雨之後的裝備速幹技巧也同樣重要!可以保證讓你在接下來的行進中保持乾爽舒適,避免因潮溼的衣物患上感冒。

  天晴後,可以停下來長時間休息一下,如果鞋子遇水潮溼,可以陰乾。注意千萬不要把鞋子放在太陽下曝晒來晒乾,太陽光會加速徒步鞋橡膠層的氧化。而衣物可以把上面的水珠抖動下來,同時用軟布擦拭剩下的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