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治病效果的要求

  太極拳是在我國廣為流傳的,適合不同年齡段和人群健身的優秀拳種之一,也是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首選推廣運動專案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練習太極拳的治病要求。歡迎閱讀!

  提高太極拳對慢性疾病治療效果的要求

  1、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在習練太極拳時,要具有良好的“心態”,這是提高太極拳健身祛病效果的一個先決條件。所謂良好的心態,就是對太極拳治病健身作用要有一個正確而又客觀的認識。這主要體現“三心”。

  對太極拳要有信心。太極拳治病健身效果是通過實踐檢驗的,在國際上也是公認的。對於每個太極拳習練者,不論出至什麼目的,都要相信太極拳、敬畏太極拳,對太極拳要充滿信心。

  如果抱著懷疑或者是漫不經心的態度就很難收到良好效果。古人講“心誠則靈”,心不誠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對太極拳還要有個平常心。所謂平常心就是對太極拳要有客觀的認識,既不能神化太極拳,刻意誇大太極拳的健身治病的效果,把太極拳看成無所不能、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藥”。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不用辦醫院了,就開武館吧!同時也不能把太極拳看成是毫無價值的自欺欺人的“愚人運動”,如果那樣,全世界就不會有幾億人在習練太極拳。

  太極拳是一項老少皆宜的有氧運動,它對提高人的機體免疫力,增益健康有很好的效果,同時對一些慢性疾病也有很好的輔助療效,但是這種效果的顯現是一個漸進過程,通過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變化。

  所以,習練太極拳要避免急於求成、拳到病除的急躁心態,要循序漸進,要有一個耐心平和的心態,也就是“平常心”。

  練好太極拳還要有恆心。太極拳是一種身心鍛鍊,是一種長期的、持續的運動,這種運動是無止境的。古往今來,沒有一位太極拳大師敢說自己太極拳功夫圓滿了學到頭了。

  因為,隨著你的功夫的不斷增長,你的身心狀態也會不斷地發生新的變化,呈現出新的境界,進入更高的層次。而且有些習練太極拳所達到的高層次、高境界,是非常奇妙的,是語言無法表述的。

  所以,太極功夫就應了那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嚴格的講,絕對的健康是不存在的。健康只是相對而言,因為人是個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的生命體。陰陽的平衡也是一個動態平衡,這種平衡可能隨時遭到破壞,又可能通過自身的調空系統不斷的調整,又逐漸趨於平衡。

  所以,太極拳就是協助人們自我調整、自我修復的手段和措施。那麼,我們練太極拳就要就要持之以恆,只記耕耘不計收穫,長久地堅持下去,就象吃飯、喝水、睡覺一樣,作為維繫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的之一,伴隨生命的全過程。

  只要具備了信心、恆心、平常心這樣良好的心態,就為提高太極拳對慢性疾病的治療效果奠定了基礎。

  2、專一練功不要朝秦暮楚見異思遷

  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總想找一個治病快療效好的太極拳種或功法套路。所以,他們不專一經常變換拳種套路。見異思遷,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習新套路上了,結果分心勞神很難收到治病效果。

  其實,任何一個太極拳拳種、任何一個套路治病健身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關鍵是要能靜下心來,排除雜念排除干擾,專心致志的練功才能收到效果。

  中老年人打拳練功主要是為治療慢性疾病,不是為了比賽和表演,所以習練太極拳不要過分地追求套路和動作的高、難、新、美,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選擇一兩個適合自己的套路,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提高太極拳治療效果必須掌握的要領

  太極拳是大腦支配下的意、氣、形三位一體的綜合運動,是肢體運動配合意念***意識***、調息***呼吸***來完成的。從這個意義說太極拳就是氣功,打太極拳就等於練氣功中的“動功”。

  這是太極拳區別於其他健身運動的標誌,也是太極拳具有很好健身祛病效果的決定因素。所以,太極先師歸納出“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 “心行意、意行氣、氣運身”,“調息勝調身、養氣得黃金”。

  在太極拳運動中,“意”和“氣”為之“體”,形體運動為之“用”。現在很多習練者往往過分注重太極拳形體運動和拳架的外在之“形”,忽視了太極拳的內在“意” 和“ 氣”,這就猶如“丟了西瓜撿芝麻”。

  因此,提高太極拳治療效果,就要重點發揮“意”、“氣”的特殊作用。

  1、習練太極拳時要做到“鬆”、“靜”、“自然”

  “鬆”、“靜”、“自然”是氣功的基本要求,也是習練太極拳的基本要求。

  “鬆”就是放鬆,它包括形體放鬆、內臟放鬆和精神放鬆三個方面。形體放鬆好理解,是指身體百骸、骨骼肌肉的放鬆,不崩不僵。

  內臟放鬆是指胸腔腹腔中的各種臟器***五臟六腑***的放鬆,要求重心下移氣沉丹田,就好像把五臟六腑下沉到小腹中。精神放鬆是指心意平和、心情平靜。

  “靜”是指心緒安寧靜謐,思緒專注沒有雜念,是一種高階的意識運動。要求心靜似水神志專一,排除雜念,弱化對外界資訊的反映的忘我狀態。

  “自然”是指的人的肢體姿態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不勉強的,按照肢體的生理結構運動規律運作,人的心緒精神狀態不受外界干預,平和自然抱朴歸真。

  鬆、靜、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輔相成,只有全面放鬆下來,才能入靜,放鬆入靜才能平和自然。

  2、注重“調息”

  調息是指在打太極拳過程中對呼吸的調節和配合。總的要求是深、細、勻、長、順、靜、柔、緩。

  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頭,使胸腔及腹腔舒張和收縮到位;細,就是呼吸輕穩,不能粗猛; 勻,就是呼吸要均勻,不能時而急促時而平緩,撥出和吸入的氣流量要平均,不能時而多時而少。

  長,就是呼吸的時間要放慢拉長,吸氣和呼氣之間的暫短停止稱之“屏”,呼氣和吸氣之間的暫短停止稱之“息”,要有意識地延長“屏”和“息”的時間。

  氣功的調息有很多方法,我們打太極拳時以自然呼吸為主即可,但要做到深、細、勻、長,同時要配合動作,當上肢動作向肢體的自身方向運動時要吸取,向身體外運動時要呼氣;身體向上起浮時要吸氣,身體向下沉時要呼氣。

  3、主動運用“意識”做到“形”、“意”結合

  “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是太極拳的基本原則,是練好太極拳至關重要的一環。

  “意識”也就是意念,更直白地說就是“想”,所謂“形意結合”就是太極拳的形體動作要和意念想象相配合。意念配合可分為兩種想象形式,即:整體意念想象、動作意念想象。

  整體意念想象就是想象自己整個身體置於特定的環境***幻境***當中,去感受體悟。這種想象首先要建立在身心上的“鬆”、“ 靜”、“ 自然”,然後弱化對外界資訊的反映,使大腦進入虛靈忘我狀態。

  想象的意境沒有統一模式,可以根據個人的思維習慣、心智取向來決定,但通常想象的是:高大、虛無、通透、輕柔、漂浮 。所謂高大,就是想象在清純的宇宙中自己身軀頂天立地巍峨高大。

  所謂虛無,就是周圍環境乃至宇宙都是無形無相的虛無空間,也可以想象自己也是虛無的。通透,就是的身軀肢體是透明的。所謂輕柔、漂浮,就是想自己身軀似雲又似霧虛無縹緲。整體想象可以把幾種意境組合在一起,這樣效果會更好。

  動作意念想象動作意念想象可分為動作想象和動作體悟。動作想象就是在打拳過程中,把動作加以一定的內在含義。如雲手時,想象巨大的雙臂在攪動著宇宙太空或者是在翻江倒海。

  在做攬雀尾,雙手下捋時,要想象把一道彩虹從天邊牽引下來。摟膝拗步時,往前推掌就想象把巨大的氣流推向遙遠的天的。動作體悟就是,注意力***意念***跟隨動作的力點走,同時要體會動作時肢體的內在變化。

  如在做左摟膝拗步時,意念要在左手上,當左手摟膝要結束時,意念馬上轉到前推的右手上。在做棚手或倒卷肱等動作時,意念跟隨手臂執行變化,就會感到兩手有抽拉或相吸相斥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