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膝蓋疼的處理方法推薦

  打羽毛球是最常見的秋季運動方式了,但是如果掌握不好技巧,也很容易受傷,有的人就有膝蓋疼的問題,那麼打羽毛球膝蓋疼怎麼辦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打羽毛球膝蓋疼的處理方法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打羽毛球膝蓋疼的處理方法

  膝關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關節,同時也是支撐整個人體的骨頭,膝關節由股骨的遠端、脛骨的近端和髕骨組成的,股骨和脛骨由交叉韌帶連線加固,外圍由關節囊包繞,在關節囊的兩側是兩條副韌帶。該關節因為上下槓桿長,周圍肌肉小,所以是在運動中最易受損的關節。

  打羽毛球膝蓋疼痛點在膝蓋髕骨下緣的話,是一種髕尖末端症,羽毛球選手中很常見。股四頭肌的下端止點在髕骨結節,如果肌肉太緊,沒有及時鬆開,長期過度牽拉肌肉止點,就會引起這種末端病。

  如果是青少年,由於骨骺未癒合,脛骨粗隆處疼痛也是一種末端症。原因仍是訓練強度大,練完後沒有及時放鬆引起。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從改進動作和訓練後多進行放鬆兩方面來解決。

  1、上網擊球時,膝蓋前端不要超過腳尖。超過腳尖,會使膝蓋負荷更大。長久下去,運動員的上網動作會受到影響,不敢上網。

  2、下肢和下肢關節的穩定性要加強。股四頭肌和臀部肌肉力量的增加,也可以減少末端牽拉力,否則牽拉負荷總是集中在一點,容易造成病患。

  3、訓練結束後,要及時牽拉肌肉,使肌肉更有彈性。牽拉股四頭肌的練習,可以多做從後面提拉腳至臀部,站立或跪姿都可以做。簡單說,就是站立或跪著,一隻手抓住腳,向臀部提拉,腳跟能貼住臀部最好。

  打羽毛球膝蓋疼的原因

  1、長期的大運動量訓練引起的膝關節慢性勞損

  膝關節長期反覆的摩擦,屈伸易使膝關節面磨損以及韌帶變性。根據調查發現,關節勞損的運動員專業訓練年限大多數都在4年以上,訓練年數越多,傷病越多。

  2、技術動作不正確引起的膝關節損傷

  在羽毛球的訓練和比賽中需要快速的動作變換速度和應變能力,如果運動員不會自我保護將會很容易受傷。例如不正確的前衝止動和回動時外翻,在屈伸時因為關節窩與關節頭的不斷摩擦引起膝關節內側韌帶以及軟骨損傷,損傷性滑膜炎,髕骨勞損和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等。

  3、股四頭肌的力量不足

  膝關節囊的前部是由股四頭肌及其肌腱參與構成的,股四頭肌腱止於髕骨上緣,通過髕骨借髕韌帶附於脛骨粗隆,是伸膝動作的主要裝置。股四頭肌是穩定膝關節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啟動,止動還是半蹲準備姿勢都是依靠股四頭肌來完成的,但是因為股四頭肌力量弱,所能承受的牽力太小,相對負荷較大,容易引起膝關節勞損從而產生傷病。

  4、未做好準備活動

  羽毛球屬於對抗型運動專案,在運動時需要不停奔跑,急停,移動,如果準備活動未作充分,也十分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損傷。

  打羽毛球的好處

  1、治頸椎、肩周病

  頸椎、肩周病是坐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職業病,因此大家應該提前做好預防準備。參與羽毛球運動,要用手肩膀協調出動,拼命抽球,這時你的頭要抬、肩要動,每天堅持打球一小時以上,骨質增生很難形成。因此,頸椎、肩周病很難產生。

  2、鍛鍊眼力

  每天面對電腦,眼睛很容易疲勞。打羽毛球時你的眼神要跟著球轉,球到哪,眼到哪,一會看近,一會看遠,一會看高,一會兒看低。不僅是身體在動,而且眼也在轉動,打羽毛球使眼在自然運動,逐步提高視力。

  3、塑造身形

  看過羽毛球比賽的人都會發現一個問題,羽毛球運動員無論男女,身材都很勻稱,特別是女隊員,四肢修長,亭亭玉立,這是羽毛球運動的特點所決定的。第一次打球或是隔很長時間打球的人第二天會出現全身肌肉疼痛,走路都很困難。這從體育科學的角度來講,這些肌肉之所以會疼,是因為這些肌肉長期以來沒有得到鍛鍊的結果。就像練健美一樣,哪塊肌肉有感覺,這就說明哪塊肌肉得到了鍛鍊。打羽毛球鍛鍊的部位,其他運動都不容易練到。

  4、增強友誼、提高技能

  未入會之前大家相互都不認識,在各自崗位上工作。當通過協會活動,瞭解對方的性格,真正以球會友。未入會之前你可能只會打野球,剛開始連發球都發不好,更談不上抽球、搓球、勾球、推球、吊球了。資訊科技在不斷的更新。現在大家都在網上聽講課,協會組織講座,只有通過比賽,激發技能訓練,會員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湧現出一批高水平球員。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