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的十九個益處

  太極拳的本質是武術,如今已是和平年代,技擊功能已經沒有什麼用處,太極拳的養生功效被科研證實,常練太極拳對身體產生十九個益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當代人

  太極養生是這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每個人身體健康必備運動,通過修煉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素質。

  1.啟用自身修復系統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自身修復系統也在慢慢退化,太極能打通“任督二脈”,啟用身體修復功能。每天十分鐘,遠離亞健康。

  2.疏通經絡

  長期坐在辦公室,身體活動少,大腦活動過多,經絡通道堵塞,全身會有小疙瘩,就像水不流動就容易發酸發臭,堅持習練太極,疏通經絡後,疙瘩就少很多。

  隨著辦公化時代的到來,腰椎等疾病越來越多,有什麼好的方法預防呢?當然是太極拳,太極拳能幫助你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3.放鬆神經系統

  不運動,長時間做一些事情,全身都很緊張,很僵硬,太極拳凝神聚氣,沉穩安舒,可以使神經系統放鬆,緩解頭暈眼花。

  4.身心輕安

  身心不和,身心不安,身心不平,身心疾病都來自於氣血不通,氣血不通的原因就是經絡不通,所以,身心都不自由,通過太極,氣血通暢了,身心就自由了,達到身心合一。

  5.增強心臟功能

  不愛運動,所以心臟功能不強,太極雖慢,但是能全身催動氣血,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臟慢而有力。

  太極拳是一種天然的保健品,每天堅持練習太極拳不僅精神好,而且氣色佳,太極拳是治病的偏方。

  6.強健血管

  醫學講,太極能增強血管彈性,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也能夠增強全身彈性。

  7.增強筋骨

  生活沒有規律,所以全身肌肉韌帶僵硬而沒有彈性,沒有力量,通過太極之後增強筋肉韌帶力量,關節也靈活了。

  8.通暢血液迴圈

  人體血液不通暢,因為經絡和脈絡不通,人容易得病,太極能輕鬆打通經絡,增強人體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9.減少五臟疾病

  五臟六腑需要運動,如果不運動,自然就硬化而得病,因此,太極拳節節貫穿的運動可以促進臟腑的自我按摩,濡養五臟六腑,很多疾病自然就不會來了。

  10.治癒三高

  有三高,醫生們開了很多藥方,沒有大的效果,開始練太極吧,儒雅的的有氧運動,安全控制三高。太極對於防治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習慣性便祕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11.精神快樂

  中醫講,堅持太極,會消除心臟缺血性症狀或降低血壓。使人體消除疲勞,精神愉快,緩解心慌心悸。人不愉快與血性有關係,太極能減少血糖,血脂;排除血淤,血癥等血裡的垃圾,血裡沒有垃圾,氣血通暢,人會愉快。

  12.體形美麗

  人美不美與血性有直接關係,人的血裡沒有垃圾,人一定漂亮及美麗,血裡垃圾多,人自然就不漂亮。因此,太極能排除體內的垃圾和血裡的垃圾,減少人體腹部脂肪的積聚,保持人體的形體美。

  13.防止心肌梗塞

  醫學裡講,心肌梗塞主要是氣血不通暢,血凝塊堵塞血管而造成的,太極能優化心臟功能,減少血凝塊的形成,減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14.強腰固腎

  人本身懶惰,不願意活動,坐的時間長,會傷害腎,造成腎虛,腎炎,腎結石,腎功能退縮。因此,腎供血不足,肝血就不足;肝血不足,心血就不足,就開始生病了。為了治病吃藥,增加腎的負擔,練太極就是練腰,練習後能減少吃藥,從而增強腎的功能。

  15.大腦清晰

  待在電腦前,待在家裡看書,寫文章,大腦會不清晰,練太極呼吸吐納,接受戶外新鮮空氣,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清晰了、靈活了,明顯消除了大腦的疲勞,提高了學習和修行。

  16.增強視力

  看書,打電腦,發微信過多,視力退化了,據有關專家測試,每週太極三次,每次半小時,連續堅持4個月者與不喜歡運動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銳,視覺與記憶力均佔優勢。

  17.延年益壽

  生命在於運動的意思,太極是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可以緩解神經肌肉緊張,穩定情緒,這樣壽命自然延長。

  18.開發智慧

  人愚笨與血性有間接的關係,人體的血裡垃圾多,人自然變為愚笨,愚笨的人無法開發智慧。定時堅持習練太極,能排除血裡的垃圾,消除疲勞,精神愉快,緩解心慌心悸,消除廢氣汙染,對強健身體,靈性活潑,提高智慧。為了你的健康,請開始太極吧。

  19.益於大腦健康

  太極運動有陰有陽,開發大腦潛能,有助於大腦釋放更多的欣快激素內啡肽,比健身房運動更有益於心理健康。

  各式太極拳的特點

  陳式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要求身體和心靈要一致。

  在推手中以纏繞粘隨為主,“縱放曲伸人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在貼上纏繞過程中,運用:“棚、捋、擠、按”等法則,借力制動,捨己從人,聽勁懂勁,發勁制敵。

  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以柔化著稱,動作輕鬆自然,連續不斷,循規蹈矩,鬆靜自然,獨具靜態之妙。

  拳架雖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開展而緊湊,在緊湊中自具舒展,不顯拘束。

  兩個一起打的時候,姿勢要擺好,不可以隨便的亂晃亂動。

  孫式太極拳

  進退相隨,邁步必跟,退步必撤。動作舒展園活,敏捷自然,練時雙足虛實分明,全趟練起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

  每轉身時以“開”、“合”相接,所以又稱“開合活步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

  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剛柔內含,輕鬆自然,輕靈沉著兼而有之。

  楊氏太極拳的姿勢比較簡單,很好學。

  正如楊澄甫所說:“太極拳是柔中寓剛,棉裡藏針的藝術”。架勢有高、中、低之分。

  武式太極拳

  既不同於陳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於楊式大架和小架,學而化之,自成一派。

  其動作簡潔緊湊,架勢雖小而不侷促,動作舒緩平穩,出手不超過足尖,收時不緊貼於身,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不相逾越。

  胸部、腹部的進退旋轉始終保持中正。步法嚴格,分清虛實,小巧靈活,邁步時足尖先著地,然後再足跟著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

  弓步前腿膝蓋不得超過足尖,後腿不挺直高拔。

  拳勢講究起、承、開、合,動作連貫順遂,用內功的虛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以“神宜內斂”,“先在心,後在身”,“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動身隨,意動氣隨,意到氣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達到意、氣、形三者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