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派太極拳的技擊性

  太極拳,發源於中國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極富中國傳統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態。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太極拳始於河南溫縣,中興於永年廣府。自楊祿禪、武禹襄後才廣為傳播。之前,僅在陳家溝一隅以宗族形式傳襲。顧留馨先生說:“近代太極拳的傳播,以楊氏祖孫三代對教材教法不斷創新之力最多,而於拳理的鑽研總結首推武、李,較之王宗嶽《太極拳論》之抽象概括遠為具體切實,有斷承、有發展,乃能自成一家。”這裡的武、李指的是武派太極拳始祖武禹襄***1812—1880***和第二代宗師李亦畲***1832—1892***。如今他們的拳論被各派太極拳奉為經典。可以說武派拳論支撐起整個太極拳理論的基本架構。

  而武派太極拳就是在其理論嚴格指導下編創的一派拳術。武禹襄師從陳清平,而不墨守成規,他不僅對拳術及古典拳論潛心研究,且多有發悟,卓有建樹而自成一家。之後,由其外甥李亦畲,三代宗師郝為真***1849年一1920***不斷修改完善。每一著勢,甚至每一動作都不能有絲毫違背拳理之處,從而決定了武派太極拳具有的攻防意識。簡言之,它的拳架不尚花哨,來源於技擊,作用於技擊。正如吳文翰先生所言,其特點是“簡潔縝密,術法分明,古樸典雅,端莊灑脫”,不尚花法,重在實用。

  武派拳無論拳勢怎樣變化,而身法始終保持“提頂吊襠,鬆肩沉肘,含胸拔背,裹襠護肫,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沉丹田,分清虛實”,時時勢勢如此。下面我從步法、手法、身法、眼神、心態、整勁六方面簡述之。

 

  ***一***步法,基本為不丁不八步

  兩足落放既不外撇呈“八字型”,也不一豎一橫成“丁”字步。不能雙足平行,更不能站在一條直線上,要成斜向朝前的三角之勢,謂之“不丁不八步”。

  其他武技如外家拳術,拳擊、泰拳等,其步法也不外如此。這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最具穩定性,又便於靈活轉換殊途同歸的步法。

  武派拳步法嚴格分清虛實,一足虛,一足實。如兩足均衡,重心居中,不分陰陽,則不是武派太極拳。重心於一腿,是武派之身法基本特徵之一。這是穩固下盤,又利於攻防轉換,做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基礎。吳文翰先生在《武派太極拳體用全書》中將本派步法要領總結為:“先明虛實,後知進退,進中有退退隱進機,五行轉換,三角為法。”

  與人交手,步法要佔得先機,要佔得準,佔得穩,猶如人在十字街口,前後左右,四面八方,進退自如,轉換自然,才能得機得勢。

  對步法的要求,也就是對腿的規定。另外,武派拳對腿的彎曲度也有限制,約為135°。弓腿膝蓋前頂不過腳心,小腿與地面垂直,膝不可頂過腳尖。為什麼這樣加以限制呢?

  因為,大腿與小腿曲蓄度大於135°,雖轉換靈活,但伸縮性不夠,下盤欠穩定。小於135°或成90°,雖下盤穩如磐石,但轉換不夠靈活。腿彎曲成135°其穩定性、靈活性欠佳。因此,要恰當把握腿的彎曲度,不可過低,也不可過高,習練者不可高抬,如墜重物,謂之“沉肘”。

  武派拳不論拳勢如何變化,手的攻防範圍是:遠不過足尖,高不過眉,左右手護持左右半個身體。這實際上限定了肢體所執行的範圍,即自己所要防守的範圍,為何如此來規定呢?

  太極拳是防守反擊的拳術,不提倡主動進攻,追求陰陽平衡而互濟,氣勢要圓滿。武派拳以曲腿與前胸為弧設定了一個圓球體,這就是要防守的範圍。超過此範圍置之不理,接觸此範圍則設法施以還擊。

  這個立體空間既具備最小的,也是最佳的防守空間,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施以反擊,又最利於進行攻防轉化。高於頭頂,遠過足尖則為過,過一分為凸,易丟,將勁送給對手,使對方有機可乘。範圍收縮太小,連起碼的上護其頭,下護其襠都做不到,則為凹,勁力不能夠充分施展,造成我背而人順。要恰到好處,無過不及,一味追求所謂的“舒展大方”或“緊湊侷促”而與技擊含意背道而馳,是武派之大忌!因此武派太極拳從實戰出發,對肢體執行範圍作了嚴格的限制與規定。應察之慎之!

  ***二***手法

  五指自然分開,微曲,狀如“元寶”,曰“元寶手”。豎掌,坐腕外撐,側向朝前。手、腕、大小臂呈流線型,其狀如圓。這樣,既具備最大限度的承受力,又有足夠的靈活性。注意肘不可高抬,如墜重物,謂之“沉肘”。

  武派拳不論拳勢如何變化,手的攻防範圍是:遠不過足尖,高不過眉,左右手護持左右半個身體。這實際上限定了肢體所執行的範圍,即自己所要防守的範圍,為何如此來規定呢?

  太極拳是防守反擊的拳術,不提倡主動進攻,追求陰陽平衡而互濟,氣勢要圓滿。武派拳以曲腿與前胸為弧設定了一個圓球體,這就是要防守的範圍。超過此範圍置之不理,接觸此範圍則設法施以還擊。

  這個立體空間既具備最小的,也是最佳的防守空間,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施以反擊,又最利於進行攻防轉化。高於頭頂,遠過足尖則為過,過一分為凸,易丟,將勁送給對手,使對方有機可乘。範圍收縮太小,連起碼的上護其頭,下護其襠都做不到,則為凹,勁力不能夠充分施展,造成我背而人順。要恰到好處,無過不及,一味追求所謂的“舒展大方”或“緊湊侷促”而與技擊含意背道而馳,是武派之大忌!因此武派太極拳從實戰出發,對肢體執行範圍作了嚴格的限制與規定。

  ***三***身法***略***

  ***四***眼神

  即太極拳之神,聚於雙目,似靈貓之捕鼠,全神貫注。我想所有拳術都應如此,所謂“眼為心之苗”。

  有人說:“練太極拳要眼隨手動。”其實不然。眼隨手動,是手領眼運,不顧對手,舍人從已。想想看,這還是太極拳嗎?“捨己從人”才是太極拳。走架打手本為一體,行拳走架,就如同與人交手,自己的眼神要時刻關注對手,關注對手的眼睛,從對手的眼神裡討得訊息。因此必須做到“眼領手運”。走架時,不能目光流盼,東張西望,怒目瞠睛,低眉弄姿,而要神聚於目,平視而出,專注一方。一切從實戰出發,一切為了應付敵人的進攻,這才是拳術,也是武派太極拳術之根本。

  ***五***心態,即人腦意識之反映

  心態與眼神是一致的,有道是“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眼神中可窺視其心靈深處,意識能從眼神中流露出來。頭腦冷靜,心靜如水,才有從容平靜之眼神。靜觀敵變,因時因勢而動,在保持自身身法正確的前提下,以不變應萬變,所謂“因敵變化是神奇”。那麼,自己的心態會永遠地從容與平靜。

  心態平衡,絕非什麼也不想,而是凝神斂氣,專注一方。每一勢、每一動作都是在化勁、打勁,是對不同方向與角度敵勁的走化與發放。這種化發要做得隱蔽,它不是拳勢明顯的收縮與放縱,而是以腰腿潛轉帶動肢體的運動。外形無多大變化或不見其動,而內勁發生了質的變化。內勁轉化不在視覺,而在感受,這就是武派太極所體現的“外形微顯,其勁內換”的神奇特色,這同時是練習的難點。

  ***六***勁要整,勁整與眼神、心態互相統一

  勁整要做到內外三合、三尖相照、三點相對。外三合即手與足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內三合即神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三尖相照為身前鼻尖、指尖、前足尖相對。背後是大椎、尾椎、後足跟三點相對。意向上升,氣向下沉,全身放鬆,神聚於目。勁往何處,周身對向何處,眼神同時射向何處。一動俱動,牽一髮而動全身。此時,腰為軸,如長鞭之柄,肢體為輪,如長鞭之梢。武派太極拳極重視腰帶肢體的整勁運動,其運動規律非常獨特。姚繼祖先生***1917—1998***說“腰腿換勁應萬端”正是如此。腰帶肢體運動,並非平常的腰胯前後左右地扭擺,而是以一腰眼微向上抽,用一胯托起另一胯,以腰為滾軸的潛意識運動。這是上下相隨而一體,周身為一家,勢圓勁整的武派太極拳運動方式。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武派太極拳極具技擊功能,正如20世紀30年代馬立伯先生在《太極拳派別》中指出武派太極“長於應用,至練習方法亦較簡捷,其所傳架勢最為緊湊,如干枝老梅枝葉盡去,路數最簡便又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