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運動是養生主要法寶
太極拳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生存鬥爭中養生的智慧結晶。它一不靠醫藥,二不用複雜器材,三不需場地,四不汙染環境。為了健身不論年齡、性別,人人都可習練。特別適合中、老年人。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由於建國以來領導大力提倡,有群眾組織的推動,有高深造詣的拳師言傳身授,有廣大人民積極的參與,太極拳越來越成為最受我國人民歡迎的健身運動。90年代以來,幾次大型太極拳集體演練,受到世紀矚目。據估計世界上已有150個國家和地區10多億人在習練太極拳。新世紀頭一年首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在我國勝利召開,是送給世界人民的最珍貴禮物。我們為這一創舉叫好。太極拳豐富深邃的文化內涵博大精深,不易被世人充分理解。由於古老的經典著述顯得玄妙難懂,用現代科學理念,淺顯易懂的文字闡明深奧的太極原理,便於人們特別是青年理解,將有利於太極拳運動廣泛深入開展。根據已有的科學報道,我們從太極拳的健身特點、健身機理、、抗衰老作用,以及人際關係和諧,天人合一的哲理等方面分別闡述。
太極拳運動的特點
太極拳是大腦支配下的意氣運動。毫無疑問任何運動都受大腦支配。大極拳的特點是要求首先調息、調心、調身;它強調心靜體鬆,意念先行。意念一動,身體隨之開始柔和、緩慢、勻速、連綿不斷的弧線運動。從起始到收式,一動無有不動,牽一髮而動全身,環環緊扣,一氣呵成。只有大腦支配意念,意念導引,使呼吸與動作密切配合,才能使內氣執行暢通。氣隨意行,意隨動作走,上下協調一致,氣貫全身。由於意念集中,意動身隨,自然地形成內氣充盈鼓盪。這時人好比充滿氣地球體,身體輕盈靈活,這當然不是一開始就能做到的。初學時先練架子,只要按照要求去做,就有周身輕快舒適的感覺。整套動作都是用意識支配的,“神為主帥,身為驅使”,這隻有心靜才能做到;另一方面它又是“以動御靜、雖動猶靜”是在“動中求靜”。無論打到那個架式,心***大腦***始終保持“靜”的狀態。這是大腦的最佳功能態。人在平時清醒的工作時,大腦處在緊張狀態,用腦電儀可惟測出“β”波佔優勢;人在睡眠時是“Э”波佔優勢;只有將清醒時的大腦活動降低到非睡非醒的中間狀態,腦電波就處於“Э”波佔優勢。而在意念集中練拳時,大腦功能狀態也是以“Э”波為主導,被稱為“氣功態”,它既不同於睡眠,又不是完全清醒、高度緊張狀態。早在1998年中科院武術協會理論組對長期練拳者作過額部、枕部腦電測試。結果表時:長期練拳者額部腦是波中Э波佔主導,電壓增強,主峰突出,其它波段***如β波***下降。這種a—波頻率同步化、有序化是大腦高度寧靜的功能狀態。腦科學研究認為人腦在這種狀態下產生一種使人愉快的小分子物質—“β—內啡肽”或“腦內***”,它使人感受到內心的愉悅和幸福。人們練拳時自我感覺“恬靜舒適”、“神清氣爽”與這種理論是一致的。現代人體生理科學認為:人體內平衡主要由神經與系統相互協調與制約來維持,因此這種大腦功能狀態必然對人體內臟的功能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
相關閱讀:
太極拳簡介
太極拳,發源於中國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極富中國傳統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態。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中醫等的完美結合,她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作為一種飽含東方包容理念的運動形式,其習練者針對意、氣、形、神的鍛鍊,非常符合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對人類個體身心健康以及人類群體的和諧共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太極拳這種以體育運動作為主要外在表現形式和載體的非物質文化形態,充分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界的客觀認知和科學實踐。
17世紀中葉,溫縣陳家溝陳王廷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創編出一套具有陰陽開合、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極拳。
太極拳在陳家溝世代傳承,自第14世陳長興起開始向外傳播,後逐漸衍生出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太極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拳基於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鬆、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覆習練,以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鐗、雙鐗、槍、大杆和青龍偃月刀等。
太極拳這枝中華武術奇葩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普遍推崇。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級政府及廣大民眾對太極拳這一古老文化體系的保護意識日益強化,各級政府相繼制定保護措施,太極拳發源地先後舉辦了11屆國際性太極拳交流大會。傳承人、民間傳承組織也加大深入推廣的力度。2006年5月,太極拳被中國政府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太極拳逐漸成為連線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文化紐帶,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對外交流
傳播重要載體之際,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太極拳文化,溫縣人民政府聘請國內一流設計單位,對陳家溝文化旅遊區進行全面規劃,按照傳承、弘揚、養生、功夫、產業五大功能區設計,建設包括太極拳展示基地、教育培訓基地、休閒度假基地、文化產品基地、研究傳播基地在內的陳家溝世界太極拳文化中心,開展對太極拳全方位多層次的挖掘、整理、推廣,描繪出了陳家溝世界太極拳文化聖地的美好藍圖。河南省文投集團等單位已經入駐,開始建設美麗陳家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