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柔功
柔功是太極拳運動或搏擊所必需的柔切功夫或能力,它是太極拳賴以發揮健身或搏擊功能的重要基礎。一個太極拳習練者的柔功如何,直接涉及到其健身及搏擊水平的高低,提高對柔功重要性的認識,加強柔功訓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一、柔功的基本含義及生理機理
***一***柔功的基本含義
柔功即太極拳運動或搏擊所必需的柔韌功夫或能力,是太極拳運動,健身或搏擊的重要基礎。
首先,肢體的柔韌性是演練好套路的重要基礎。如24式簡化太極拳的“下式”、陳式太極拳的“跌叉”等,肢體沒有一定的柔韌性是無法按要求完成好的。馬虹老師年過七旬,還能以較高的要求和較好的柔功完成“跌叉”,難能可貴。
其次,肢體的柔韌性是練好推手的基礎。在太極拳推手訓練中,其中大捋對肢體的柔韌度要求比較高,沒有較高的柔韌度,這個動作就完成不好。
再次,在散手或實戰中,肢體有較好的柔韌度,引勁或跟進就會有較大的伸展空間,搏擊的主動性或機會也會相應增多。
另外,柔功訓練是太極拳健身的重要因素。“人老先老腿,腿老先老筋”,肌體的僵硬老化,是加速人體衰老和引發病變的重要誘因之一。因此,加強柔功訓練能減緩肌體的衰老,一些因肌體衰老引發的病變也會得到扼制,緩解或恢復。從這種意義上說,柔功訓練與人體簡單肢體運動的健身效果相比較,前者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柔功的生理機理
柔韌功夫或能力在太極拳中具有較大作用,那麼,這種柔韌性與什麼因素有關呢?首先要了解一下運動系統的基本構成及人體運動機理。人體運動系統由骨,關節和肌肉三大部分構成。骨,連線成骨骼,構成支架,支援體重,保護內臟,充當槓桿,參與運動,並有造血功能;關節,在運動中作為支點,起樞紐作用;肌肉,運動中賦予動力。
現在我們以肘關節為例,簡單說明其運動過程。肘關節完成一次投擲動作,首先是肌肉拉動骨骼,骨骼以關節為轉軸,拉動上肢將鉛球投擲出去。整個動作質量高低,除技術因素外,還與股肉柔韌度、肌力大小等因素有直接的關係。
肢體的柔韌性,主要與肌肉的柔韌度,關節腔運動空間以及骨質量三大因素有關。
—是肌肉的柔韌度。包括肌肉的柔軟及堅韌程度,柔且韌,才能保證肢體較大程度拉長時,不致使肌肉受傷、筋腱等斷裂。因此,太極拳中的柔功,要注意從“柔”和“韌”兩方面下功夫。
二是關節腔運動空間。人體比較大的關節,如膝關節,髂關節、肩關節等,骨與骨連線處具有關節腔結構,腔內有腔液,起潤滑作用。通過柔韌訓練,可拓展其運動空間,增加人體的屈伸程度。
三是骨質量。人在少年時期,骨的物質結構中有機質較多,骨骼的柔韌性及彈性都比較好。隨著年齡增長,到中老年時期,骨骼有機質程遞減趨勢,無機質增多,骨的柔韌性、彈性等質量就降低了,如果缺乏有機質或鈣還容易斷裂,這是自然規律性。所以,在進行柔功訓練時,要從實際出發,年紀過高,骨質量不高,做大幅度的拉伸運動,骨骼受力增加了,容易出問題。
二、柔功的重點訓練部位及訓練方法
太極拳是一種強調柔功運用的武術拳種,但不是專門的柔功運動。因此,訓練要有針對性、重點性。人體的骨骼、關節、肌肉很多,柔功怎麼練?主要練什麼位置呢?
在太極拳運動中,我們主要抓住三個重點區段來訓練。中醫認為,人有三根大筋與健康關係十分密切。第一條是腿跟至腰頸的大筋:第二條是雙腿內側至會陰的大筋;第三條是雙手至胸部的大筋。
中醫講的這些大筋,實質上就是現代西醫解剖學中所稱的肌肉及肌腱、韌帶、腱膜等運動系統附屬部分相互聯絡而結成的肌肉群,在解剖中是看不到真有那麼一根大筋的。我們的柔功訓練就圍繞這幾個重要區段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