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行功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漢族傳統拳術。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一、關於站樁
站樁不是拳架的一個部分,是在拳架之外的一個獨立練功架 式。學拳之前,必先練站樁,太極拳站樁主要有馬步樁、川字樁及踩腿法三種形式***注:太極拳每一個定式皆可當作站樁來練習,但這三種樁型是比較基礎的, 樁功的具體練習方法參見拙編“拳法精解”部分***。有了站樁的基礎,可以為以後的盤架子奠定堅實的基礎,既有利於提高盤架子的質量,又能增強體質,為技擊打 下基礎。站樁必須由高入低,不能過速。最初每次五分鐘,以後逐步增加到十五分鐘,以後每天皆可抽出一些時間練習樁功,作為內功鍛鍊的一個重要部分。
二、關於腹部堅實點的建立
每當上肢向外發勁時,他出擊的力量首先是由腳蹬地而起,再通過盆骨、脊柱、肋、肩的傳導而達於臂,最後加上上肢伸張才能達於外物。同樣,上肢擊物以後,外物 的反作用力也要經由相同的路徑傳回腳跟,因而這些傳導力的部位均要感受到力的作用併產生相應的緊張。我們知道,四肢的骨骼比較長而規則,其對力的傳導效能 也較好,而肋骨、骨盆、脊柱等則較短而零碎,其導力性也較差。所以由上、下肢傳來的力在這些導力性差的部位就有集中和釋放出來的趨勢,並由此造成驅趕內部 的緊張。為了行文方便,我們將用力時身體內部對外力感受最強烈,因而必然最緊張的地方稱為“內部緊張點”。內部緊張點,相當於銜接上、下肢的“關節”,起 著傳導力量和連線力量的作用;同時它又是運動用力時所用力與反作用力在人體內部交匯的地方,是人體內部遭受最嚴重打擊的部位。人只要用力,身體內部必然會 出現一個“內部緊張點”。作為一種保護性的本能的反應,人們在預知或感知到這個力擊來的時候,總是要人為地增強“內部緊張點”的堅實度,以承受這個力擊。 因此,在運動時,“內部緊張點”也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內部堅實點”。
從生理結構上看,“內部堅實點”既可以出現在胸點,也可以出現在腹部,太極拳堅決反對將“內部堅實點”,它要求把“內部堅實點”建立在腹部。
具體做法是:當上肢欲向外用力時,它不像外功拳那樣胸部高挺、緊曲手臂、緊握拳頭,而是採取涵胸、拔背、手臂自然彎曲的姿勢,使手、臂、肩、背等肌肉繃到適 宜的長度。同時逐漸蹬腳,將身體旋向目標並緩緩前移,全身,特別是胸、腹則仍然保持鬆弛,以此作為發勁的準備態勢。發勁的瞬間,隨著迅猛的呼氣,腰、腿、 臂、手等也在原來運動的基礎上一齊加速並用力,從而完成一次腹部堅實點的發勁。這個過程產生的生理現象主要有下挒幾點:
第一、由於發勁之前,參與用力的主要部位的肌肉都處於適當拉長的狀態,從生理上看,肌肉在這種狀態下具有最大的勢能,因而一旦緊張伸縮,可發出最大的力量;
第二、由於手、臂、肩、背等部位的肌肉適度繃長,它們也具有了適當的強度,同仍然鬆弛的前胸部的肌肉相比,它們的導力性顯然要好得多。因此從腳、腰發出的力 與由外物經臂傳來的反作用力,便主要沿著背部這條導力性良好的路徑進行輸導而達於腹部。這就有效地避免了胸部緊張和遭到力擊的可能性;
第三、用力發勁時,雖然胸肋、胸肌也會發生一定的緊張,但其作用僅限於維持軀幹的平衡,並不承擔推動出擊和承受反作用力的任務,故緊張程度是很輕的,不致造成對內部臟器的壓迫;
第四、太極拳在發力之前,雖然也要預先吸氣到一定的足量,但在出手發勁的剎那,貯氣便急劇撥出體外。這時肺體受呼氣的反動力而下沉,給腹部施加了來自上面的 壓力;腹部下面,由於腿部和臀部、肛門等肌肉的緊張作用,又給腹部施加了來自下面的壓力;腹內腸臟受到上、下壓力作用,必然有分向四維擴張之勢,於是腹壁 周圍的面板、肌肉就相應地發生適度緊張以向內裹,抵制腹部的外脹;這又為腹部施加了圍壓。由於上述一系挒變化和作用,加上腸臟的自然下垂,就造成了一個既 充實、又結識、更富彈性的堅韌的“腹部堅實點”。當我們向外用力時,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便沿背部通過背肌、脊柱的傳導而達於此。以上就是建立“腹部堅實點”的全部過程和由此引起的主要生理現象。拳經上所謂“力由脊發”,指的就是這個由背部這條路線傳導力量的現象。
建立“腹部堅實點”以推動用力的這種獨特的用力態勢,乃是太極拳和其他內功拳,區別於一切外功拳和其他運動的最根本之點。建立“腹部堅實點”以代替“胸部堅 實點”是太極拳運動用力的中心內容,也是武術上所謂“內功”的精髓所在。只要有了這種功夫,就是找到了太極拳行功的真諦了。
拳經說:“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 就是說,發勁時要呼***鬆***氣以加強腹部堅實點,才能充分發揮從四肢肌肉所產生的力量,使之達到純剛的程度。太極拳發勁時的呼氣常常是極其迅猛的,因此往往 要發出“哼”“哈”的聲音,故拳經有“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在丹田裡練的“內功”是什麼呢?從用力的角度上來說,無非是練會在“丹田”處建 立“內部堅實點”。“哼哈二氣”妙在何處?也無非是妙在利用呼氣所產生的反動力以加強腹部堅實點。外有四肢身軀肌肉的緊張作用,內有堅實的腹部堅實點,能 產生強大的力量是無疑的,只不過對不會使用這個方法用力的人來說,一時不易理解罷了。
同預備式的擴充套件訓練一樣,通過腹部堅實點來發力的方式也可以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使用,這種方式也可以運用到別的門派的拳架動作中,所謂殊途同歸,外形雖變化萬千,而理為一貫。
三、關於意識、動作、呼吸的協調一致
思想與行動的協調一致,在拳術中叫“形神合一”。“形”是形態、動作;“意”是意旨、意識。在形和意的關係中,意是領導者,形是在意的統率下為完成意的指令 而產生的行動。一舉一動都是意旨先行,形隨意動。形意越能緊密一致,完成任務的效果越好。《十三勢歌》說:“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指的就是 這個形、意的關係。
太極拳的用意內容,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對內注意和對外注意。對外注意就是練拳時要設想面前有一敵人與自己搏鬥的全部情狀。具體地說,就是設想敵人如何對我進 擊,然後據以做出有效的招架行動,使敵進擊落空失勢;或者設想敵有乘之隙,然後據以作出有效的進擊行動,使敵被擊而倒或失勢。運動自始至終都不是盲目、單 純地為了運動肢體而運動,而是要有設想的敵情作為自己運動的根據,作為自己發揮武術作用的靶子;更精細者,還要想到自己動作的應有效果。運動時,眼應顧及 自己主要運動的手並向前方注視,那就是與敵交手的焦點所在。這種注視,在拳經裡叫做“神”,故又有“意、氣、神合一”之說。
對外設想敵情,當然要力求切實、全面、精細。功夫深的拳術家對敵情的設想是多種多樣的,而且一次與一次不同。因此,盤架子也遍遍不同,略有小異,然而總是神采奕奕,表現著意、氣、神、形的高度協調一致。
練太極拳有一種特殊的形式,叫做“意練”。那就是靜止地站著或坐著、臥著,默唸著敵情和自己如何運動。
對內注意就是以意識統率自己的一切活動,即根據運動原理結合每一式動作的要求去檢查自身,其中首要的內容就是堅持“腹實胸虛”的態勢和建立“腹部堅實點”以 推動運動。由預備式和站樁所確立的各部位的基本態勢都要保持。太極拳運動之所以要採取慢速度,其作用之一就是好讓意識統率運動時,儘可能地做到周密、細 致;儘可能地消除一切無疑是的、不合要求的活動狀態和緊張狀態。
《十三勢歌》說:“變換虛實須留意,氣便周身不稍滯”,這“氣便周身”指的就是意識的對內注意,在體內做巡迴檢查的情況,其實就是“意遍周身”的意思。
對內注意和對外注意不可能同時完全做到,所以練拳初期,要先將注意的重點放在對內上,並有計劃、有步驟地按照太極拳理論的要求一次學習、複習、掌握,學會一 項掌握一項,切忌貪求速成,草率行事。隨著各項行功的注意熟練,意識的負擔逐漸減輕,能顧及的面也逐步寬廣了。等到內部行功、拳架動作,手法、步法、身法 都熟練到習慣、自然的程度之後,注意的重點即可轉向對外。因此時意識已從對內工作中解放出來,只要外部敵情一動,內部活動便能自然而然地以合格的姿態應付 之,再也不需意識的著意關照了,這和學書法、學騎自行車、學開車等意思一樣,都是由開始時每個動作都想著如何做,如何做好,到後來純熟之後可以隨心所欲, 肆意發揮了。
太極拳還要求呼吸與形、意協調一致。《十三勢行功心解》說:“能呼吸然後能靈活”,如何才能稱得上“能”呢?
第一、要堅持腹式呼吸;
第二、呼吸要與動作協調一致,當呼則呼,當吸則吸,即順其自然的呼吸。在太極拳中,一般而言凡屬向外發勁的動作態勢應虎氣,凡屬走化敵勁同時也是蓄勁的動作 也是應吸氣。這個規定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還要在應敵時,因時因勢而靈活的變化。當情勢導致呼氣和吸氣不能按規則進行的時候,可以用“小呼吸”的 方法來保持呼吸與動作的協調,所謂小呼吸即呼吸很短,量也很小的呼吸。太極拳在意識、動作和呼吸三者間的協調一致方面非常嚴密細緻,所以必須要有良好的 “無極”功夫做基礎,頭腦要冷靜、精神要抖擻、用意要專一。
四、關於虛實分明
要在理論上,進而在實踐中真正把握虛實的問題,必須從如下六個方面入手。
第一、“虛實”,又成為“陰陽”,這是太極拳中的一對重要 概念,它們是在運動中顯現出來的兩種不同的狀態和感覺。“實”是主要運動部位或意欲向外用力的部位或意欲向外用力的部位的狀態會感覺;“虛”則是從屬運動 部位的狀態或感覺。“實”的部位必然是意識重點貫注的部位或注意力集中的部位,在運動或技擊、勞動中,它常表現為該部肌肉的適度緊張。“虛”的部位,其肌 肉的緊張程度僅限於維持其位移的需要,故基本上是鬆弛的。因此“虛”和“實”是相對的,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的。
第二、拳經說太極拳的一舉一動“皆是意,不在外面”。虛和 實首先必須是在意念上的“虛”、“實”,這才是內在的虛實、真正的虛實。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就是要求在盤架子時只要使動作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即可,不必 像外功拳那樣真的使出力來。所用之力,僅僅是為了舉手投足所需要的最小的力,絕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太極拳還要求關節不相連,即是關節不相連之說, 要求各關節儘可能地鬆開,運動之時使人感到骨與骨之間好像沒有韌帶肌肉牽連似的。在這種情況下,虛實就全憑新意用功夫了。前面說過,意識貫注到何處,何處 就會有所感應,其機能也有增強之勢。此時,如我意欲用左手向外用力,意識就要集中貫注於左手並設想著它用力制敵的情狀,則左手以及設想參與用力的其他部位 就會產生一定的感應而顯得沉重合興奮、有力。這就是“實”的感受,因此左手就是實手。相反,右手以及不參與用力的其他部位,因無意識的重點注意,就自然保 持其寧靜的鬆弛狀態,並無與敵接觸用力的感覺,這就是“虛”的態勢。
第三、雖然“虛”、“實”
意念中的“虛”、“實”,內在的“虛”“實”,在盤架子時這種意念可以含而不露,但在勞動和技擊中,它又必然會有外在的表現,這是技擊、勞動的需要。這是“虛”“實”的區別就要體現在身體各部分使用力度的不同上。
第四、由於形於外表的虛實主要是由用力時肌肉緊張的不同程 度來區分,因而用力時虛實各部肌肉緊張的程度應各自達到何種地步以及其間應有多大差別,就成了分清虛實的關鍵問題。如何分呢?按拳經上說的就是:“實非全 然站煞,虛非全然無力”。太極拳堅決反對全實和全虛,全實就會形成周身鐵板一塊,從而無法克服運動慣性,給人以可乘之機。被人攻擊任何一個部位都會使全身 整體動搖,出現“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情況。全虛就會造成全身軟塌,腳下無根,沒有堋勁,被人如水上無根之浮萍一擊即癟。
故拳經有“勁宜曲蓄而有餘”之語,就是說全身要保持輕靈,虛實有度,隨時準備迎接敵人的進擊。
在運動中,雙腳的虛實非常重要,雖比較容易分清,但一旦出現虛實部分,或同時出現“實”的情況,就容易導致腳下出現死步,從而導致失敗。前輩稱這種情況為“雙重”。
第五、根據動作的要求,在運動中,腹實胸虛的態勢是始終不 能改變的,但相對的虛實程度也時有不同。其餘各部位的虛實則是不斷轉換的。這就要求每個部位都必須各自具有獨立用力的能動性。在式與式的過渡中,兩手也總 是分開,起著平準移動著的重心的作用,從而使驅趕保持儘可能大的鬆弛和穩定,使腰胯的旋轉運動得到充分的自由,藉以達到“立如平準、腰如車軸、活似車輪” 的要求。
第六、太極拳的運動,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虛實的運動,因為凡參與運動的部位都有虛實之分,都有虛實的變換。它還要求通過鍛鍊使能夠分清虛實的部位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功夫越深,能分別虛實的部位就越多、越細。正 如拳經所謂:“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由於太極拳處處講究虛實,虛實隨著運動不斷的轉化,這樣實 的部份運動的時候,虛的部分在休息;轉入另一個動作時,原來虛的部分又轉虛為實。因而全身雖然一直在運動,但各處肌肉筋健都能隨時得到充分的休息,這樣就 能長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體力。有了這個功夫和素養,加上腹部堅實點的建立,我們無論幹什麼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推遲乃至避免疲勞的出現了。
五、一動無有不動
太極拳運動時,不管行拳速度不管多麼慢或多麼快,每一式動 作都要動員全身各個能動部位同時運動,協作完成。各個部位的動作也不能有先有後,必須同時開始、同時結束,不允許出現有些部位動而另一些部位不動的現象, 從一式轉入下一式,中間也不許有所停頓。勁可斷,形、意不能斷。整套拳架運動是一氣呵成的,有如行雲流水,滔滔不絕,連綿不斷。從這個意義上說,它無所謂 定勢,因而比一般的拳術有更高的要求。
“一動無有不動”與“力發於跟、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運動法則結合起來,又成了太極拳充分調動身體的力量並使之趨於一點,藉以取得最佳武術效果的重要方法。
“力發於跟、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是運動的法則,也是向外 發勁的法則。它要求每一發勁必須從腳跟蹬地而出,同時旋腰轉向目標,再加上伸臂出手的力量,三個部位運動所產生的力量加在一起,然後通過手指***或掌或拳*** 而作用到目標上去。蹬腳***膝關節伸張***、旋腰和伸臂的動作,還必須貫徹一動無有不動的法則,不能先後不一。只有在共同運動的進行中使人感到以腳催身、以身 催手的作用。才能把這三個部分的發勁合一起來,否則蹬腿、旋腰的勁是貫不到手上去的。因此,它每一發勁的力度,可以粗淺地用下面的算式來表示:
作用在指***掌或拳***的力=腳跟蹬***膝關節伸張***的力+軀幹旋轉的力+肩、肘關節伸張之力。
行拳時還要像木工、鉗工用鋸鋸工件一樣,自始至終都在著力,在行程中如果突然受阻,還需要爆發大力。故行拳時必須隨時具備著出現爆發力的身體態勢,以利一呼即出。
這個態勢,首先是精神態勢,即隨時都要有發勁的思想準備, 如同踢足球、籃球一樣,隨時都要有射門、投籃得分的思想準備,不得有須臾疏忽。因為太極拳是一項以技擊誘導強身的運動,行拳過程就是設想著與敵搏鬥的過 程。因此必須帶著敵情去運動,而且總是尋思著如何製造機會,發勁制敵,奪取勝利。
其次是肢體態勢。太極拳勁的方式不像外功拳那樣將手抽回然 後再朝敵方凌空擊去,而是在與敵手粘著共同運動的情況下趁勢爆發的。根據情勢的變化,還可以隨時變換走勁的大小和方向,從而顯示出它的靈活善變的特點。於 是,整個行拳過程每一個動作都要做到“力發於跟、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以及“一動無有不動”,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只有時可遵守這些法則才能時刻都把腿、 腰、手三個部位的運動結合在一起,為隨時可以迅速爆發大力而做好準備。
六、發勁點與領勁點
練拳時,每做一個動作,都要有一個發勁的部位和一個把勁領到作用點去的部位。顯然,這兩個部位在同一時間裡是不會重合在一起的。它猶如射箭,弓弦就是發勁的部位,箭頭就是把勁領到作用點去的部位。我們將發勁的部位稱做“發勁點”,將領勁奔向目標的部位稱為“領勁點”。
太極拳發勁時,在跟、腰共同運動發勁中,腳跟***實際上是膝關節的伸張***是先腰身而發勁的。當腳跟發勁的時候,發勁點就在腳跟,膝關節伸張首先催動腰身運動。因而此時領勁點就在腰身;接著,腰身經腿催動也參與旋轉 發勁時,腰身便從領勁點變成了第二級發勁點,這時領勁點也從腰身向前移到了肩,是腰身催動肩向前移;繼之肩又發勁摧動臂,臂又變成發勁點,使領勁點最後移 到手指上去擊打敵身。從以上整個過程可以看出,在運動和發勁過程中,領勁點開始是在腰身,隨著武術的需要才依次向前移到肩、臂,最後到達手指;同時,發勁 點開始在腳跟,繼之也依次移到腰身、肩、臂。當然,當肩、臂承擔著發勁點的任務時,腳跟、腰身的發勁任務並沒有因此而結束,而是仍然在繼續運動和發勁。這 樣才能使三個部位的發勁合作起來,連貫成一氣。只不過要分別主次,用力的輕重也不盡相同,以上就是太極拳在運動時發勁點和領勁點移動的全貌。
在運動時,發勁點和領勁點的轉移過程,實質上也是虛實的轉變過程。具體地說,凡領勁點都是“實”的部位,因而必然也是意識主要關注的部位。在盤架子時,一個運動過程或發勁過程的最後一個領勁點,就是設想自身用以接觸敵身的部位。
勁點轉移的做法,主要是從武術的角度出發而制定的,是太極 拳的又一個特點。在技擊中使用的連綿不斷的所謂“連環勁”就是在沾連粘隨的前提下,通過運用勁點轉移的功夫產生出來的。又如當一個動作半途而廢發覺不當 時,也要通過勁點的移動才能使動作得到迅速的改變,不致拜著一走到底。
七、體力的培養和鍛鍊
在技擊格鬥中爭勝負,主要取決於兩個條件:體力和技擊方法。技擊方法必須拌之以相適應的體力才能發揮作用,同時徒有體力而技擊方法不好、不熟,體力也用不到要害處,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在太極拳盤架中,架子越低,速度越慢,上體鬆弛越徹底,實 腳便越吃力。久練太極拳的人,腿部的肌肉特別發達、結實、有力,就是腿部得到鍛鍊的結果。楊氏傳統的一派,同樣一套架子,分有高架子,平架子及低架子三個 階段的鍛鍊程序,循序漸進。以平架子論,它要求眼平、手平、腳平、襠平,故又稱“四平架”。在弓步定勢時要襠與膝平,照此標準,沒有五年以上的真實功夫, 恐怕難以達到,更不必說低架子了。
八、太極鍛鍊的功用
從太極拳的原理、行功原則和鍛鍊方法可以看到,通過正確的鍛鍊,除能取得武術功夫外,還可以使人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第一、可以養成做事專心致志,不受內外干擾的習慣;第二, 可以加強由意識統帥運動和肢體聽從意識支配的全面性和敏銳性,避免無意識的緊張狀態;第三、可以養成周身輕鬆和各處關節靈活的習慣,提高動作的敏捷性;第 四,可以加強各處機能的獨立性,一處用力,別處不受連帶影響,不會犯一實全實和一虛全虛的毛病。同時,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身架的穩定。第五、可以使每一動 作習慣於一動無有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