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推手中的搭點和脫點

  意拳的推手技術是非常獨特新穎的,它完全立足於實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在訓練意拳搭手摸勁時,要求搭點"黏住"對方而不能“脫點”,目的其一是控制對方,不讓其"鑽"入,目的其二是破壞對方的重心穩定的同時實施發放或打擊,打顧兼之,打就是顧、顧就是打的特殊格鬥方式。肯定的說意拳的搭手----推手就是高階實戰,並不是人們常說的"為實戰服務的"偏見認識。

  在拳擊比賽和散打比賽中,經常出現當兩個人糾纏摟抱在一起的現象,彼此之間都無法施展,當超時後裁判叫停終止後重新開始。而在意拳的實戰中當兩個人的肢體糾纏在一起的時候,恰恰更能發揮意拳法的控制顧打長處,因為在意拳在推手訓練時,就已經深刻的意識到這一點,為此設立了“推手”訓練的科目,強調實戰中的控制應用力學原理在糾纏時發揮。

  推手就是兩個人手臂的相交纏繞,按照普通人的理解是:你抓我,我不讓你抓就撥開你的手臂後再去抓打你,因此就產生了“攻防”接觸“搭點”。而在意拳推手中“點”的意義遠非如此,其中囊括了所有的力學應用原理和功法體系,因此推手技術掌握決定勝負的關鍵,取決於“點”的應用和發揮。推手基本原則是要求在“點”黏住對方的同時還要有指力,直指對方的口鼻中線,如同牽牛,如果是“脫點”就完全喪失了這個控制力的應用力中“牽牛”作用了。

  太極拳裡所說的“粘、連、黏、隨”的真意就是在不“脫點”的情況下,感受對方的進攻勁路和意圖,以便更好的借力打力“四兩破千斤”將人騰空發放出去,在糾纏的過程中如果一方想進行實施打擊,必須使對手重心受到遏制,否則弄巧成拙,一旦脫點即使對方沒有傷害的故意,也會造成意外傷害,因為在意拳的“五弓合一”中,雙臂如同拉滿的弓,對方稍有斷勁和間隙,隨即彈射崩發而出,何況是“脫點”呢。

  因此應該重視“搭點”和“黏點”的意義,防止“脫點”發生,在平時進行推手練習的時要經常提醒“脫點”的危害,時時敲打,必要時“警告”性的威脅“打擊”,讓其認識到“脫點”帶來的嚴重後果。如是在實戰中當高出對方水平時,能故意“脫點”打擊,是與訓練的本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