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體質養生法

  血虛主症為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脈虛細等。由於女性月經失血的緣故,血虛體質多在女性身上出現。那麼血虛體質的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血虛體質的臨床表現

  ***1***臟腑失於濡養

  臟腑失於濡養一般表現為面色蒼白,脣色爪甲淡白無華,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心悸怔忡,失眠多夢,面板乾燥,頭髮枯焦,以及大便燥結,小便不利等。

  由於心主血,肝藏血,所以臨床上血虛主要表現在心肝二髒。心血不足表現為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神志不安等。肝血不足,不能上榮則面色無華,眩暈耳鳴,兩目乾澀,視物不清或雀目;不能濡養筋脈,則肢體麻木,筋脈拘急,肌肉?動;由於中醫認為肝主筋,爪為筋之餘,肝血不足,爪甲失養,枯薄脆裂。中醫五行學說認為,心為肝之子,肝為腎之子。根據虛則補其母和陽生陰長的道理,在治療時補心常兼補肝,補肝常兼滋腎。在血虛較為嚴重的情況下,補血方內還常加入補脾肺之氣的藥物。

  ***2***血不載氣

  中醫認為,血為氣之母,氣賴血以附,血載氣以行。血虛,氣無以附,遂因之而虛,故血虛常伴隨氣虛,病人不僅有血虛的症狀,而且還有少氣懶言、語言低微、疲倦乏力、氣短自汗等氣虛症狀。臨床常見血虛而致氣虛的慢性失血證。特別是在大失血情況下,氣隨血亡而脫,此時氣脫反而成為主要矛盾。大氣下陷則出現氣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氣喘,或氣息將停,危在頃刻。

  

  起居調攝:

  要謹防“久視傷血”,不可勞心過度。

  飲食調養:

  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蔔、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蔘、平魚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均有補血養血的作用。

  精神修養:

  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聽一聽音樂,欣賞一下戲劇,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或啞劇,能使精神振奮。

  中醫體質養生方法

  起居調攝:要謹防“久視傷血”,不可勞心過度。

  飲食調養:可常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蔔、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蔘、平魚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均有補血養血的作用。

  藥物養生:可常服當歸補血湯、四物湯、或歸脾湯。若氣血兩虛,則須氣血雙補,選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或人蔘養榮湯,亦可改湯為丸長久服用。

  精神修養: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聽一聽音樂,欣賞一下戲劇,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或啞劇,能使精神振奮。

  血虛相似於現代醫學的貧血症

  症狀:患者經常出現頭暈、眼花、面色萎黃、失眠、多夢、月經不調等。

  進補原則:血虛的代表補品為阿膠、當歸。阿膠被稱為“補血聖藥”,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等功能。中青年女性缺鐵性貧血發病率比較高,約佔20.6%。因為經常食用的乳類和蛋類含鐵都比較少,致使體內造血原料不夠;而月經致使女性每月都會失血,因此更容易發生貧血。

  對貧血或血虛的女性來說,補鐵是最重要的,可以多吃一些動物肝臟、瘦肉、大棗、枸杞、蜂王漿等含鐵豐富的食物,以及木耳、海帶、核桃仁等含蛋白質和鐵等造血原料豐富的食物,有條件者可以多吃一些海蔘、鮑魚等。

  對於患有月經不調、經量過多的女性,可選用人蔘、當歸、川芎、黃芪等中藥,也可選用烏雞白鳳丸、阿膠補血漿等中成藥。日常生活中多吃海蔘、魚蝦、紅棗、獼猴桃、葡萄、桂圓、芝麻、菠菜等食物。

  龍眼紅棗粥:龍眼肉15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熱溫服。龍眼紅棗粥養心、補脾、養血、滋補強壯。

  薏米紅棗粥: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紅棗15枚,同煮成粥,食用時加適量白糖。常喝薏米紅棗粥可以滋陰補血。

  蛋黃羹:雞蛋2個,取蛋黃打散。水煮開先加鹽少許,入蛋黃煮熟,每日飲服2次。蛋黃羹具有良好的補鐵功效,適用於缺鐵性貧血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