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讀後感作文優秀例文
小學的作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許多老師在作文教學中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並不明顯,學生面對作文仍然是 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碎鉛筆頭 ,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今天我們學習了六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課文——《文言文兩則》中的第一則——《學奕》。這則文言文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這則文言文主要講了: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只聽弈秋講的內容;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但一心以為有天鵝將要飛來,想著拉弓射箭把天鵝給射下來。雖然他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但不如前一個人學得好,是因為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當我藉助課下注釋和老師講的來理解這則文言文的意思時,我不禁臉紅了,因為我想到了自己和妹妹:那一次,爸爸在嚴肅的告誡我和妹妹隨手亂放東西的危險性時,妹妹聽得聚精會神,眼睛眨都不眨的看著爸爸,而我卻不同了,當時我並不想聽爸爸囉嗦,覺得很沒意思,就東看看,西瞧瞧,一點也不專心。後來,就發生了一次安全事故:有一次,我用過剪刀,就隨手把剪刀放到了堆雜物的桌子上了,後來,當我發了一篇博文後,想找到剪刀用一下,可當時我忘了把剪刀放在了桌子上,當我亂翻這個桌子的時候,剪刀的尖把我的手給弄爛了,血止不住的往外流,爸爸見了,趕緊給我包紮了一下,當時,爸爸就說:“以前不讓你隨手亂放東西,可你就是不聽,現在可好,知道這有多危險了吧。”我聽了,羞愧的底下頭。
和弈秋的兩個徒弟相比,我就是第二個人,那個三心二意的人,如果我認真聽爸爸說的話,我的手就不會弄爛了。雖然弈秋的兩個徒弟都是他一人教的,但結果就不同了,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取得了成功,相反,那個一心二用的人自然也就比不過第一個人。所以,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情都要專心致志,絕不能三心二意。
《學奕》這則文言文蘊含的這個道理,我一定會牢牢記住的!
二
《嗟來之食》是一則成語故事,說的是一位有志氣的災民因為不吃別人施捨的糧食而餓死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話說有一年,齊國出現了大饑荒,到處都是逃荒要飯的人。富人黔敖好心賑濟災民,在路邊擺設了食物。有一個人餓得搖搖晃晃地走了過來,黔敖大聲衝他吆喝說:“喂!吃吧!”沒想到那人卻瞪視著黔敖,說:“我就是不吃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後來,雖然黔敖賠了禮道了歉,可那人直至餓死也沒有吃黔敖施捨的飯食。有學問的曾子認為這個災民太固執了。他說:如果別人不客氣地招呼你,你可以走開,但當別人已經道歉時,就應該吃了。
這個故事後來廣為傳頌,在民間還有了“志者不吃嗟來之食”的說法。讀完這個故事,我認為曾子的評論是有道理的。人應該識時務,凡事多考慮利弊。有志氣固然好,但過於固執就不對了。比如說,這兩天江西省發生了地震,為了避開餘震帶來的傷害,許多人冒著寒夜的潮氣露宿在外。這個時候,全國乃至全世界很多地方的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如果江西受災的群眾只講骨氣,志氣,拒絕外來幫助,那麼,很可能會有許多體弱多病的老人、孩子會生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就像1976年中國唐山市發生震驚世界的大地震,卻堅持要自力更生,拒絕世界其他國家幫助那樣,造成重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中國人自古就講尊嚴、志氣,但凡事要視情而定,如今,我們國家也比從前更加實際了。江西地震剛發生,就公佈出接收捐款捐物的賬號,在大家的共同幫助下,相信受災的江西人民會很快渡過難關的。
所以,我認為,《嗟來之食》這篇短文告訴我們,人不應該太固執、太狹隘。既要勇於幫助別人,也要愉快地接受來自他人的善意幫助。不要因為過於講究面子而做傻事。
三
今天,我學了學奕這篇課文……下課良久,我沉思:為什麼同樣的一個老師教的學生,結果為什麼那麼的不一樣。
學奕這篇課文寫了奕秋教兩個人下棋的事情:其中一個人下棋,只聽弈秋的教導,所以進步很大.而另一個人因為三心二意;老是想著去把天上的天鵝用弓箭射下來.雖然他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但棋技卻遠遠不如前一個人,為什麼他和前一個人差別那樣大?
我覺得那個三心二意的人並不是智力比不過前一個人,而是因為他們的學習態度截然不同。一個上課專心致志,另一個三心二意,所以我認為只要任何事都拼盡全力,專心致志地去做,就一定能做到最好。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我剛學千紙鶴的情景:那天下午,我去李雅玲家,剛巧看見她在折千紙鶴。他見我對千紙鶴好像很有興趣,便教了我。先把四角對摺,每個角兩邊向內折。我認真地瞪大眼睛看她手上的紙。到我實踐了,我一點一點地折起來,好難!剛才在她手裡千變萬化的紙到了我手裡卻變得軟趴趴的。但我沒有放棄,一張紙壞了,再用另一張。我一邊看李雅玲的動作,一邊把手裡的紙折成像她一樣的。最後,一隻精美的紙鶴終於在我手上誕生了。
所以我想,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做事都專心致志。那他一定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