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秋天吃梨的好處和壞處

  梨是水果中含水分及多的一種,補水又美容,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

  兒童秋天吃梨的好處

  梨中含有豐富的纖維,鉀元素和維生素C。和其他水果一樣,豐富的纖維會很好的幫助寶寶從小降低患癌症的機率和得心臟疾病的風險,也能保持身體健康和膽固醇平衡。

  梨是很好的水果,在寶寶的腸胃裡會很容易被消化,它能幫助治療和減緩寶寶的便祕症狀。

  梨中不包含鈉元素、飽和脂肪或者是膽固醇。它包含兩種型別的糖,葡萄糖和果糖。一個梨的營養價值很高,這意味著它每卡路里包含更多的營養物質,而不是每單位的營養物質包含更多的卡路里。

  寒冷的冬季氣候乾燥,寶寶易患感冒咳嗽,可以給寶寶經常做些梨粥喝,或是用梨加冰糖燉水喝,因為梨性寒,可潤肺生津、清肺熱,從而止咳祛痰,但寶寶腹瀉時不宜吃梨。

  寶寶消化不良時,可吃加溫的熟蘋果泥,其中含有較多的鞣酸、果膠等收斂物質,能夠止瀉通便。

  壞處

  1、梨性偏寒助溼,多吃會傷脾胃,故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

  2、梨含果酸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

  3、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者,睡前少吃梨。

  4、血虛、畏寒、腹瀉、手腳發涼的患者不可多吃梨,並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溼寒症狀加重。

  5、梨含有糖量高,糖尿病者當慎。

  6、梨含果酸多,不宜與鹼***同用,如氨茶鹼、小蘇打等。梨不應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

  7、用以止咳化痰者,不宜選擇含糖量太高的甜梨。

  注意事項

  有些時候,媽媽在餵給寶寶固體食物之前可以要事先諮詢一下寶寶的兒科醫師,因為有一些食物並不適合寶寶吃。在餵食梨的時候有以下兩點是需要媽媽注意的:

  1、餵給小嬰兒時一定要削皮。

  平常情況下吃梨不需要削皮,梨皮在人體中是很容易被消化的。但如果餵食物件是不滿6個月的嬰兒,則一定要削皮,這樣可以確保不會給寶寶的腸胃帶來負擔。而且現在果皮上會有農藥殘存,削皮是一個好選擇。

  2、寶寶是吃生梨還是熟梨?

  做為一種嬰兒食物來說,梨非得煮熟了才能給寶寶吃嗎?實際上,梨並不是一定需要被煮熟,但是當它們熟透了之後,就會變得非常軟而且很容易被做成光滑的果泥。如果進食輔食的寶寶不滿六個月,就請用蒸的方式把梨煮熟。

  3、不宜餵食過度

  甜美味的水果深受寶寶們的歡迎,但是,具有豐富營養的水果,但也並非吃得越多才好。如梨是涼性水果,並不宜多吃,所以,媽媽不宜一次性給寶寶餵食過多的梨,否則易導致寶寶腹瀉。

  4、種類不宜過多

  有些家長給寶寶新增輔食時可能會一起新增多種水果。水果雖然好,但給寶寶吃也要適度,每天給寶寶吃的水果不要超過三種,並且控制量。建議每次給寶寶的水果量宜為50-100克,並可根據寶寶的年齡大小及消化能力,把水果製成適合寶寶消化吸收的果汁或果泥。

  5、在兩餐間為寶寶準備水果

  有的家長喜歡從早餐開始,就在餐桌上擺放一些水果,以供寶寶在餐前或餐後食用。還有,寶寶的胃容量還比較小,如果在餐前食用,就會影響正餐的營養素的攝入,加上水果中有不少單糖物質,極易被小腸吸收,若堵在胃中,就很容易形成脹氣,以至於引起便祕。因此家長應把食用水果的時間安排在兩餐之間,或是午睡後,這樣可讓寶寶把水果當做點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