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併購今年漸趨理性

  ,下面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了解。

  

  新華社報道,中國商務部的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的7961家***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1299.2億元人民幣***摺合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44.1%。

    國際併購服務機構厚翎沃特董事長張志浩表示,正常企業海外收購通常關注與企業產業鏈相關的專案,但現在一些企業“出海”並無特定的行業設定。

    去年以來,中企海外併購市場泡沫化苗頭和部分資本投機性外流勢頭,引起了中國國內監管部門的注意。監管部門表示,密切關注近期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的傾向,以及大額非主業投資、有限合夥企業對外投資、“母小子大”、“快設快出”等型別對外投資中存在的風險隱患。

    進入2017年,中國企業“出海”收購開始漸趨理性。中國商務部發布的資料顯示,2017年1月,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08個國家和地區的983家***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532.7億元人民幣***摺合77.3億美元***,同比下降35.7%。

    晨哨集團資深分析師韓琪介紹說,從趨勢來看,自去年下半年開始,中企“出海”併購就開始呈現降溫勢頭,尤其是去年12月和今年1月降幅尤為明顯。

    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合夥人餘承志近3年來已經做了近40個海外投資專案。她認為,預計隨著監管思路和政策逐漸理順,真實合規、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交易仍將迎來綠燈。

    晨哨集團副總裁羅小軍說,長期來看,中企“出海”收購的意願仍將保持高漲,但監管層合規審查趨嚴、國際市場匯率波動較大等問題加劇了近期“出海”收購的風險,投資者心態將漸趨平和。

    韓琪預計,2017年上半年中企“出海”收購熱度同比會有所降溫。從目的地來看,歐美仍將是中企“出海”收購的首選。行業方面,TMT、醫療、高階製造業仍是被收購的熱門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