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教研計劃

  初二政治教研目標教研目標是教研計劃的靈魂,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篇一

  一、指導思想:

  以鄧--同志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指示為總的指導方針,教研組所有任課教師要團結協作、齊心協力,深入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認真開展好教研教改活動,為全面振興邵莊教育事業努力奮鬥。

  二、工作目標:

  1、研究、推廣佈氏單元目標教學方法,大面積提高政治科教學質量,期末完成該實驗並結題。

  2、教研組集體通研各年級教材,搞好單元集體備課。

  3、轉變教育觀念,適應課改需要,體現學科特點,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的統一、結合,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4、有計劃的組織開展好教師間的相互聽課、評課活動,達到業務水平、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

  三、重點活動設計:

  1、開展好集體備課和聽課、評課活動。學期初,組織教師確定好本學期工作目標,認真組織、開展集體備課。做到單元目標、單元備課統一進行,廣泛討論,集中列出提綱,再由個人根據自己所任班級學生實際寫出教案,既發揮集體智慧的力量,又突出個人教學特色、風格。

  先後開展好新授課、複習課的輪流講課、統一聽課、評課活動。每個教師準備一節水平較高、有一定難度的公開課,組織全體教師觀摩,然後主講教師說課,小組評議肯定成績,找出不足,探討改進措施、方法。

  2、搞好教研教改活動,重視課題實驗研究 ,利用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縱橫對比,推廣佈氏教學方法,做到及時撰寫論文,總結階段成果,做到實驗順利結題。

  3、教學中體現“三為主”原則,重點突出“學為主體”的原則。

  4、適應教育發展的形勢,積極推進新課程標準改革,教師要有強烈的課改參與意識,要了解和掌握各個層次的課程知識,提高課程建設能力。

  5、改變教師的觀念,改革評價制度。評價制度要求是一個全面綜合性指標,教師要採用課內與課外、考試與考查、書面與口頭多種方法結合來正確評價學生,並逐步探討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評價制度。

  四、措施;

  1、加強師德建設。認真學習鄧--理論,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認真實踐江--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理論為指導,將“一綱三法”深刻領會並貫徹執行。加強師德修養,使本組教師個個成為師德建設標兵,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師的特色榜樣的作用。

  2、努力提高教師業務素質,適應教育形勢發展需要,教師要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和教育理論,不斷更教育觀念,真正成為新時期現代化教師;努力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做到靈活駕御教材,聯絡社會實際、學生思想實際予以補充完善;研究“十七”大報告和十一屆人大會議精神、內涵;結合本科特點,適時補充時政內容,增強學習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的愛國情感,培養學生學習、貫徹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的自覺性,以形成良好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3、搞好課題實驗的研究、實施。認真組織本組教師深入研究單元目標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深刻理解其內涵、實質,並努力增強其實驗過程的競爭性和趣味性。主動在其他班級、學科中加以推廣,以增強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準確計算實驗資料,提高效率和客觀公正性,學年末結束順利結題。

  4、學習課程標準,順利實現新課程的實施。以“三個面向”、“三個代表”為指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努力推進課程改革,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和評價觀,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組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積極與外界溝通,虛心參加各類培訓,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提高自己的實踐水平。

  5、蒐集教育發展新動態、重要資訊。每位教師要珍惜外出學習機會,虛心學習,對照改進。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和新的教學方法,及時吸收重要資訊,調整促進所有課程的教學。

  6、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本組教師之間應相互學習,加強團結協作,搞好成果共享使用。本著共同進步,協作完成政治科教育教學任務。

  新的學期,新的教育發展形勢,對政治教師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組教師不辱使命,為振興邵莊教育,不懈努力。

  篇二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本教研組將按照學校工作要求,在校長室、教務處的領導之下,堅持以改進課堂教學方式為中心,積極推進“立足三學實踐生本”課堂教學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生命,開展紮實有效的教研活動為主線,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高,使我們的教研組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二、基本情況:

  本組現有教師7人,平均年齡43歲,均為大學本科學歷,都是一級教師,承擔30個班的政治教學,是一個教學業績好、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研組。

  三、 存在問題:

  1、本組缺乏市級學科帶頭人等級別的骨幹教師;

  2、“立足三學,實踐生本”的課堂教學改革遇到瓶頸,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3、由於學科特點,內容多時間緊,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4、活動單的製作有待改進;

  四、 工作目標:

  1、教學質量目標:初一、初二目標在全市統考中位列前十名;初三目標在全市統考中列全市爭七保八名。

  2、教學改革目標:進一步改變課堂教學方式,活動單編制要進一步實化、細化,改進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建設高效課堂;

  3、教師管理目標:力爭出市級學科帶頭人等骨幹教師,打造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師資隊伍。

  4、教科研目標:繼續開展邵帥老師主持的“生本理念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的課題研究,以科研促教學。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提升教研新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1、確保教研有主題。政治組本學期教研活動的主題:如何提高生本理念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2、 嚴格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堅持每月三次集體備課,有具體的備課組活動計劃,定好主備人,研究每堂課的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研究學情,設計好有針對性的教學程式和方法,做到統一進度、作業,製作高質量的活動單、教案和課件,活動單編制要進一步實化、細化;特別是初三備課組要研究中考命題趨勢,依據考試大綱精選習題,提高教學質量。

  3、加強教研力度,保證每逢單週週四下午一次的教研活動時間,做到教研活動有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把課堂教學作為教研活動研究的重點。組織活動形式多樣,重視理論學習、專題研討、問題探討等,形成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合作學習的教研氛圍。開展主題形式的“同一堂課”生本課堂研討活動,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完善小組討論學習活動方式,善於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提高教研實效。

  ***二***教研組常規管理常抓不懈

  抓好教學“六認真”,備課要充分、目標要明確,完整規範,過程詳實有效,課後及時反思,做好“二次備課”,有記錄,有質量。抓活課堂,上課要互動面廣,思維空間大,方法要靈活,採用活動單導學,落實三三制,小組活動得當有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業要適量,分層佈置;課外輔導圍繞提優轉差這一目標,既面向全體,又要分層次進行個別輔導。對佈置的作業一定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作業批改要細緻、及時,儘量面批;每次測試和統考後精細地分析結果,揭示問題,查詢主要原因,落實改進措施。

  ***三***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1、重視理論學習,本學期重點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高效課堂等方面的理論,提升教師對特色課堂“小組文化”的認識,為深入推進小組合作學習、構建起明德特色課堂服務。

  2、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的晒課活動,深入推進“生本課堂”研討。深入推進“生本課堂”研討。組織好邵帥老師在第七週上《正確對待並參與競爭》、馮悅梅老師在第十一週上《瞭解我們的老師》、金軍老師在第十五週上《學會承諾》的“立足三學 實踐生本”的校內研討課,課後積極評課,共同發現不足,找出改進方法,逐步提高教學水平。

  3、全員積極認真地參加太倉市中小學教師網路培訓等各種培訓,並按時完成作業,達到規定的繼續教育學時。

  4、團結協作,促進青年教師邵帥成長,力爭成為市級學科帶頭人等教學骨幹。

  5、全體組員積極參加各級教研活動。

  ***四***做好教研組、備課組活動的記載,材料齊全,資訊及時上傳校園網。

  ***五***完善第二課堂活動,實施提優轉差,做好“縱”“橫”雙向質量分析。

  ***六***加強教科研促教學

  1、激發教研組老師撰寫論文案例的積極性,爭取每學期教師都有論文出爐。

  2、開展邵帥主持的“生本理念下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究”課題研究。

  ***七 ***各年級的工作重點。

  1、初一初二研究學法指導,以活動單為載體,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2、初三:要吃透課改精神和新課程中考命題動向,把準考點、試卷結構、試題型別和深淺度,提高課堂實效,夯實基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學期政治教研組工作計劃

  2、認真反思,進行上學期期末考試質量分析

  3、學習太倉初中教研組長、初三備課組長及學科工作組會議精神

  4、理論學習

  十月份:

  1、理論學習

  2、開展邵帥老師“三學”生本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3、太倉初中政治學科工作組活動

  十一月份:

  1、理論學習

  2、開展馮悅梅老師“三學”生本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3、期中考試及質量分析

  4、太倉市初中政治優質課評比暨蘇州市優質課選拔賽

  5、教學“六認真”檢查

  十二月份:

  1、理論學習

  2、開展金軍老師“三學”生本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3、太倉市初一、初二政治及學科工作組活動

  一月份:

  1、 理論學習

  2、 蘇州市中考說明會

  3、 太倉市初中政治學科工作組活動

  4、 期末考試

  5、 教研組工作總結

  篇三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思品教研組將根據上級和學校的教研計劃,在教研室、教務處的具體領導下,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課堂改革為重點,以《新課程標準》為綱,以課本為本,依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圍繞“以情智發展課堂研究”為突破口,以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為宗旨”,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力爭教研活動踏實有效,重點工作有突破,積極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增強我組的整體的教學實力,為辦好:“百姓放心學校”而努力!

  二、工作舉措

  ***一*** 加強學習,提高思品教師的學科素養

  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課程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直面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滿足他們發展的需要。基於以上內容要求教師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學。關心國家大事,留心學生身邊的案例,不斷知識更新,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所以,思品教師必須加強業務學習。

  1.學習“情智”方面的教育理論與課堂教學案例;如: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學》和孫雙金的“情智教育”; “情智共生課堂教學模式”,為情智發展課堂奠定理論基礎。

  2.開展“讀書”活動,認真閱讀朱永新《新教育之夢》,寫讀書筆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提升人文和理論素養,沉澱教師人格魅力,推進學校文化建設。

  3.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和解讀”,研究教材和政治試題,提高教師的學科能力。

  4.認真參加市、教育培訓中心和校教研部門組織的教研會議,認真記錄。

  5.在大慶市研培網上建立個人工作室,積極上傳教學資源和教研文章。積極參與教研討論。

  ***二***加強常規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1.制定本學科“情智發展思品學科教學模式”,提煉教學遵循的原則,總結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2. 圍繞“推門進課堂,提升常態課”校內教研活動,進行集體教研、評課議課等常規形式,拓展組內教師的學習渠道,更新教育觀念,把

  “情、思、讀、問、啟、用、絕”七項內涵融入課堂教學。

  3.積極參加第四屆“發展杯”課堂教學大賽活動,注重資訊科技與“情智發展課堂”整合,通過大賽著眼教師專業成長,特別是加強對中中年教師的培養。

  4.以教學部落格為現代傳媒載體,借鑑學習其他部落格教學設計、教學研究成果,取長補短。並及時把本學校的教學資源傳到部落格上,實現與全國政治學科教師的資源共享與教學交流。

  5.日常教研活動中,要求本組教師嚴格遵守學校教學教研製度。按時參加教研活動,注重上課、備課、聽課、評課、專題教研活動中,落實各項考核與檢查,注重實效性,不流於形式,以此來規範本組教師的從教行為,使組內教師養成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從而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三***積極參加學校課題研究工作。

  組織教師積極參加***1***《構建有效性課堂教學模式——問題教學法研究》、《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研究》、《電子白板在教學中運用研究》課題研究工作。日常教學中,注重教學積累與研究,形成書面文字,為今後教學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撐。

  ***四***熱愛家鄉,做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傳播者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影響深遠,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重要內容。也是大慶提前實現小康社會的精神動力。為此,思品教師要把傳承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為己任,開展研究工作、進行學案設計、課件製作、練習題設計,整理學生學案。通過課堂教學和學校宣傳,增強學生的熱愛家鄉的情感,立志為家鄉努力學習,長大為家鄉做貢獻!

  ***五***.開展“本土.特色.發展”教師論壇活動

  為了促進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深刻思考,為教師提供交流和展示平臺,我校舉辦第五屆“教師論壇活動。本組根據實際情況,推選教師代表參加論壇活動。其他教師共同幫助代表完成講演稿和課件製作。

  具體工作安排:

  月份周主要工作

  九月份第一週制定本學期教研計劃

  第二週教學例會

  第三週教研活動***學習情智發展課堂理論***

  第四周個人工作室建設與運用

  十月份第一週放假

  第二週“發展杯課堂大賽”教研準備

  第三週“發展杯課堂大賽”聽課研討

  第四周“發展杯課堂大賽”聽課研討

  十一份第一週學習《新教育之夢》,寫讀後感

  第二週準備教師論壇

  第三週教師論壇活動

  第四周部落格運用和推廣

  十二月份第一週市級課題準備結題

  第二週制定複習計劃

  第三週複習研討課

  第四周市級課題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