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教案

  高一地理在必修二的農業部分內容在第三章體現,優秀的教案讓學習更有把握。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相信這篇文章能給你帶來些許幫助。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型別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材涉及亞洲水稻種植業和商品穀物農業兩種農業生產地域型別,是在學習了農業區位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應用區位因素分析方法,學習掌握世界主要糧食生產的地區分佈、作物型別、生產特徵等知識的一節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讀圖分析季風水田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歸納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分析對比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和特點。掌握亞洲水稻種植業和商品穀物農業兩種農業生產地域型別的特點;以及這種農業地域型別產生的自然、社會、經濟原因。學習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農業地域型別的主導因素。
  2、過程與方法:結合文字資料與圖示資料的閱讀,初步掌握提取地理資訊的基本方法;利用案例完成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分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世界和我國糧食問題的重要性;初步形成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貫徹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思想。
  【教學重點】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穀物農業的主要特徵及代表性的分佈地區
  【教學難點】學習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農業地域型別的主導因素;結合文字資料與圖示資料的閱讀,初步掌握提取地理資訊的基本方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電腦,大螢幕投影
  【教學方法】圖示分析法、啟發式講述法、合作探究與交流
  【教學過程】
  複習回顧:投影顯示“農業區位因素”***隨著學生的複習一一出現***
  導 言:學生介紹“水稻的生長習性”〔指導探究、討論交流〕季風水田農業
  1、主要分佈區:亞洲季風區。
  2、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作物以水稻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產國——中國
  閱讀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和分佈,重點分析季風水田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完成讀圖思考題。
  〔指導探究、討論交流〕本區發展水稻種植業的有利區位條件:
  讀圖思考:
  1.季風水田農業地域型別的形成,與這裡的地形和氣候有什麼關係?
  2.水稻種植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業,這裡有與之相適應的勞動力條件嗎?
  3.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還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教師提示:從水稻的生長習性結合讀圖思考1、2引導學生分析圖3.10,分析氣候、地形、勞動力對水稻分佈的影響。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是水稻生長的基礎,豐富的勞動力等社會經濟條件有利於水稻種植業的經營和發展。***
  點撥:
  1.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季風區的地勢平坦地區。高溫多雨適宜水稻生長,地勢平坦便於水田管理。
  2.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佈在人口稠密地區,這裡勞動力豐富。
  3.亞洲季風區人多地少,糧食需求量大,水稻單產高。種植水稻可以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本地區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約有7000年***,稻米是人們喜愛的主要糧食。
  4、季風水田區的水稻種植業的主要特點:
  小農經營——人均耕地少,以家庭為單位,每戶耕種的田地少。
  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農民精耕細作,使單位面積產量較高;但每戶耕種規模小,每戶稻穀的總產量不大,受傳統觀念及經濟水平的制約,農民收上來的稻穀的相當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糧以及家畜、家禽的飼料用糧,到市場出售的很少。
  機械化水平低——田地規模小,經濟水平低,農民憑自己勞動能夠完成農活。日本機械化水平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產的基礎。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對水稻生產威脅大。
  ***學生活動***以中國為例,說明應該尋找和運用哪些資料,解釋我國南方水稻產區形成的原因。
  活動步驟:
  1.列出資料清單。
  2.運用這些資料說明問題。
  ***說明:此活動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在課下完成。***
  ***學生閱讀***學生了解如下問題:
  1、我國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主持的雜交水稻的發明和推廣,為糧食生產開闢了廣闊前景。
  2、目前,我國生物技術育種居世界先進水平,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居國際領先地位。超級雜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平均每公頃產量達到1萬多千克,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指導探究、討論交流〕商品穀物農業
  1、分佈地區: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
  2、特徵:以上國家商品谷農場一般為家庭經營,這類農場我國西北、東北也有分佈,一般為國營。
  3、農作物:小麥、玉米
  〔指導探究、討論交流〕適合發展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分析:
  農業科學技術先進;機械化水平高;地廣人稀;市場廣闊;交通運輸便利;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等。
  學生讀圖3.13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簡要分析這些因素對商品穀物農業有什麼影響。
  提示:商品率高是商品穀物農業的基本特點。在分析適合發展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時需要圍繞商品率高的特點考慮。
  點撥:農業生產的生產量高,自身消費少,生產效率高,交通、市場條件好,商品率就高;產量高,而自身消費量大,生產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場條件好,商品率也不會很高。因此在分析主要區位因素對商品穀物農業影響的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關鍵特徵,從分析哪些區位因素有利於提高產量,哪些因素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哪些因素有利於促進產品的銷售著手。
>
  ***過渡***下面我們以商品穀物農業典型代表——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為例,分析歸納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和區位因素。
  〔指導探究、討論交流〕 通過這個案例,使學生明確如下問題:
  1、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穀物生產國,商品穀物農場主要分佈在中部平原。。
  2、農業的商品化促進了農業的專業化和區域化,有利於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然資源潛力,取得最佳效益。
  3、美國的玉米帶、小麥區能夠保持常盛不衰,得益於有力的農業措施。
  4、小麥的分佈分為北部小麥區和中部小麥區。
  ***學生活動***參照歸納季風水田區水稻種植業特點的方法,歸納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
  點撥:
  1.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是: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2.把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和特點與季風水田農業作一比較,你認為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點撥:
  農作物品種 生產目的 經營方式 氣候條件
水稻種植業 水稻 自給一商品農業 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
機械化水平低
季風氣候區
美國商品穀物農業 小麥、玉米等 商品農業 家庭農場、生產規模大
機械化水平低
溫帶大陸性氣候區
  產生這兩種農業地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條件和氣候因素。氣候條件不同,兩種農業地域所生產的農產品品種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勞動力條件直接影響到生產的經營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知識拓展〕中國主要糧食生產基地
  小 結:略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型別
  一、季風水田農業
  1、主要分佈區:
  2、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作物以水稻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產國——中國
  4、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
  5、主要特點:
  二、商品穀物農業
  1、分佈地區:
  2、特徵: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農作物:小麥、玉米
  4、區位條件
  三、比較
  課堂練習:略
  課後反思:略
  佈置作業:略

  :工業區位因素與工業地域聯絡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及其發展變化。
  2、過程與方法
  結合例項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影響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並作出適當評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培養自主探索、深入思考的鑽研精神和取長補短、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並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2***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培養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師生之間的知識與情感交流,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工業區位因素
  教學難點:用發展的眼光研究工業的區位變化
  【教學過程】
  【環節1】匯入新課:
  【教師】設問:1.假如你想辦工廠,你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學生】賺錢盈利。
  【教師】那麼工廠建在什麼地方才能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假設你是政府決策者或投資商,你會選擇在什麼樣的地方設廠,你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學生】***學生自由討論,選出兩位代表發表意見,別的學生補充*** 原料、動力、土地、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條件、科學技術條件、自然條件等
  【教師】 我們把這些因素稱為工業區位因素。
  板書:第三節 工業區位因素與工業地域聯絡
  一、工業區位因素
  【教師】什麼叫工業區位?
  【學生】工業區位是指工業企業的經濟地理位置,以及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與相關事物的聯絡。
  【教師】我們之前已經學習過農業區位因素,那麼,我們從哪些方面來考慮農業的區位因素呢?
  【學生】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科學技術
  【教師】大家掌握的還不錯。那麼,工業區位因素受什麼因素影響呢?請同學們翻開課本68頁,看看影響工業佈局的區位因素都有哪些?
  【學生】***1***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等;
  ***2***自然條件:地質、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等;
  ***3***社會經濟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勞動力、投資環境、經濟政策等;
  ***4***生產技術因素:生產裝置與工藝、人員素質、科技開發水平等;
  ***5***市場因素:市場需求等;
  ***6***生態因素:環境生態狀況等;
  【教師】:而影響工業區位的最主要的三大因素,大家看課本67頁,是什麼呢?
  【學生】***學生讀書齊答,教師板書***運輸、土地、集聚
  【教師】當我們在進行工業佈局的時候,有沒有可能像大家剛剛說的那樣,佈局在一個原料、能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各方面條件都很優越的地方?
  【學生】不能。
  【教師】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區位優勢,那我們進行工業區位選擇的時候就要有所選擇有所側重,選擇最有利的區位條件。於是就形成了我們之前學過的五種指向性的工業型別。分別是什麼呢?
  【學生】原料指向型工業、市場指向型工業、動力指向型工業、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技術指向型工業。
  【教師】對了。那讓我們再來複習一下這些工業型別。***簡單講解,引導學生作答。***
  這些型別的工業裡面,哪些型別是與運輸關係密切的呢?
  【學生】原料指向型和市場指向型。
  【教師】對了,原料指向型工業工業的生產特點就是由於原料不便於運輸或者運輸成本高;而市場指向型工業的生產特點是產品不便於運輸或運輸成本高。這兩種工業的區位選擇都是受運輸影響。由此可見,運費對於工業區位影響重大。因為運輸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廠的生產效率和經濟利益。因此,工業生產活動應儘量降低運輸成本。
  從運輸“原料”看,為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那些原料運輸成本高或不便長途運輸或原料笨重,而製成品重量卻大大減輕的工業部門工業佈局應儘量接近原料產地,例如製糖工業,另外還有像水產品、水果等容易腐爛、不能久貯的食品,要製成罐頭也要接近原料地。我們把這類工業統稱為原料指向型工業。
  板書:***一***運輸
  板書:1、原料指向型工業
  板書:2、市場指向型工業
  【教師】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也會隨著發生改變。請同學們思考67頁活動題,思考鋼鐵工業區位選擇三次變化的原因。***引導,分析***
  【展示】展示分析幾種常見的表示工業指向型的模式圖
>
 
  【學以致用】
  1.下圖線段長短表示影響程度大小。下列情況與甲、乙、丙、丁,四圖相符的是
>
  A.甘蔗製糖、製鞋、微電子、啤酒
  B.甘蔗製糖、微電子、製鞋、啤酒
  C.甘蔗製糖、製鞋、啤酒、微電子
  D.甘蔗製糖、啤酒、微電子、製鞋
>
  2.分析圖可知①、②、③分別代表
  A.①石油加工廠, ②鍊鋁廠,③服裝廠
  B.①鍊鋁廠,②服裝廠,③水果罐頭廠
  C.①化學工業,②水產品加工廠,③電子裝配
  D.①電子裝配,②蔗糖廠,③鍊鋁廠
  設問:土地對工業的區位選擇有什麼影響?
  【學生】***學生閱讀課文,思考回答***
  板書:***二***土地
  【教師】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移動性決定了土地的供給狀況和地價的區域差異。任何工業企業都要佔有一定量的、適合建築的土地,這對於佔地面積較大的工業企業,如鋼鐵、石化等尤為重要。
  【設問】:首飾加工廠、鋼鐵廠適合佈局在市區的哪些地段? 學生活動9:***學生思考討論,由一個學生回答討論結果***
  首飾加工廠應選擇市中心的區位、鋼鐵廠應佈局在平坦的城市遠郊【教師】同學們總結的非常正確。
  由於土地的供給狀況和地價的區域差異,只有那些佔地少,而且出得起高地價的工廠,例如高階時裝廠和首飾加工廠,才可以選擇市中心的區位。在市中心附近,往往佈局一些需要靠近市場的工業,如印刷出版業、食品加工業等。而那些佔地面積較大的工業,例如鋼鐵廠、石油化工廠和飛機制造廠等,一般選擇在平坦的城市遠郊或空曠的農村地區。由此可見,土地這一因素對工業企業的區位選擇有重要的影響
  【展示】***課件展示“鞍鋼工業區點陣圖”***在遼中南地區,集聚了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眾多的大型工業企業。請思考:相關產業的集聚有什麼好處?
  板書:***三***集聚
  【學生】***學生思考,兩個學生回答,別的學生補充***
  【教師】***總結學生髮言***1.節約運輸成本,降低能耗,集中相互利用或處理副產品。
  2.開展生產協作,促進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建立節能型企業。
  【教師】關於集聚,這節課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概念,以及集聚帶來的好處,下節課會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小結】: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運輸、土地、集聚是影響工業區位的最主要因素
  【教師】閱讀課本P68~70:環境因素對工業佈局的影響
  不同的工業部門造成的環境汙染主要有哪些?具有這些汙染的工業部門應該如何選擇區位才能將汙染程度降到最低呢?
  【學生】***學生閱讀課本,自主學習,思考後回答***:主要有空氣汙染、水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對於會汙染空氣的工業,工業區佈局在當地居住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或與常年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並用隔離區與居民區分開;對於會造成水汙染的工業,排水口要遠離水源及河流下游;對於有固體廢棄物汙染的工業,應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教師】對於會汙染空氣的工業,工業區佈局的時候,就要考慮風向、風向頻率等。大家先看看課本,找出風向、風向頻率的概念。
  【學生】***學生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教師】對了。我們常常用風向頻率圖來反映風向頻率。風向頻率圖又稱為風玫瑰圖,是將不同風向的頻率按照一定的比例用長短不同的射線表示出來。原點的風頻為0,那麼射線越長,說明風頻越大還是越小?
  【學生】越大。
  【教師】對了。因此呢,對於會汙染空氣的工業,工業區佈局在當地居住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或與常年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並用隔離區與居民區分開。
  【總結】今天我們這節課的主要講的就是工業區位因素。同學們要掌握工業區位的三大因素,是哪三個呢?***學生齊答***。大家要學會結合例項進行分析,合理評價工業佈局。
  【板書】
  ***一***運輸
  1、原料指向型工業
  2、市場指向型工業
  ***二***土地
  ***三***集聚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