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理解題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⑴方塊漢字的前途,是我國知識界爭論的百年話題。

  ⑵對於漢字的批評,首先來自其複雜難學,歷史上只為少數人所掌握。“五四”運動後推行白話文、擬定注音字母,進一步的主張就是 廢除方塊字、實行拼音化。然而建國後的實踐表明:通過漢字簡化和義務教育,漢字完全可以為大眾所掌握,本身並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⑶時至今日,廢除方塊字的主張不再活躍,流行的一種觀點是方塊字不適合於科學表達,不如拼音文字那樣邏輯分明,因此漢字可以用來傳承文化而不適用於發展科學。其實這裡混淆了科學發展的傳統背景和語言載體本身的特色。國人撰寫的學術論文,無論用的是中文還是英文,往往有著論證不嚴、邏輯不清的毛病,這裡既有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利於科學發展的遺傳病,也有在近代封閉條件下形成的惡習慣。文字無辜,這些毛病不該記在文字頭上。

  ⑷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各種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隊的機會。對於二進位制的計算機編碼而言,一個漢字只相當於兩個拼音字母。同一個文字,漢字的篇幅最短,輸入計算機的速度也最快。漢字直觀,承載的資訊量遠大於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漢字資訊熵最高,有限數量的方塊字經過搭配,可以構成無限多的新詞;而依靠拼 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斷製造新的單詞才能表達不斷出現的新概念。因此,漢字常用的只有幾千字,而英語的詞彙量早已超過40萬,在應對新概念大量湧現的科學發展中並無優勢。

  ⑸語言是文化傳承的主角,以漢語作為載體的中華文化,在科學創新中應當具有潛在的優勢。一種文化能夠保持幾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參考的是猶太民族,三千年歷史有兩千年流離失散,卻始終堅守著猶太教和希伯來文。在外界壓力下,猶太人憑著對知識和智慧的重視,以一千多萬的人口,贏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諾貝爾獎。華夏文化同樣具有尊重知識和智慧的傳統,是不是也在深處蘊藏著科學創新的基因,從而也有問鼎世界科學頂峰的前景?

  14.根據文意回答:有人認為漢字沒有前途的理由是什麼?4分

  15.指出第⑷段中劃線句運用的說明方法,並結合內容分析其作用。4分

  16.推敲詞句,回答問題。5分

  ⑴第⑶段中加點的“往往”一詞能否去掉?請結合內容說明。3分

  ⑵細讀第⑸段,說出加點的“潛在的優勢”所指的內容。2分

  17.結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說明:“砼”字型現了漢字在科學表達方面具有哪些優勢?4分

  “為了方便讀寫,我國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將‘混凝土’一詞簡化為‘人工石’,後又將這三個字組合成一個新字——‘砼tóng’。現‘砼’字已被廣泛採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 ——百度百科

  答案:

  14.4分漢字複雜難學,歷史上只為少數人所掌握;方塊字不適合於科學表達“不適用於發展科學”或“邏輯不分明”。

  15.4分列數字、作比較。通過具體資料的比較,更鮮明地突出漢字具有高資訊熵或“經過搭配,可以構成無限多的新詞”,或“在應對新概念大量湧現的科學發展中具有優勢”的特點。

  16.5分⑴3分不能去掉。“往往”表明大多數情況下如此,去掉就表示國人寫論文都有“論證不嚴、邏輯不清的毛病”,與事實不符,語言不嚴密。

  ⑵2分以漢語作為載體的中華文化具有尊重知識和智慧的傳統或“對知識和智慧的重視”。

  17.4分“砼”字讀寫方便,輸入計算機的速度快;由“砼”的字形可以揣摩出“人工合成的石頭”的意思,可見漢字直觀,資訊量大;“砼”這一新字由三個簡單的字合成,可見漢字構造新詞的資訊熵高。

  二

  ①過去的10多年裡,隨著技術進步,手機已經越來越神通廣大。它就像當年那款遊戲中的“貪吃蛇”,在通話的“本能”之外,已經吃掉了遊戲機、卡片式相機,MP3 音樂播放器、電子詞典和錄音筆等裝置,現在,它又咬住了電子導航、移動支付等獵物,徹底改變了一些產業的形態,讓卡西歐等老牌公司掘失慘重。

  ②個人用品也成了這隻貪吃蛇進攻的目標,手環、手錶、眼鏡一類可佩戴裝置,大有被它吞噬的趨勢;就連牙刷這樣的生活必需品,也被它叼進了嘴。最近,已經有生產商推出了一款電動牙刷,可以根據使用者刷牙時對手柄的壓力,採集口腔中每顆牙齒的資訊,在手機上生成牙齒情況的全息圖,並定期生成牙齒情況報告,提出健康建議,甚至幫助使用者與牙醫進行資訊交流。

  ③手機已經進化成為社交生活的路由器,人們日慣了通過電話或微信聯糸,甚至離開它就無法正常溝通,手機依賴症和交流恐懼症開始在人類社會蔓延。

  ④手機,看上去已經無所不能。當客廳裡的電視、書房裡的電腦、臥室裡的睡眠記錄儀、盥洗室裡的牙刷,乃至車庫裡的車輛都被手機一一攻克後,誰會是電子裝置們最後的堡壘?

  選自《財經國家週刊》2014年第7期,有刪改

  1.根據選文,說說手機的發展帶來了哪些方面的影響。

  2.選文第②段主要運用哪兩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④段中加點詞語“看上去”能否去掉?請說明理由。

  答案:

  1. ①徹底改變了一些產業的形態。②個人用品也成了它進攻的目 標。③手機已經進化成為社交生活的 路由器。

  2. 打比方;舉例子。形象具體地說明 了個人用品也成了手機進攻的目標。

  3. 不能。因為“看上 去”是從表面現象而言,也許實質並非如此,說明手機“無所不能”還不是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