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題目及答案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練習的輔助練習。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初中語文初一閱讀理解以供大家學習。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 初一***一***

  其時我是十八歲,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師學堂了,分在機關科。大約過了半年,我又走出,改進礦路學堂去學開礦,畢業之後,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學。但待到在東京的豫備學校畢業,我已經決意要學醫了。原因之一是因為我確知道了新的醫學對於日本維新有很大的助力。我於是進了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了兩年。這時正值俄日戰爭,我偶然在電影上看見一箇中國人因做偵探而將被斬,因此又覺得在中國醫好幾個人也無用,還應該有較為廣大的運動……先提倡新文藝。我便棄了學籍,再到東京,和幾個朋友立了些小計劃,但都陸續失敗了。我又想往德國去,也失敗了。終於,因為我的母親和幾個別的人很希望我有經濟上的幫助,我便回到中國來;這時我是二十九歲。

  我一回國,就在浙江杭州的兩級師範學堂做化學和生理學教員,第二年就走出,到紹興中學堂去做教務長,第三年又走出,沒有地方可去,想在一個書店去做編譯員,到底被拒絕了。但革命也就發生,紹興光復後,我做了師範學校的校長。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長招我去做部員,移入北京;後來又兼做北京大學,師範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的國文系講師。到一九二六年,有幾個學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說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語堂的幫助逃到廈門,去做廈門大學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廣東做了中山大學教授,四月辭職,九月出廣東,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學時候,只在雜誌上登過幾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說是一九一八年,因為一個朋友錢玄同的勸告,做來登在《新青年》上的。這時才用“魯迅”的筆名;也常用別的名字做一點短論。現在匯印成書的有兩本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一本論文,一本回憶記,一本散文詩,四本短評。別的,除翻譯不計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國小說史略》,和一本編定的《唐宋傳奇集》。

  1、“初做小說是一九一八年”中所提到的“小說”即《 》,它是我國第一篇白話小說;“一本回憶記”指《 》。

  2、魯迅學醫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棄醫從文的原因又是什麼?請分別用橫線和波浪線畫出。

  3、請分別說明文中兩個“不好”的不同含義。

  ⑴到一九二六年,有幾個學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說我不好,要捕拿我……

  不好:

  ⑵我在留學時候,只在雜誌上登過幾篇不好的文章。

  不好:

  4、文中加點的語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談談你對魯迅人生道路選擇的看法以及你所得到的啟示。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 初一***二***

  ⑴真是晴天霹靂,在南臺的宴會席上,忽而聽到魯迅的死。

  ⑵發了幾通電報,薈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開往上海的輪船。

  ⑶二十二日上午八時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個澡,吞了兩口飯,跑到膠州路萬國殯儀館去,遇見的只是真誠的臉、熱烈的臉、悲憤的臉,和千千萬萬將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與緊捏的拳頭。

  ⑷這不是尋常的喪葬,這也不是沉鬱的悲哀,這正像是大地震要來,或黎明將到時充塞在天地之間的一瞬間的寂靜。

  ⑸生死、肉體、靈魂、眼淚、悲嘆,這些問題與感覺,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魯迅死的彼岸,還照耀著一道更偉大的、更猛烈的寂光。

  ⑹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同樣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因魯迅的一死,使人們自覺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為,也因魯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

  ⑺魯迅的靈柩,在夜陰裡被埋進淺土中去了,西天角卻出現了一片微紅的新月。

  1.第⑴段中的“晴天霹靂”形容什麼?

  2.第⑵⑶中哪些詞語表現出作者急切而又悲痛的心情?

  3.怎樣理解第⑶段中所遇見的“千千萬萬將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

  4.第⑷段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5.第⑹段表達了 的思想感情。

  6.理解結尾“出現了一片微紅的新月”

  7、本文在表達方式上採用了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