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學反思

  為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初一地理的教師們要準備哪些關於大洲和大洋的教學反思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一、本課的成功之處:

  1、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本節課通過“太空之旅”圖片設問:“加加林為什麼說他看到的‘地球’更象‘水球’”引入新課,較好地創設了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

  2、 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知識與運用知識的能力。在學生觀察完“大陸、半島、島嶼與海洋”的立體圖後,展示“世界海陸分佈”的平面圖,讓學生充當小老師進行講解, 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與圖象遷移能力。在學習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時,再次讓學生判斷哪個“海” 其實是“湖泊”,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強化了對地理概念的理解。

  3、注重培養學生讀圖能力。本節課能充分利用地圖進行教學活動,通 過師生活動、生生互動,瞭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分界線、輪廓、面積和分佈特徵,形成教學問題場與教學情景場的疊加,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 學生的主體作用,併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上內容源自小精靈兒童資訊站

  4、注重學法指導。本課教學難點是讓學生認識七大洲和四 大洋的位置,我在教學中,先以“亞洲”為參照,引導學生說出與亞洲相鄰的大洲和大洋,然後利用“分半球記憶”和“特殊緯線記憶”法,讓學生合作交流了解各 大洲和大洋的相對位置,最後,讓學生練習 “一筆畫世界”,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觀參與記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使這節課的難點迎刃而解。

  5、培養了學生研究問題與協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分組討論學習,改變了應試教育模式下“灌輸——接受”式的傳統學習方式,在合作中感受與他人討論、探究的樂趣,體會協作學習帶來的成功,激勵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6、 條理清晰,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課堂上,有目的地設計一系列問題,由淺入深,環環相扣,採取討論、探究、搶答等多種方法,不斷地讓學生去質疑、探索、發 現。給學生提供展示各種能力的機會,並使用鼓勵性語言,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整個課堂氣氛生動而有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 課堂教學效率,教學效果好。

  二、本課不足之處:

  1、本節課難度不大,但讀圖較多,內容豐富,教學容量大,時間略緊,有些學生參與探究的主動性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受時間限制,對於部分學生的質疑不敢放開討論,如“大洲和大洋名稱的含義”和“英文解釋”,學生顯得意猶未盡。

  3、由於老師引導的太過到位,反而遏制了一部分學生的思維,好像一切都水到渠成。

  ***二***

  本課教學難點是讓學生認識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我在教學中,以“亞洲”為例,引導學生說出了亞洲的東、西、南、北各是什麼,注重了學法 指導,然後讓孩子們合作說出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最後,讓孩子們在遊戲中自制世界地圖,這節課的難點就在快樂中迎刃而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 教學的效益。

  在課前我搜集了許多圖片,讓學生在課堂上藉助課件更好地瞭解大洲和大洋的知識,學生對此很感興趣。不僅如此,我還讓學生在課 前蒐集了一些有關大洲和大洋的資料,初步培養學生的蒐集資料的能力,在課堂上,我向學生們推薦了“世界地理頻道”網站,給他們提供更好更多的資料空間。

  一節課下來,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收穫,不但紛紛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穫,而且還對參加“世界地理之最“擂臺賽充滿興趣。我相信,這一節課雖然結束了,但是孩子們的探索之路才剛剛開始。

  ***三***

  本節課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和交流,讓學生髮表了不同的見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學得較為輕鬆,課堂教學效果還不錯,也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在整個過程中,採用強化討論法這一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為指導思想,在對教材處理中,創設教學情景,化抽象為具體,並提出富有啟發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從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以化解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同時通過使用地球儀、世界地圖、討論、課堂練習活動等,使學生動口動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和理解,增強學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嚐自主學習的樂趣,讓學生也體會到人類的認識世界是需要不斷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類的永遠的目標。本節讀圖較多,難度並不大,因而特別注意在提問時問題的目的性,儘量避免重複、羅嗦,把能由學生完成的儘量讓他們來做。注意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同時通過師生互動,建立一種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師生關係,一起突破難點,突出重點。使學生逐漸從“學會”發展到“會學”,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不足之處在於學生過多了些,對於討論時間有所把握不是很到位,我們的學生認識水準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有些學生參與探究的主動性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部分學生缺少自己的創見,當然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要進一步變化與相結合運用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