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外古詩詞

  七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古詩的意境是極為抽象的,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課外古詩詞

  1.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7.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8.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9.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10.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七年級語文課外古詩遊子吟譯文、賞析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註釋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 為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迴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賞析一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 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 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絃,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 四句的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 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 鬱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絃,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賞析二

  這是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它把人類偉大的母愛置於特定的藝術氛圍中,加以弘揚和歌頌,使之膾炙人口。

  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所作。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顛沛流淳,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此詩寫的正是這樣的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都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

  這是一首樂府體詩,詩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簡括的語言勾勒出慈母為遊子縫製衣裳的場景,抒發了遊子思鄉念親的至深情感。全詩淳樸素淡、情真意切,撥動了多少讀者的心絃,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尤其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兩句已成為千古流傳的名言佳句。

  首聯,“遊子”,本謂遠遊的客子。《史記》“遊子悲故鄉”。也許慈母想到了遊子的奔走之勞,風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詩一開頭,就似籠著一層淡淡的哀愁。另外,就唐詩看,“遊子”也可指離鄉遠遊的舉子。有唐以來,開科取士,遊子不絕於途,輾轉流徙,飢寒相侵,倍受艱辛,“古若不置名,道路無欹傾”。詩人以其親身體驗和感受,把遊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濃縮和轉嫁,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的生活實況,賦予了詩的社會意義。

  次聯,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絃,催人淚下。詩人進行了合理的想像,揭示了慈母情愛的含蘊,原來臨行縫製的遊子衣上,密密匝匝飛走的針線,竟是慈母的絲絲縷縷情思。“遊子無寒衣”,“遊子暮何之”,也許就是慈母系情的 “意恐遲遲歸”的內涵。“短章蘊藉”《白石道人詩說》,是詩意的生髮,更是意境的昇華。

  尾聯,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化出,但較之原詩句,比擬切當,對比強烈,形象更為鮮明;而且“遊子不言苦,家書但云安”,要解脫和拋卻的是悲苦和哀愁,知難而前,銳意進取,冀報恩於萬一。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母愛”是人類純真崇高的感情,是文學創作的永恆性主題。《詩經》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的詩句,簡括而形象地唱出了人子的心聲。冰心也在詩裡寫道:“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廕庇?”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和真切情意。平和的語言,這也得益於民歌形式的運用。它俚語入詩,明白曉暢,著語不多,純是白描,洋溢著強烈的生活氣息,那真摯深沉的感情就從平淡的語言中得出。

  這首詩對後世影響很深。到清朝,溧陽有兩位詩人又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愛縈我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足見此詩給後人的深刻印象。

  總之,這首抒情小詩歌頌了偉大的母愛,稱得起廣泛流傳千古不朽之作。千百年來撥動了無數讀者的心絃,引起了萬千遊子的共鳴。